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踩雷人”的大疑問,錢都去哪了?


在這場“戰爭”中沒有所謂的勝者,最有可能看似騙取了民眾錢財的大老闆,不僅要面臨牢獄之災,甚至波及自身親屬,弄得身敗名裂。


而贓錢的去向成了所有受害人最關注的問題,那麼錢到底去了哪?



無數“踩雷人”的大疑問,錢都去哪了?

別急,咱們一點一點的分析


可以說整個財富公司從外到內的“裝飾”都是用錢砸起來的。


相信不少朋友讀過我之前的文章“線下理財的通用套路”


文章中介紹如何做一個表面上看起來非常華麗,但實際卻是外強中乾的吸金騙局,騙子們通過幾個步驟實現這件事。


頂層謀略

  1、如何儘可能逃脫法律風險

  (1)儘可能不出現在前臺,減少個人曝光率;

  (2)儘可能研究透各種相關法律,應對各種潛在的法律問題;

  (3)不擔任公司法人,不做公司股東,不出現在公司文件中;

  (4)在經營過程中,儘可能移民海外,成為外國公民;

  (5)定期僱傭刪黑貼團隊,刪除網絡上關於個人與公司的所有信息;

  

無數“踩雷人”的大疑問,錢都去哪了?


2、如何儘可能避免經偵介入

  (1)選擇對於集資詐騙管理鬆懈的地區作為總部;

  (2)不惜重金,與ZF、直接被管理單位和地方各種協會相關領導混熟,保持良好關係;

  (3)多納稅多做慈善,成為地方明星標杆企業;

  (4)利用非法集資管轄權漏洞,全國連鎖大規模擴張,讓各地經偵難管,難查;另外,堅決不在深圳設點。

  (5)利用集資詐騙來的錢進行混業經營,包裝成大型集團公司,增加調查難度;

  (6)利用集資詐騙來的錢虧本做一部分借貸業務,在被盤查時候把這些業務推向前臺。

  

商業模式設計

  (1)對外宣傳模式選擇:順勢而為,選擇當下最流行的民間金融模式。

  (2)實際運作模式:龐氏騙局,將借舊還新進行到底,理財進來多少就是毛利賺多少。然後:10%用在公司形象維護和各種公關活動;15%用於網點擴張和集團業務擴張;30%用於提成和工資;25%用於借舊還新(高息起步,後面降)和納稅;20%作為自己的收益,目標集資100億,套現走人拿走20億。

  (3)業務模式:保險銷售模式,三級返點(超過4個層級就是傳銷,賺大錢不能犯小錯),每級返點10%,公司號召力起來後適當降點提高淨利。

  如何洗錢

  (1)建立集團,虛構各種業務,然後互相產生業務往來,最後洗成實際盈利;

  (2)進行海外投資,把現金變成美元洗出去;

然後就是如何發展起來

第一年:萬事開頭難,組建核心團隊;騙錢5億,完成原始積累

啟動資金大概50萬,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不浪費點小錢盤不活大事業。

前面半年,基本搞定以下這些事:一個傀儡法人,一群死心塌地的小弟,幾千萬集資。然後下半年利用這些基礎資源,快速擴張,高息騙老頭老太,半年狂飆到入金5億。

第二年:外資入股,跑馬圈地,集團初成;騙錢20億,拿到海外綠卡

有了5個億,就可以大幹一場了。

瘋狂擴張需要大量的信用背書,就是很多背景。

第一個,在海外成立一家公司,然後投資國內的公司,即外資入股。

第二個,成立大量子公司,把公司變成集團公司,看起來實力雄厚高大上。

第三個,花錢請老幹部老將軍站臺,目標人群中老年人,他們最信這個。

第四個,買大量獎項,做大量慈善,搞的很有錢很有公益心社會很認可。

第五個,找最好的品牌包裝公司和設計公司,把終端形象做到頂級。

第六個,找些外國人和留學歸國生出任高管,主要用來宣傳,學歷背景編就行了。

第七個,讓女人跟各種地方領導外國友人非正式場合合影,然後宣傳他們熱情接見。

第八個,讓坊間流傳一個傳說,我的公司有紅二代暗股。

認真讀完以上內容就會發現,所謂的雄厚實力不過是通過各種關係疏通和“偽裝”做到了,展現給大眾的就是一個非常強大背景的平臺,騙取所有人的信任!這裡當然也包括那些強烈信賴著公司的業務員。

看到這裡心裡會涼一大截吧

目前已經立案調查或者到了檢察院的案子,實際追繳的贓款遠沒有廣大受害人想的那麼美好

那我們真的是血本無歸了嗎?也不盡然,到底是經營了多年,通過投入一些資產和逃往國外的資金還是可以追繳的。

如果出借人想在這裡獲得確切的追繳數字,那您真是多想了,這個數字不管是經偵還是檢察院方是絕對不會透露出來的,而且數字並不是一個具體的“數字”,裡面還涉及很多未變現的資產,正在追繳的欠款方(真有一些借款方看到公司平臺出現了問題,而拒絕還款的存在)。

根據最新的工作指示,審理的過程會大大縮短,大約在立案後一年左右就會有審理結果出來,到時候會面臨從上至下的大面積退贓,而且會分批次、分時間的返還投資人。

也許您不愛聽“投資人”這個字眼,說“我們不是投資人,我們是出借人”!但這真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