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赤泥超13億噸!中國氧化鋁生產何去何從?

赤泥是制鋁工業提取氧化鋁時排出的汙染性廢渣,其金屬氧化物含量豐富,具有強鹼性,成分、性質複雜以及多孔結構的特點,含有大量氧化鐵(Fe2O3),故表觀呈現紅色。

一般平均每生產1噸氧化鋁,附帶產生1.0~2.0噸赤泥。

累積赤泥超13億噸!中國氧化鋁生產何去何從?


據統計,2017、2018年氧化鋁產量均約為6900萬噸,若按每生產1噸氧化鋁產生1.45噸的赤泥計算,那麼2017年我國大約產生的赤泥量為10007.46萬噸,相比2015與2016年,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2.04%和19.14%。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氧化鋁生產國,每年排放的赤泥高達上億噸。截至2018年底,13多億人口的中國,累積堆存的赤泥就已經超過了13億噸,佔地超過12萬畝。所有赤泥幾乎全部露天堆存,沒有得到任何有效的利用。

作為全球最大的鋁生產企業,魏橋集團每年產生3100萬噸固體廢棄物赤泥。巨量赤泥堆放不僅產生揚塵,還佔用大量土地。3100萬噸赤泥,相當於620萬頭成年非洲象或者460艘滿載的瓦良格航母的重量。截至2017年底,魏橋集團已堆存赤泥7250萬噸,佔用土地18000畝。

累積赤泥超13億噸!中國氧化鋁生產何去何從?

山東魏橋鋁電赤泥堆廠防滲施工

建議:赤泥技術亟待夯實,氧化鋁廠需逐漸外移

1、在結構材料中摻雜赤泥的工藝,要保證成品原料中有害元素清除乾淨,達到國家標準;保證材料強度達到使用要求;同時對強鹼性的赤泥進行酸化處理,防止泛霜現象的產生。

2、使用赤泥作為吸附劑處理汙水時,應該評估赤泥所含重金屬元素對水體的影響。同時可通過焙燒等方式對赤泥進行改性,增大其比表面積和孔隙率,以增強其吸附效果。

3、赤泥有價金屬的回收研究大部分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其主要原因是不同工藝甚至不同廠商得到的赤泥組分差異大,適應性差、實際應用較難。因此,對於赤泥有價金屬回收的研究應更注重於基礎性研究,例如弄清金屬元素的賦存狀態,元素的遷移形式等。

4、要以赤泥的減量化、高值化、無害化、全組分利用為目標,將礦物加工、冶金和材料等多學科深度交叉,通過基礎理論研究—關鍵共性技術與裝備開發—技術集成創新—應用示範的全鏈條系統研究,攻克赤泥有價組分協同提取高值利用新技術及裝備等世界性難題,為加快我國鋁工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和支撐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科技保障。

5、在電解鋁產量巨大、赤泥問題進展緩慢的現實下,鼓勵鋁企業到國外建氧化鋁廠,才是目前的緊要政策。

6、作為鋁業大國,不光要從技術方面著手解決赤泥的問題,還要從金融政策上支持、鼓勵技術研發、政策引導新技術推廣方面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