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上次自己介紹了一臺8.5L大小ITX主機小鋼炮搭建過程,沒想到討論度竟然挺高,這次再次更新一臺ITX鋼炮主機,兩者有一樣的共性都是可以提著走,不過結構風格迥異,所以也帶來了完全不容的配置取向,包含一直熱門的A4(10L大小),自己也結合實際搭建過程簡單說下不同的裝機思路。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超過10L都不算 ITX 主機”

小標題是上次分享一臺裝機方案的時候一個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留言。就我自己而言,曾經也有這樣的偏好,所以當年垂直風道巔峰的年代,折騰了聯力Q07,後面受限Q07糟糕的獨顯散熱,所以更是劍走偏峰的折騰T7(Q33、Q08之流因為機體比例、大小,反倒不喜歡)。現在的ITX玩家無疑幸福多了,主板不會只有P55-ITX一款選擇,機箱選擇更是多種多樣,就目前個人喜好,倒是不追求極致,因為ITX平臺要追求極致體積帶來的代價太大。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TU150這個摺疊提手設計很有意思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就性能體積比來看,目前獨顯ITX裝機方案有顯卡直插的常規箱體(20L左右),有板卡平行顯卡延長走線的A4(10L)結構,更甚還有5L左右大小的NANO箱體,那麼在真實裝機情況下這幾種大小ITX箱體會帶來怎樣的影響?我這邊簡單分析下:


20L左右常規ITX箱體:如小標題,這類箱體最為玩家吐槽的大概就是體積大小,更甚可能還會被不少玩家從“ITX”除名,畢竟不少緊湊型MATX箱體都可以做到2xL大小,不過拋開大小體積的缺點,這類箱體剩下的就是優勢了,比如對新手來說更友好的安裝空間、對散熱器兼容更好、散熱效果普遍更好、對配件適配兼容情況更好等;

10L左右大小的A4箱體:如果你是一個硬核ITX玩家,目前A4箱體幾乎是一個黃金尺寸,可以搭配一套體積、性能比最佳的ITX小鋼炮方案,那麼聽著是不是很美好?不過你不要忘了,你選用這樣的方案,代表你正式入坑了,首先目前市面第三方的A4箱體價格普遍不便宜,便宜的做工、品質也就xx;配件有一定選擇要求,特別是風冷版、水冷版箱體對散熱器的要求選擇,還有顯卡延長線;散熱天花板明顯,撐死240水冷,風冷版更不說了;安裝難度大,如果你是第一次裝機,我是完全不建議你考慮A4箱體,從配件方案選擇到實際安裝,基本是從入門到放棄的過程;

5L左右的NANO箱體方案:這種方案好玩,但太硬核了。首先CPU散熱規模嚴重受限,代價就是性能、噪音二選一,甚至兩者都沒,獨顯可選範圍少不說,同芯片卡普遍要比標準卡貴不少;你還要找個靠譜的1U電源,只要你有一絲糾結或者疑問,都不建議考慮這類方案,這類方案其實比較適合品牌主機做高度定製。


綜上,大家在實際作業的時候最好結合自己的需求、喜好,甚至操作能力來選擇,避免實操翻車。比如這次這臺機子,機主在考慮自己預算(儘可能投入到可感知的地方)、體積需求(相對緊湊即可)、性能要求(高性能)、散熱效果(散熱強且安靜)及升級潛力(搭配遊戲升級替換),綜合之後選了用TU150這個箱體搭建的方案,這也會決定整機的搭配風格。

那麼超過10L算不算ITX?不管怎樣,“好看”跟喜歡才算ITX吧,最後整機效果如下,作為一臺擁有摺疊提手的機子,這機子的好處就是一些輕度移動需求場景(比如週末開車去岳父岳母家,過年回家)都可以相對輕鬆攜帶,最重要的性能不打折,完全鋼炮級性能釋放。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配置選擇--哪些配件要多花錢?

