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賣了82億,卻因房地產虧損3億,中央商場還能支稜起來嗎?

南京新街口的中央商場,可能是很多南京朋友童年時候的美好記憶吧,到了過年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父母帶著去商場買好吃的、買新衣服了吧。那時的中央商場還是人滿為患,擠得滿滿當當,雖然擁擠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時過境遷,如今的中央商場又是怎麼樣的情況呢?


一年賣了82億,卻因房地產虧損3億,中央商場還能支稜起來嗎?

雖然中央商場近幾年業績情況一直不佳,但在2018年中央商場首次出現虧損情況,歸母淨利潤虧損3.40億元,同比減少242.06%,中央商場業績突然爆雷,到底有什麼隱情?

1、 中央商場雖虧損,但毛利率與同行基本持平

由於受到線上電商平臺的衝擊,線下百貨零售行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近幾年超市零售市場的發展也趨於平穩。可是行業整體形勢好,並不意味著每家企業都能掙錢。中央商場不僅掙不著錢,還虧錢。2018年中央商場營業收入82.50億元,同比減少2.41%。中央商場的利潤情況更是不容樂觀,2018年歸母淨利潤虧損3.40億元,同比減少242.06%,中央商場歷年的淨利潤呈現極大的不穩定性,但多數情況呈負增長狀態。2018年更是首次出現虧損,這到底有什麼隱情?

一年賣了82億,卻因房地產虧損3億,中央商場還能支稜起來嗎?

中央商場毛利率略低。我們發現了中央商場存在高額營業成本,懷疑這是中央商場的虧損來源,但是這究竟是不是呢?我們還要看一下百貨零售行業的其他公司是否都存在這個問題。大家都知道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因此毛利率可以很好的衡量中央商場同行業公司的營業成本問題。

截止到今年前三季度,中央商場的毛利率為20.24%,百貨零售行業部分重點公司的平均毛利率為22.3%左右,中央商場的毛利率略低於行業平均值,雖略低於部分公司,但也基本持平。這也說明在百貨零售行業中,中央商場的營業成本並不存在很嚴重的問題,營業成本較高但同時收入不算少啊。


一年賣了82億,卻因房地產虧損3億,中央商場還能支稜起來嗎?

2、 中央商場3億虧損,竟因財務費用等劇增

中央商場財務費用劇增。營業成本沒有問題的話,我們就把目光集中到費用上面,費用的增幅可是比營業成本的增幅大太多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財務費用,2017年財務費用只有2.36億元,而到了2018年財務費用同比增長93.32%,達到4.56億元。增幅較高的主要原因是淮安雨潤廣場項目停工,利息支出無法資本化,而使得財務費用增加1.54億元。


一年賣了82億,卻因房地產虧損3億,中央商場還能支稜起來嗎?

中央商場4.6億財務費用中僅利息費用一項,就高達4.21億元,截止到2018年中央商場的長短期借款總額就高達75.14億元,負債率高達90.64%,這便是利息費用的出處,那借這麼多錢幹嗎?2018年中央商場有9個在建國際廣場項目,自然需要龐大數目的資金支持。

還有一個更令人驚訝的增幅,就是資產減值損失,2017年資產減值損失為798萬,2018年竟高達1.7億元,增幅竟高達2031.24%。主要是因為中央商場的地產項目主要集中在江蘇四五線城市,受政策及市場因素影響,在建地產項目和百貨,共計提存貨跌價損失1.48億元,並且部分地產項目營業收入減少,毛利大幅減少也致使利潤大幅縮水。

3、 總結

2018年中央商場的主營業務,也就是百貨零售業,業績平穩增長,實現營業收入65.76億元,同比增長6.52%,實現營業毛利14.66億元,同比增長6.07%,毛利率與行業平均水平恰好持平。但由於目前國內房地產行業不景氣,以及政策限制等因素,地產項目營收大幅縮水,同比減少27.34%,毛利率僅為9.52%,同比減少14.25%。中央商場賣百貨掙的錢全都虧到地產項目裡了,高額的負債就像懸在中央商場頭上的一把刀,隨時可能要了它的命。中央商場還能挺得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