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裡的市場營銷學

板栗 / DoMarketing-營銷智庫

《奇葩說》走到第六季了。


或許還有人在討論這檔節目的質量高低,但已經沒人再質疑它的熱度。《奇葩說》走到至今,導師和辯手們來來回回、增增減減,辯題和場景改來改去、左右矛盾,有人離開,有人新進,有人質疑《奇葩說》變了,但又好像一直沒變。它始終是一檔披著“辯論”外衣的娛樂脫口秀節目,還順帶給我們上了一門“奇葩市場營銷學”。

《奇葩說》裡的市場營銷學

1.差異化定位

辯論水平或者說表演水平如何,這個不是重點,更要緊的是你在觀眾或者導師面前是不是一個有特色的人。

《奇葩說》裡的市場營銷學

(導師們其實也是風格各異)

《奇葩說》海選組隊階段,導師在挑選自己隊伍的人的時候,各位導師除了選擇“最佳辯手”,還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一些“好玩”“擁有特色標籤”的人,比如長得有點憨憨的電臺主播雷哥,以及開口就要唱歌的“中華小曲庫”高天奇。

《奇葩說》裡的市場營銷學

市場上的品牌就和奇葩場上的辯手一樣,試圖討好所有人是不現實的,關鍵是有沒有自己的特色,找不找得到好你這口的人。你的品牌或產品,有沒有一個區別於競爭對手的賣點和市場位置,決定了你能否在消費者心智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2.品牌效應

熟悉《奇葩說》的觀眾都知道有新老奇葩之說。除了像黃執中、邱晨這種真的在實力上碾壓的老奇葩,新奇葩和老奇葩到底差在哪?

長時間積累下來的品牌效應,“寶島辯魂”“大專賽最佳辯手”這樣的光環和背書,不僅沒有讓人不明覺厲,反而在潛移默化中滋生了觀眾的信任感和期待感。當然,也加強了對手的不自信。多少人在對戰黃執中的時候,氣勢上就輸了一大截。

你的品牌呢?有沒有專利、獎項、歷史成績的背書?有沒有硬氣的產品、超強的互動?消費者對你的品牌有沒有一種期待感和信任感?對手在搶佔市場份額的時候,是否有那麼一點顧忌?

3.以情動人

《奇葩說》自播出以來就被扣上的一頂帽子是“不是辯論,只會打情感牌”。

so,那又如何?口頭言語會騙人,但實際行動不會。


為什麼說了那麼多的大道理,絕大多數人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因為道理嘛,聽聽就過了,不會往心裡去的,而情到深處,一上頭,十萬匹馬都拉不回來。

產品可以因理性而熱賣,但品牌一定要感性才偉大,最打動人的品牌一定都是跟你訴衷腸而非算函數。儘管那些看起來本該冷冰冰的、理性的要命的品牌,也一定會給自己找一個更有情感號召力的價值觀,這是品牌與生俱來的使命。

4.故事營銷

馬克思說,人是懸掛在自我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說,人之為人最本質的一種能力就是虛構的能力。

可以說,人就是靠想象力、靠虛構、靠故事生存和發展的。

這也是“講故事將是你未來的唯一競爭力”這種話題成為公眾號常年熱門話題的原因。

《奇葩說》裡有很多非專業的辯手,不懂辯論技巧,但卻靠著故事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典型的是逆襲成為BBKING的肖驍。

不會辯論,故事來湊;超會辯論,也需要“我有一個朋友”這樣的故事來讓表達更具體、更有代入感。

品牌呢?還要繼續講讓人聽不懂的人話嗎,還是耐下性子,好好講個故事?

5.比附定位

在《奇葩說》這個擁擠的戰場,沒有資源同時又沒那麼強大的新奇葩,最快的上升路徑是什麼?蹭大V的流量,混個臉熟先。進場的新奇葩們,常常被打上什麼“小黃執中” “肖驍第二”這樣的標籤。這樣好嗎?對於初出茅廬、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年輕人,可能自尊上放不下,忍不住想一句“憑什麼”。但黯然下場卻無人一句“壯士請留步”的時候,可能會覺得這樣也挺好。

市場上,活著最重要。沒有露臉的機會,其餘都免談。

“比附定位”方法論,營銷史上最著名的老二也很好的例子,莫過於艾維斯汽車承認“我們是老二,所以我們更努力”。

你甚至可以不這麼謙卑的姿態,比如說自己是“新一代選擇”的百事可樂。

6.沒有立場的觀眾

《奇葩說》最常見的場面就是正方反方跑票數大規模的變動,人家都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奇葩說》則是聽誰說覺得誰有理,觀眾像是個有自由意志但沒有自我主張的擺鐘。

市場裡真實的消費者其實也是如此,沒有什麼絕對的品牌忠誠。注意力稀缺的消費者,永遠都在追逐更新的、更好的、更便宜的、更能代表自己的品牌。

品牌能做的,就是及時響應消費者的需求,甚至是提前預測他們的喜好,定製更適合他們的品牌。

7.爭取觀眾而非打敗對手

你永遠也說服不了一個與你立場相反的人。

辯論場上決定比賽輸贏的是裁判,《奇葩說》場上決定辯手去留的是觀眾(此處不討論黑幕),而市場上決定品牌能否存活及領先的是目標消費者而不是你的競爭對手。

品牌營銷不是一味盯著對手,亦步亦趨,而是要緊跟你的消費者,贏得消費者的心和錢包是你的目的,打敗對手只是讓這個幾率變得更高一點,並不是絕對。

8.品牌是個動態的過程

幸運的辯手可以有足夠多的時間在舞臺上展示自己的特色與風采,和觀眾互動。

但一場歸一場,這場表現好,觀眾買你的賬;那場表現不好,觀眾隨時翻臉打低分。這個時代的觀眾不一定更沒有主見了,但一定更挑剔、更傲嬌了。看看實力選手傅首爾,一場沒發揮好,觀眾給的低分直接讓辯手產生自我懷疑。

品牌也是個動態的過程,而不是一勞永逸的結果,傲嬌的消費者這一秒讓你上天,下一秒可能讓你下地,比如從民族驕傲一下成了傲慢資本家的華為。所以,品牌的每一個節點都不要掉以輕心。

9.品牌聯合營銷

四位常駐導師還不夠,每期《奇葩說》必定要請所謂“男神”“女神”來加持,比如人間精品大張偉、千年錦鯉楊超越,以及其實平時大家可能不怎麼關注但好不容易上了一回“微博熱搜”的秦海璐。

《奇葩說》裡的市場營銷學

再好看的節目,做了6年也容易讓人疲乏。緊跟時下熱點的辯題以及當紅流量嘉賓,則是保持節目活力,讓觀眾常看常新的秘訣。節目需要明星自帶流量,明星也需要節目證明自己的地位。

在消費者焦慮自己被同齡人不打招呼地拋下的時候,品牌也在擔心消費者拋棄自己的時候不打招呼。如何創新?如何年輕化?如何避免消費者疲憊?如果你的品牌也在思考這些問題,那麼不妨學習一下《奇葩說》,時不時的聯合一些調性一致的品牌,來一場聯合營銷。

《奇葩說》裡的市場營銷學

捧也好,罵也罷,《奇葩說》走到今天,作為一個現象級的網綜,它留下了很多值得討論的東西。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一起討論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