之前各種作業裡面自己都說過,你選擇了ITX,基本代表著要花更多的錢,還好最後這套配置對比同類型ATX塔式箱體方案來說費用並沒有多花多少錢,畢竟除了電源以外,大部分都是通用配件。

整機配置應該屬於中高端品質型,最大性能要求主要是遊戲娛樂,而遊戲也是ITX的優勢,畢竟內存超頻跟響應速度一直都是ITX超頻板的優勢項目。考慮到主要用途,所以平臺沒有疑問的選了最適合遊戲娛樂的9700K+Z390平臺,畢竟高頻,且HT對目前的遊戲應用基本徒增功耗。

相較其它ITX搭建方案,這機子在CPU散熱跟顯卡選擇更加輕鬆,因為幾乎沒什麼限制,唯一建議就是TU150這箱子,CPU散熱部分風冷方案會好於一體水冷方案(分體水冷除外),因為這箱子如果上風冷的話可以上頂級風冷,換一體水冷的話,反倒要降級。如果分體水冷的話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這箱子分體水冷潛力其實不錯。

最後的整機配置,超頻能力與散熱能力應該都是比較頂級的。


CPU: i7 9700K 盒裝

主板:微星MPG Z390I GAMING EDGE AC

內存:金士頓Predator DDR4 4000 8GX2

SSD:海康威視C2000 1T

顯卡:XFX 訊景 RX 5700 XT 海外版

機箱:LIANLI TU150

電源:銀欣SX650-G

附件:YY定製線

散熱:九州風神阿薩辛3代

採融PT12025 x2

採融 Ultra Sleek Vortex 12015 x2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目前SFX電源跟常規ATX電源差價也越來越小了,這機子唯一稍貴的就是多弄了套定製線。TU150支持SFX-L跟SFX電源,具體選擇哪種看自己喜好,這種小體積電源對於裝機帶來的便利還是比較明顯的。銀欣SX650-G 優惠價的時候跟常規ATX差價就沒那麼大了。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安裝過程—注意事項

雖然是ITX不過安裝難度其實還好,注意一些我提到的細節即可,10分最難為例這案子難度大概6.5分。

1,風道設計

這箱子的風道設計比較簡單,個人建議採用正風壓的方案,,所以最後這機子風扇是3進1出,底部兩枚12015風扇,前面跟尾部各一枚12025。

底部風扇建議選擇12015而不是12012或者12025,因為12015在厚度,風量上都比較有均衡優勢。當然這機子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底部沒有防塵網,所以可以考慮裝風扇的時候順帶買一套防塵網一同固定,正風壓的設計本身一定程度可以緩解這個問題。

12015風扇在ITX箱體作業裡面挺方便的,建議可以多多考慮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2,提前測試

雖然這箱子安裝算比較便利,不過建議ITX箱體作業之前,最好可以裸機裝機測試下,沒問題再裝箱。

3,安裝順序

顯卡、內存可以最晚裝,首先裝好主板、電源、風扇,走好線之後,再裝CPU散熱器,內存,最後安裝顯卡。

ITX箱子安裝散熱器之前,最好周邊的供電線、風扇線都要檢查安裝,避免裝好散熱器之後不好安裝。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4,走線

TU150走線、藏線都比較方便,頂部有縫隙空間可以充分利用來藏線。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5,外觀設計

TU150有銀黑兩色,平時我可能會喜歡銀色,畢竟耐髒,不過TU150黑色其實更好看一點,為了體現整機品質感、性能感,所以整機沒有選擇RGB燈光方案,都是純性能配件,唯一裝飾就是電源的定製線,定製了黑間金線,也是為了體現整機的性能、品質取向,最終效果是比較符合我一開始的設想。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性能測試—超頻性能不打折

這套機子避不開的話題就是超頻,畢竟主板選了Z390這一代經典的超頻板微星MPG Z390I GAMING EDGE AC ,搭配的CPU是最新R0步進的i7 9700K,沒選KF是因為核顯有時候可能有用,內存是“性價比”的金士頓掠食者DDR4 4000,主要是為了保證整套機子不管cpu或者內存頻率都可以達到比較高的頻率。

微星MPG Z390I 這塊板個人算是非常熟悉了,去年裝過幾臺機子都直接選用,超頻跟易用性都沒的說,而且有雙M.2保證了未來擴展性,如果要說缺點的話,首先是不支持5V RGB(九州出了一個RGB轉換精靈可以解決),另外檔板設計希望下一代可以做成一體式的,還有就是JD自營經常沒貨也是很頭疼,最後還是雙11的時候天貓搞定的。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超頻設置供參考,雖然網上各種推薦設置一堆,實際這板超頻是沒這麼麻煩,非要求極限情況下,注意下CPU、內存電壓跟內存小參即可。另外善用設置存檔,可以增加便利。我個人超頻習慣是先放寬電壓、小參數據,先測大概極限頻率,然後再優化電壓、小參。至於CPU,自己最近測試了幾顆9900k、9700k, 上5G基本都是基本盤,不少都是可以5.2、5.3,甚至散片也是如此,高頻也算是目前intel最大的優勢了。

