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边关:黄花营

在西部,小河流经的地方便滋润出一片绿洲,孕育出一片生命。人们沿着河流水草繁衍,地名便顺着河流延伸,河流串连起了一个个珍珠般的村落。

疏勒河,一路奔腾,劈山开路,进入河西走廊,开始了她的文明孕育。史前的青铜文明、史后的敦煌文明,现代的石油文明,都足以让这条河流傲立于世。

玉门边关:黄花营

疏勒河大拐弯处的玉门黄闸湾

疏勒河畔,拥有5处世界文化遗产,玉门关、莫高窟、锁阳城、悬泉置、汉长城,是西部第一文化圣河,她孕育了敦煌文化。

多彩黄花营

疏勒河畔的村落,经过2000年的洗礼,有久远沧桑的历史。

在玉门,不少地名,无不透着沧桑的历史感。赤金、骟马、昌马,无不是如此。黄花营也是其中之一,这里有桃源般的景致,诗意般的蓝天白云、草场牛羊。还有久远的长城烽燧。

玉门边关:黄花营

黄花湿地

玉门边关:黄花营

黄花湿地

玉门边关:黄花营

长城脚下,疏勒河畔,昔日边关,黄花营湿地。

玉门边关:黄花营

黄花农场红色田园

玉门边关:黄花营

黄花农场红色田园

玉门带“黄花”的地名有两个,一个是黄花营,是黄闸湾镇的一个村落;一个是黄花农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劳改农场,属于生产建设兵团。一西一东,东西沿长城绵延25公里。自西汉开始,就是屯垦戍边的村落,这两个地名在地界上相连的。

玉门边关:黄花营

多彩多姿的黄花农场田园

玉门边关:黄花营

进入夏季,长城以南的黄花营,是多彩的季节,绿色、黄色、红色。红田园、黄田园、绿田园。长城以北则是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大漠戈壁。

疏勒河、丝绸之路、长城,都从这里穿过,酒泉郡西部都尉驻守这里。地理位置上这么特殊的一个村落。有河有水有地有草有田园,有丝路有长城有城障。向西可以达敦煌,达西域,向北可以通漠北蒙古。向东则是河西走廊,向南翻越祁连到吐蕃。

河西与西域的分界,酒泉郡与敦煌郡的分界。

玉门边关:黄花营

长城脚下,疏勒河畔,昔日边关,绿色田园,黄花营。

玉门边关:黄花营

长城脚下,疏勒河畔,昔日边关,绿色田园,黄花营。

玉门边关:黄花营

长城脚下,疏勒河畔,昔日边关,绿色田园,黄花营。

玉门边关:黄花营

长城脚下,疏勒河畔,昔日边关,绿色田园,黄花营。

边关黄花营

黄花营是河西走廊最西部的村落之一,地处玉门市黄闸湾镇,疏勒河向西大拐弯处,汉代的大湖泊——冥泽,就在他的西边。是玉门——敦煌绿洲的一个古老村落。西汉,是酒泉郡与敦煌郡的分界,酒泉郡最西的一块水草地,再向西,就进入敦煌郡。是汉代的一个边关。

沿着绿洲修筑有长城,千百年来,修建于汉代的长城一直护佑着这个村落。

玉门边关:黄花营

黄花营绿洲外围的烽火台十一墩

十一墩

玉门边关:黄花营

长城脚下小主人

玉门边关:黄花营

绿洲外围的十二墩

玉门边关:黄花营

古代,十三墩护佑着的黄花营一片水草。

十三墩烽燧

玉门边关:黄花营

玉门边关:黄花营

玉门边关:黄花营

长城外的荒漠

长城外隆起的小山丘是最好的防御设施,有山丘、河流、水草,边关的最佳配置。

玉门边关:黄花营

烽燧与村落

玉门边关:黄花营

起伏山丘中的十三墩

玉门边关:黄花营

高处的十墩,眼前的一片水草尽收眼底。

十墩脚下的水草尽收眼底。

玉门边关:黄花营

玉门边关:黄花营

淹没在草滩中的八墩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