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普陀区委书记访谈:“有勇有谋”地摘帽“又大又破”

担当源于直面问题的勇气。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在参加2019《市民与社会》对话区委书记系列访谈时不畏自曝“家短”,主动“晒”出区域短板问题与百姓共商共议。在他看来,拥有直面的勇气,才能产生破解问题的动力和信心,才能真正激发思想解放、思路创新。请听上海电台记者汤丽薇发来的报道:

「听」普陀区委书记访谈:“有勇有谋”地摘帽“又大又破”

“大家有一个戏称普陀“又破又大”,环境卫生,楼道堆物,流浪乞讨,环境品质的问题是难啃的骨头。”

不坐等百姓投诉曝问题,也不强调历史原因,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一开口,就毫不回避地将区域短板问题一一“晒”了出来,在他看来目前所掌握的这些问题还远远不是全部,必须走到老百姓中间更深入地“挖”下去:

“老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还有好多,我们处以上干部每个月建立机制下居委会一次,把老百姓的问题带回来,我们搞了一个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清单,每一个月一个清单,要求是即知即改,专门后面有督察跟上。”

直面问题是勇气,解决问题是水平,但显然许多时候解决问题仅靠“一声令下”并不足够。今年1-9月,12345热线平台投诉以及媒体曝光的普陀区小区装修大件垃圾清运问题达到608件,就此曹立强曾交办过相关部门牵头解决,可效果就是不理想,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曹立强亲自调研后发现,这件看起来不大的“小事”背后,暴露的却是条块职责不清、考核监督不力、利益平衡不够等诸多问题:

“装修垃圾的付费市里有一个指导价,谁产生垃圾谁付费但是很低,清运的企业说我是亏损的干不了,物业也没有承担,房管局是管住宅小区的,绿化市容局是管垃圾清运的,从行业管理、行政管理,大家的职责都没明确。”

有了直面问题之“勇”,更要有应对挑战之“勇”。前不久,普陀围绕大件垃圾清运开展了两场“大行动”,先是用11天时间清运掉堆放于各小区的1万8千吨装修垃圾,并在“治标”之后,迅速开启了“治本”:

“把各方的职责先明确掉,第二个问题,堆放点发动老百姓一起商量和设计放哪里,第三是根据清运的作业公司他们分成几大块整个清运的流程图建好,加上我们政策的支持,成本会大幅度的降低,最后是考核和监督,10月份以来基本上承诺老百姓48小时能够清理完毕。”

如果说“勇”是担当的决心,那么“谋”则是担当的智慧。在曹立强看来,做好社会治理必须要做到“有勇有谋”。今年以来,普陀区各个街镇在楼道堆物的整治上就与百姓共同商量,想出了各种有温度的“柔性”办法引导居民主动“断舍离”,比如真如镇街道开展了旧物换大米的活动,长征镇则在居民区建立了闲置物便民周转站:

“石泉路街道把地下空间简单的整修一下,老百姓舍不得扔的东西就放到地下室。一定是疏堵结合,不能政府太强势,老百姓的参与度越高,他最后的感受度越高。”

从旧住房成套改造到社区微更新再到桃浦智创城、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等一系列产业布局,未来的普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曹立强坚信,任何时候只要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在“实”这个字上做文章、找出路,那么路必将越走越顺:

“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们的脚要往底下走,走到基层去,我们干一件成一件,点点滴滴做起,集小胜为大胜,最后甩掉又破又大的戏称,变成美丽普陀。”

完整访谈节目将在今天中午12点到1点半在本台《市民与社会》节目播出,欢迎收听。

「听」普陀区委书记访谈:“有勇有谋”地摘帽“又大又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