微星系的主板善用Memory Try It!跟超頻存檔,會給你的超頻作業帶來不少便利。實際這機子最後5G的穩定電壓在1.225V,內存1.35V,長期使用低溫且安全。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內存部分是超到4266,雖然試了也可以4500,不過小參電壓都不好看,乾脆4266保險用,畢竟到這級別再往上對實際遊戲帶來的提升已經很弱了,最後測試不單貸款爆發,內存延遲也控制40ns以內。

理論成績如下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娛樂大師也過60w+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C2000 ,主要考慮價格跟售後,然後直接1t單盤搞定。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純 CPU 渲染測試,對比超頻5G的9900k,大概慢個20%-25%左右,畢竟這機子的優勢主要還是遊戲娛樂。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實際的adobe應用測試,Lr跟Pr測試,實測結果也算非常快了,當然比9900K慢大概10-15%左右(比例看起來誇張,實際大概就是滿10秒、1分鐘這樣的差距。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遊戲測試—搞定2K分辨率

TU150這箱子實際是支持3插槽顯卡,如果你打算底部安裝風扇的話,那麼顯卡實際厚度最好不超過2.5插槽,這樣安裝跟散熱效果都會比較好。顯卡部分,因為預算是3K,所以首先選擇了RX 5700XT,畢竟2-3K價位目前性價比最高的就是5700系列,後面在一眾5700裡面選了XFX RX5700XT海外版。首先XFX 的 RX 5700XT海外版,最特別的莫過於外觀,記得之前才看到有玩家討論很懷念他們R9 280時期的設計,沒想到現在這個風格就回歸了,外觀風格比較簡約,出風口跟顯卡散熱器邊緣的鍍鉻風格也比較符合這機子,最重要的厚度幾乎剛好。對比公版及黑狼版XFX RX 5700XT海外版是出廠預超頻版,所以默認情況下性能會更高點。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理論成績大家可以參考對比下。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SPECviewperf 13 專業性能測試結果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實際測試,首先看到的測試是古墓麗影暗影測試對比,對比的是一樣畫面設置情況下,不同抗鋸齒設置帶來的性能差距,可以看出差別還是非常大的,因為有時候為了測試方便,我這邊設置都會選擇最高畫質,實際遊戲中其實不一定要開始抗鋸齒,特別是分辨率越大的情況下,帶來的幀數提升是很大的。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下面為了方便還是最高畫質,開啟抗鋸齒,分辨率統一都是2K(1440P)。

刺客信條跟古墓麗影類似看起抗鋸齒之後平均56幀;極限競速地平線平均幀也達到了92幀;

守望先鋒達到了150幀平均,算超高;絕地求生大逃殺開啟抗鋸齒依舊平均幀有過百,而且幀數起伏波動比較正常,這一帶A卡確實穩定許多。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散熱效果—效能效能不打折

相比前面說的其它ITX方案,實際的散熱效果自然是這機子優勢,畢竟散熱器可以安裝最頂級的風冷散熱器。考慮到整機的視覺風格,性能要求,散熱器選了九州風神最新的阿薩辛3,最後效果可以說是相當滿意,有多滿意?看這張圖吧,可以說這套阿薩辛3跟這臺機子幾乎是絕配,機箱尾巴的出風風扇,剛好完全貼合散熱器,結合散熱器自帶的風扇可以很好形成+1風扇的效果。

實際安裝還要注意的一個地方,就是如果散熱器你打算兩枚風扇都裝上的話,要注意的反倒不一定是內存(實測常規梳子條也可以安裝),而是主板上面的24pin電源線跟USB3.0線,因為豎起來之後很容易擋住。可以考慮買90°轉接器。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拯救強迫症的完美適配(注意看最左邊的風扇縫隙)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那麼最後這套機子的散熱效果怎樣?我單雙烤情況都針對測試下。單烤情況下CPU溫度76-82度,顯卡34度,雙烤情況下CPU溫度77-83度,顯卡溫度68度,測試的時候CPU是超頻狀態,且封箱狀態,對比不少不少人實際裝機之後9700K烤雞溫度都是動輒90°範圍,這溫度效果應該算是比較滿意的,而且雙烤情況下對CPU升溫幾乎沒帶來影響,這個風道效果確實是比較有效。

這次裝機作業介紹就到這邊,後面再更新另外一套同樣雙11後的裝機案例。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可以拎著走的高性能 一臺ITX鋼炮主機搭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