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樂山市最新旅遊景點排行榜名單揭曉

樂山,四川省轄地級市,古稱嘉州,有“海棠香國”的美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的西南部,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屬中亞熱帶氣候帶。樂山是四川省重要工業城市、成都經濟區南部區域中心城市、重要樞紐城市、成渝城市群重要交通節點和港口城市。成昆鐵路、成貴高鐵貫穿全境。

樂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首批對外開放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樂山有世界級遺產三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峨眉山和樂山大佛、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東風堰,國家4A級景區以上景區15處,國家A級景區35處。

四川省樂山市最新旅遊景點排行榜名單揭曉

TOP.1樂山峨眉山

上榜理由:峨眉山(Mount Emei)位於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雲:“雲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豔也,故名峨眉山。”峨眉山處於多種自然要素的交匯地區,區系成分複雜,生物種類豐富,特有物種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亞熱帶植被體系,有植物3200多種,約佔中國植物物種總數的1/10。峨眉山還是多種稀有動物的棲居地,動物種類達2300多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遊人討食,為該山一大特色。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宗教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構成了峨眉山歷史文化的主體,所有的建築、造像、法器以及禮儀、音樂、繪畫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濃郁氣息。

TOP.2樂山大佛

上榜理由: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臥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的組成部分。2018年10月8日,樂山大佛景區九曲棧道處已經開始施工前打圍封閉。2019年4月1日,歷時近半年的四川樂山大佛殘損區域搶救性保護前期研究及勘測工作結束,樂山大佛正式“出關”,景區的九曲棧道和佛腳觀光平臺重新開放。

TOP.3樂山金頂

上榜理由:峨眉山金頂,也稱華藏寺,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主峰上(北緯29.52567°,東經103.336802°),海拔3077米,是峨眉遊山的終點,也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峨眉山金頂始建於唐朝,屋頂為錫瓦所蓋,元代時又被稱為“銀頂”。寺側有臥雲庵,內有飯堂和客房可供遊客食宿。在金頂可觀看峨眉四大奇觀——日出、雲海、佛光、聖燈。金頂與千佛頂、萬佛頂相鄰,萬佛頂上亦有建築,且有觀光索道連接金頂與接引殿。峨眉山金頂是峨眉山寺廟和景點最集中的地方,名勝雲集,為峨眉精華所在。198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佛教寺院。

TOP.4靈秀溫泉

上榜理由:峨眉山靈秀溫泉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露天氡溫泉浴場之一,佔地面積400畝,位於峨眉山報國風景區的核心地帶,水源源自地下3000米深處,凝聚自寒武紀起沉澱下的仙山精髓,呈現世界級罕見極品氡溫泉。被古往今來的遊客和聯合國專家冠以“不老泉”和“祛病泉”的殊榮。靈秀溫泉掛牌價248元/人,特殊人群收費標準:1.2m以下免費,1.2m—1.5m 80元/位,1.5m以上全價。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14:00-24:00,週末、節假日:13:00-24:00。

TOP.5紅珠山森林溫泉

上榜理由:紅珠山森林溫泉源於峨眉山山區兩河口地下3000米處深處循環增溫的承壓氡溫泉。

TOP.6樂山報國寺

上榜理由:北京報國寺位於西城區(原屬宣武區)報國寺前街1號,始建於遼代,明代塌毀後重修,改名慈仁寺。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京師大地震,報國寺大部建築坍塌。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又得以重修,改名“大報國慈仁寺”。 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除北京報國寺之外,國內還有峨眉山、上海、蘇州、四川樂至等多處報國寺。

TOP.7樂山萬年寺

上榜理由:萬年寺,四川峨嵋山歷史最悠久的古剎之一,相傳為漢代採藥老人蒲公禮佛處;東晉隆安五年(401)創建時名普賢寺;唐乾符三年(876)慧通重建,易名白水寺;宋稱白水普賢寺;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重修時,神宗賜額“聖壽萬年寺”,沿稱至今;萬年寺為峨嵋山八大寺廟之一,全國重點寺院之一,有無樑磚殿、巍峨寶殿、白水池等景點;目前,萬年寺附近有萬年停車場與萬年寺有索道相連,故很多前來峨眉山旅遊的遊客都把萬年寺作為自下而上正式登山的起點之一;另外一些遊客則把這裡作遊山結束的終點;此外,浙江天台山有同名寺院,歷史亦同樣悠久。

TOP.8嘉陽小火車

上榜理由:嘉陽小火車,是運行在四川南部的小縣城——犍為縣城西20公里處 ,始建於1958年的芭石鐵路全長19.8公里,軌距762mm,隧洞6座(總長905米),弧線109段,最大坡度36‰,是目前國內乃至全世界唯一還在正常運行的客運蒸汽小火車。有“工業革命的活化石”,“工業革命的絕版景觀”,比大熊貓還要珍貴的國寶之美譽。 景區獲得有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綠色礦山公園,中國鐵道博物館四川嘉陽科普體驗基地等。

TOP.9雷洞坪

上榜理由:雷洞坪是峨眉山景點之一,位於連望坡上,海拔2430米。古名雷神殿,據載為漢時開建。一樓正中供彌勒像一尊,造型古樸莊重。寺右有一亭,亭前石埤,篆書刻“雷洞亭”三字。雷洞坪側舊豎有禁聲鐵碑一通,禁止遊人大聲喧譁,否則迅雷驚電,風雨暴作。相傳巖下有七十二洞,有龍神和雷神居住,遇天旱,鄉民來這裡求雨,往巖下投死豬死狗或婦人衣褲鞋襪,往往雷雨交作。從雷洞坪到接引殿一帶,可見名貴花木--杜鵑。冬季峨眉山雷洞坪滑雪場也會開放,開放時間大約為12月—2月左右。

