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兰五国城

五国城遗址又称坐井观天遗址,位于依兰县城西北部,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西濒牡丹江,东磅倭肯河,拉哈府山(俗称西山)和倭肯哈达山(俗称东山)东西屏障,素有“松花江门户”之称。1135年宋徽宗病逝于此,便有二帝“坐井观天”的故事流传神州大地,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依兰五国城


辽代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的“生女真人”建立了越里吉、奥里米、剖阿里、盆奴里、越里笃五大部落,史称五国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国部。依兰是五国部第一城之越里吉城,为五国部会盟之城,因此称为国头城。1127年金灭北宋后,将徽宗、钦宗二帝押解北归,于1130年7月抵达五国城,并囚禁于城内。


依兰五国城


公元10世纪,分布在依兰以下松花江和黑龙江沿岸的“生女真人”,形成著名的五大部族,即“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和越里吉”,(《辽史》卷三十三)通称五国部、五国头城。


依兰五国城


城址呈长方形,周长2210米,城垣夯筑,残垣高3米。据《辽史·地理志》记载,五国部于辽圣宗时来附,“命居本土,以镇东北境,属黄龙府署司”。当时,辽朝除任命各部的“酋帅”负责管理本部事务外,另派节度使一员,驻守其地。


依兰五国城


公元1126年,中国北部的女真人南下,汴京沦陷,刚刚登上皇帝宝座一年之久的钦宗赵桓只好率百官捧呈降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难"。隔年4月,金兵押解徽、钦二帝和随从千余人及金银珠宝随军北运。


依兰五国城


依兰五国城


次年7月达燕山府,有来到中京,迁移上京(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子),金太宗面召徽、钦二帝,降封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同年12月,又将二帝从上京发配至韩州(今辽宁昌图八面城)。1130年7月,金兵押解二帝自松花江上游乘船而下,46天后,到达五国头城——依兰囚禁。


依兰五国城


凡来过依兰的人,都会听到过有关北宋徽、钦二帝在五国头城"坐井观天"的故事。所谓的"坐井观天"只是古人用来形容被囚禁的惨景而已。"井"是指四合院的院心。五国城遗址于1981年被黑龙江省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