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耀鄧州!記河南農神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齊耀鐵

鄧州連線網(鄧州連線)初冬時節,天寒地凍,而在位於鄧州市產業集聚區的河南農神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聲轟鳴,焊花飛濺,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場面。

“說實話,真沒想到公司會發展這麼大,我覺得只要是自己認準的事,敢想敢幹,不怕失敗,堅持下來終會有所成就。”不善言談的河南農神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齊耀鐵坐在記者對面,用最樸實的語言總結了他的成功經驗。

“鐵”耀鄧州!記河南農神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齊耀鐵

齊耀鐵出生於70年代,鄧州市腰店鎮前齊村人。90年代初,14歲的齊耀鐵不想讀書,卻對電焊、修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當學徒期間,好多東風汽車因為差速器漏油來他們店裡維修,可是修好後,沒過多久,車主又來了,說差速器依然漏油。在多次的維修中,齊耀鐵發現東風這一型號的汽車都有這個毛病。

一天晚上,齊耀鐵決定自己動手改進差速器。他把改進後的差速器漏油器螺絲從12毫米換成了14毫米,車主開走後兩個多星期,沒有再來修車,齊耀鐵覺得自己成功了,他在心裡竊喜,卻不敢給任何人分享自己的快樂,畢竟私自改動別人車的事情他是偷偷做的,連師傅都不知道。後來,照此方法齊耀鐵修好了很多這一型號的車。

“在改修車的時候,我也很緊張,但是我控不住自己的行為,可能在心裡,我一直認為,就是車的這個地方出了問題,這件事也給了我很大的信心,讓我明白凡事要敢於嘗試。”齊耀鐵說。

後來,齊耀鐵離開家鄉,來到廣東興泰某汽車修理公司上班,在那裡,他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他看到了很多進口車的性能、產品配件質量遠遠高於國產車。公司明文規定:若發動機連續修三次修不好的話,公司會召開會議集體研討,及時解決。齊耀鐵不斷學習著新的知識,自己也得到了快速成長。

當齊耀鐵覺得自己各方面的技術都掌握的差不多的時候,毅然決定回鄉創業。1994年他回到家鄉,開了一家電氣焊門市部,由於技術好、服務周到,生意特別好,同時也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97年,他拉起了20人的團隊創辦了鄧州市農機修造廠;2000年成立了鄧州市農神機械廠,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產品也贏得了客戶的好評;2011年9月,注資500萬成立了河南農神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我的名字中有一個‘鐵’字,公司產品也都與‘鐵’有關,可能註定了這輩子要與‘鐵’打交道吧。”齊耀鐵笑著說,“每一個公司能夠存活下來,都是經歷多次失敗,一個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企業家,也不算是個企業家,我們企業也經歷了幾起幾落,中間若不是大家的幫助和我們的堅持,恐怕也走不到今天。”

“鐵”耀鄧州!記河南農神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齊耀鐵

目前,公司已發展成為集農業機械設計開發、生產銷售及售後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製造企業,總資產1.6億,員工200多人。

產品主要有旋耕機、免耕施肥播種機、作物精播機、花生收穫機、電動施肥機、秸稈還田機、液壓翻轉犁等,已被納入國家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目錄,產品銷往全國18個省800多個縣市。

“他自己吃穿都不講究,可是在產品研發、派員工外出學習方面,可捨得投資了。”齊耀鐵的愛人蘇平說,為了引進外來技術,提高產品質量,齊耀鐵多次組織員工外出學習,參加全國展會,每年就這一項投資開銷就有80多萬元。

“我們齊總總是一身工作服在廠裡,和工人們一起工作,一起用餐,很多時候,有人來廠裡找他,都認不出哪個是老總。”公司員工唐俊笑著說。

“企業想要做大做強,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注入新的血液,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齊耀鐵說。

如今,在農村田間地頭,到處都能看到農機在耕地、施肥、播種等。從玉米籽粒直收到秸稈粉碎還田,再到搭載多種機具的大馬力拖拉機深耕深松、旋耕、冬小麥直播作業,每每看到穿梭在田裡的農神機械,齊耀鐵的心裡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

“在農神機械上班,工資從來沒拖欠過,還是組長告訴我是齊總特別關照,我和齊總都沒說過幾句話,但是我的事情他都知道。”鄧州市構林鎮貧困戶李佔修告訴記者。

在做好企業發展的同時,齊耀鐵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參與精準扶貧工作,對於周邊丁屯、許莊、大丁等社區的貧困戶,逢年過節,齊耀鐵都會給他們送去錢物。2016年以來,齊耀鐵先後為老家小學捐助學金累計50000餘元。前齊村的貧困戶,每逢節日都會收到齊耀鐵的問候。2017年,老家在淅川的員工孫中乾突發急病,齊耀鐵二話沒說,送去了20000元救急。

“在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別人,我很快樂,這也是一個企業家應盡的社會職責。下一步,我要全力搞好經營,讓企業更上一層樓,為鄧州的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齊耀鐵說。

源自:張洋 金秋 鄧州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