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新城地下管网能干啥?

19世纪的代表是桥梁,20世纪是高楼大厦,21世纪将是地下空间大开发的世纪。前期,京东物流与中建集团合作完成的《武汉长江新城(区)地下物流布局规划研究》已出炉,那么长江新城地下管网能干啥?

1、综合管廊建设的新要求

自2013年9月国务院首次明确“地下管廊”概念后,在政策强力推动、标准逐步完善、积极财政补贴和PPP模式共同作用下,地下管廊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我国基础建设板块中新的突破口。

2014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2015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

长江新城地下管网能干啥?

与国外相比,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起步晚、基础差、推进慢,全国大约有70%的城市地下管线没有基础性城建档案资料。根据2012年的一组数据显示,湖北省地级以上城市普查数量仅仅只有三个。

就拿地下管线复杂的黄石来说,每一平方公里的建设区面积,大概就有30到40公里的地下管线,这是平均数字。经纬纵横,用密如蛛网形容当不是夸张。地下管线种类繁多,有市政、电力、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网通、燃气、自来水、交通信号灯、排水管等共十多种。管线用途各异,历来由各相关部门自行报批、自行施工、自行维护,形成了管线单位各自经营、各司其政的局面。

2019年12月4日,住建部、工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通知提出,凡依附城市道路建设的各类管线及附属建筑物、构筑物,应与城市道路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综合管廊方式建设。各地管线综合管理牵头部门要协调城市道路建设改造计划与各专业管线年度建设改造计划,统筹安排各专业管线工程建设,力争一次敷设到位,并适当预留管线位置,路口应预留管线过路通道。城市道路建设单位要及时将道路年度建设计划告知相关管线单位,牵头组织开展道路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等阶段的管线综合相关工作。

大力推进“马路拉链”治理。研究建立管线应急抢险快速审批机制,实施严格的施工掘路总量控制,从源头上减少挖掘城市道路行为。

要求中小城市和老城区要重点加强布局紧凑、经济合理的缆线管廊建设。鼓励应用物联网、云计算、5G网络、大数据等技术,积极推进地下管线系统智能化改造。


2、北斗卫星与地下管线安全

我国2009年至2013年直接产生死伤的管线事故达27起,死亡117人,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全国每年仅因施工引发的管网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400亿元。因此,要重视北斗技术在地下管网普查、运行监测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2014-2016年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重大示范应用发展专项》,将城市地下管线安全列入重点支持领域。

应用北斗系统将为地下管线的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可以为地下管线完整性管理、管线泄漏监测、管线防腐监测、管网应急抢修、管线智能巡检、管网施工管理等提供更精准的位置信息,从而推动实现地下管线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比如在管线泄漏检测方面,通过将北斗精准定位终端与管道泄漏检测设备对接,可以读取并上传检测作业的全程数据,通过管理软件实现泄漏趋势分析、管网风险计算和动态风险评估预判等。在管线巡检管理方面,在日常巡线人员的工作手机上,通过北斗精准定位,使管理平台监控的巡检轨迹清晰稳定,将大幅提高相关部门管线巡检的到位率。

本着“投资小、建设快、维护省、效能高”的原则,积极探索将北斗技术应用于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工作,黄石市政府与黄石北斗城市运营股份公司达成协议,通过北斗系统服务全面支持黄石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与信息化建设,充分提升黄石市地下管网安全管理水平。

利用光谷北斗集团下属公司黄石北斗城市运营股份公司在技术及资源的优势,全面查清黄石市城区范围内约3000公里的地下管线现状,获取准确的管线数据,掌握地下管线的基础信息情况和存在的事故隐患,明确管线责任单位,限期消除事故隐患,建全地下管线管理的相应机制,全面推进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保障黄石市城市“生命线”的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


3、地下快递系统

今年双11期间的快递数量达到了28亿件,如此庞大的快递量只能由快递小哥们来将它们一一的交到客户的手里了。

谁都没曾想到,刘强东会突然宣布,京东的地下胶囊物流系统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这个消息一传出,微信朋友圈,群聊等都在各种“刷屏”。

长江新城地下管网能干啥?

京东为了提高物流的速度,拿出了另一张隐藏已久的王牌——京东地下物流,顾名思义,这也就是说将会在地下打造一套完整的物流运输网,并且和地上的前端仓储和终端的配送环节打通,将整个物流运输系统从地上完全转入地下,以后你的快递就不用在地面上来运输了,已经可以通过地下的管道来送到你的手中。

换言之,京东的24小时必达的效率将会得到再次的提高,不会再受到天气,交通堵塞等原因的影响,并且快递丢失的情况也将会大幅度减少,一旦这套系统正式商用的话,传统的物流体系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冲击,也许这次刘强东能够做到在物流领域里“弯道超车”。

如果与地下管廊系统融合,是有可能的。

4、不是一个人在想这个问题

2018年10月25,伊隆·马斯克(Elon Musk)连发了两条简短的推特,第一条是:“第一条隧道就要完工了”(The first tunnel is almost done);第二条是:“12月10日开放”(Open Dec 10)。

马斯克所说的“第一条隧道”,是指2016年12月他说要在他的办公室地下挖隧道的,因为洛杉矶实在太堵车了,尤其是洛杉矶机场那段,明明10分钟的路程,堵车可能堵上一小时,简直是无法容忍。

没想到半年后,一个写着“The Boring Company”的巨大盾构机出现在网上,这真是拿来挖隧道的!

“无聊(Boring)公司”随后还发布了地铁的效果图和视频。它和传统的地铁不一样,在早期发布的视频中,它是用来运载私家车的,也就是说,有一个运载工具连人带车一起送到指定的地点。

不过,后期发布的版本中,马斯克表示要以行人和非机动车优先,于是又出现了一个迷你版的地铁车厢,这种地铁车厢最多可以承载16个人,行人在街上直接上车后,通过升降机抵达地下轨道上。

长江新城地下管网能干啥?

这条隧道的入口位于洛杉矶南部的霍桑市(Hawthorne),霍桑市政府批准他向西开挖,全场约2英里(3.2公里),理想中运送的速度可高达155英里/小时(约248公里/小时)。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的话,马斯克以后去洛杉矶机场可能只需5分钟。

当然,马斯克的野心绝不仅仅满足于2英里的试验线。2018年6月,无聊公司拿下了芝加哥市区到奥黑尔国际机场地下隧道的施工工程,这个这个价值好几十亿美元的工程,一下将无聊公司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马斯克甚至还说了,想修一条连通纽约和华盛顿特区之间的地下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