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10億噸資源待揭祕,中南局排兵佈陣,四省上千人馬集結中原

《國家基業》之七

平頂山10億噸資源待揭秘,中南局排兵佈陣,四省上千人馬集結中原

(3)鑿開混沌得烏金

鑿開混沌得烏金,蓄藏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這首明代詩人于謙的《詠煤炭》,把給黎明百姓帶來溫暖的煤稱為烏金。他所稱頌的煤炭,在今天已被地質工作者大量發現和探明,“但願蒼生俱飽暖”的擔憂已然不存。

在平頂山市開源路上,在景色迷人的湛河岸邊,矗立著一座紀念碑。紀念碑上,江澤民題寫的“獻身地質事業無尚光榮”幾個大字熠熠生輝,似乎在頌揚地質人的功績,更像在講述著關於這座“能源之城”的傳奇故事。

1938年、1946年,河南省地質調查所技士曹世祿先後兩次走進平頂山進行地質調查,著有《葉縣平頂山煤礦地質》,認為有煤,但儲量不大。後上鑽機勘探,打至177.64米和188.37米,鑽桿用光,因“鑽機條件所限,無法探到深部煤層”,無奈放棄。

1950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成立豫西地質礦產考察團,任命韓影山為團長,趙基輔協助工作,特聘河南籍地質學家馮景蘭、張伯生擔任顧問,調查平頂山的煤炭資源。

他們很快整裝出發,開赴伏牛山下。然而,山區窩藏的一撥土匪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地質工作者面臨生死考驗。韓影山雖有擔心同志們的生命安全,但還是決定與土匪溝通,要繼續開展工作,嘗試著闡述各種理由,要到山裡找煤、可以取暖的話題引起了土匪的興趣。但談判的結果是,只能韓影山一人進山。在土匪的押送下,韓影山隻身進山踏勘。雖然這次經歷有驚無險,但繼續在該區域開展調查則成了問題。向上級反映情況後,這窩土匪很快被政府武裝力量打掉,地質調查步入正常。

平頂山10億噸資源待揭秘,中南局排兵佈陣,四省上千人馬集結中原

他們找礦區、追礦脈,足跡遍及豫西十幾個縣,行程逾千里,確定了30多個有開採價值的勘測點,初步得出“平頂山地區蘊藏豐富的二疊系煤層,埋深500米以淺煤儲量達7億噸,500-1000米處原煤儲量4億噸”的結論。

隨後,中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再次委託中南地質調查所派人核實,韓影山陪同長沙分所劉元鎮等人再次進山,逐一勘查礦點,審定資料,最終確認平頂山煤田儲量“可能更大,粗略估計約為13億噸”。

1953年,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和第一批重點工程項目開始實施,剛成立的地質部作出組建中南地質局401大隊,在平頂山勘探煤礦的決策。

平頂山煤田開發史的關鍵一頁從此揭開。

平頂山10億噸資源待揭秘,中南局排兵佈陣,四省上千人馬集結中原

擔任401地質大隊技術負責人的韓影山再次進駐平頂山。剛開始,平頂山礦區只有401隊的100多人,短短几個月時間,700多人馬從湖南、湖北和東北等地的地質隊伍迅速進駐工地。同時403地質隊、河南省煤田地質局125隊、126隊、物測隊及河南省煤田地質勘探公司的地質一隊、地質四隊的鑽探隊伍相繼開進平頂山。

平頂山10億噸資源待揭秘,中南局排兵佈陣,四省上千人馬集結中原

未完,待續 下一章:比鐵人王進喜更早跳進泥漿池的人,真相令人驚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