TOP.10樂山清音閣

上榜理由:清音閣,位於中國四川峨眉山牛心嶺下,海拔710米,又稱臥雲寺,唐時名牛心寺(現在的牛心寺為後牛心寺),明朝初年,僧人廣濟將其改名為“清音閣”;清音閣只有一個殿堂,閣前有“接王亭”;清音閣雖小,但地勢險要,居高臨下,氣勢逼人,山環水繞,景色優美,其整體佈局體現了“自然造化,天人合一”的意境,是我國佛寺園林建築的典範,有峨眉山十景之一的“雙橋清音”。

TOP.11沐川竹海

上榜理由:沐川竹海,也叫川西竹海,位於沐川縣城東南方,國道213線上的永福鎮,距沐川縣城 20 公里,距樂山 120 公里,距成都市200多公里。景區總面積 50餘平方公里,地屬丹霞地貌,平均海拔 450 米,中心旅遊區林竹面積10餘平方公里。綿延起伏的山巒河谷間有成片慈竹10萬餘畝,微風吹拂,綠波盪漾,逶迤成浪,一望無涯,故得竹海之名。有天造地設的“蕭洞飛虹”,曲折驚險的“穿洞子九沱十八灘”,山水合一的永興湖,歸隱山巒的永興寺,神秘險要的桃源洞等 70 餘處景點,還有野猴、松鼠、桫欏等珍稀動植物。一望無垠的竹海碧波盪漾,看日出,聽濤聲,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同時“竹海”常年空氣清新,素有“天然氧吧”是美譽。

四川省樂山市最新旅遊景點排行榜名單揭曉

TOP.12樂山伏虎寺

上榜理由:伏虎寺,又稱伏虎禪院、神龍堂、虎溪精舍,位於四川峨眉山山麓,與報國寺相鄰,晉代為一小廟,唐代雲安禪師重建,旁有龍神堂、藥師殿;宋朝時為“神龍堂”;明朝被毀,清朝順治八年重建,更名“虎溪精舍”,後因附近虎患,寺僧建尊勝幢以鎮壓,更名“伏虎寺”,康熙皇帝曾為伏虎寺題寫的“離垢園”;該寺為典型漢傳佛教建築風格,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彌勒殿、菩提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御書樓以及禪房、僧舍等。

TOP.13樂山凌雲寺

上榜理由:凌雲寺在凌雲山上,九峰環抱,寺宇輝煌。因為是大佛所在,所以又稱大佛寺。凌雲寺創建於唐初,開元初年(約713年)開鑿佛像,寺宇又有擴建。據《方輿勝覽》記載:“會昌前,峰各有寺”。但到會昌四、五年間,由於唐武宗李炎下令滅佛,凌雲山廟宇只有凌雲寺得以保存。清代大詩人、大書畫家張船山(問陶)在《嘉定舟中》雲:“凌雲西岸古嘉州,江水潺潺繞郭流。綠影一堆漂不去,推船三面看烏尤。”“平羌江水綠迢遙,夢冷峨眉雪未消。愛看漢嘉山萬迭,一山奇處一停橈。”將樂山美景描繪得如詩如畫,令人陶醉。

TOP.14大佛禪院

上榜理由:大佛禪院,作為朝拜峨眉山的第一門戶,是前往峨眉祈福、朝拜的第一站,也是必去之地。大佛禪院原名大佛寺,位於峨眉山市區東郊,交通方便,氣勢恢弘,建築結構縝密,擁有多重大殿和諸多禪房。峨眉山的寺廟極少商業氣息,沒人四處遊說你捐錢、買香火、買紀念品。遊人和香客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佈施、上香、叩拜,絲毫不會受到干擾,讓人感覺這才是真正的迴歸。峨眉山大佛禪院位於峨眉山東郊,整個寺廟富麗堂皇、雄姿宏偉、氣勢磅礴,既是去峨眉山佛界祈福、朝聖的起點;又是公眾遊客去峨眉山旅遊進入名山的起點。

TOP.15江口古鎮

上榜理由:江口古鎮是四川省的30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位於彭山縣城東北,因其地處府河(錦江)、南河(武陽江)二河的交匯處,故名江口

TOP.16洗象池

上榜理由:洗象池位於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峨眉山高山區,海拔2070米,四周白雲縹緲,古木參天,若清秋朗月高照,萬籟俱寂,清光無限,仰望星際,飄飄欲仙。“象池夜月”即是這裡的著名景色。入夜,皓月當空,月光映入池中,水天一色,景色幽美。

TOP.17萬佛頂

上榜理由:萬佛頂是峨眉山最高峰,海拔3099米,絕壁凌空,平疇突起,巍峨屹立在“大光明山”之巔,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海拔最高、自然生態保護最好的遺產地。現恢復的萬佛閣,雄偉莊嚴、金碧輝煌,既有廟堂之嚴,又富景觀之美,給人以質樸、新奇而親切的觀感。閣高21米,主體共四層,懸於樓頂的“祝願古鐘”神情肅穆、莊重威嚴。

TOP.18樂山白龍洞

上榜理由:白龍洞,亦稱白龍寺,位於四川峨眉山清音閣上2華里,海拔約800米。明嘉靖年間別傳禪師創建,寺後原有四川峨眉山白龍洞上下白龍二洞,相傳為白娘子修真之所,寺因此而得名。過去寺右白岩石上曾刻有“白龍洞”三字,但現在上洞口早被淹沒,下洞口也已自然封閉。

TOP.19夾江千佛巖

上榜理由:千佛巖,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城西3公里處。夾江,於隋朝開皇年間(公元593年)建縣,因城西北有“兩山對峙,一水中流”的自然形勝而得名,而夾江千佛巖景區正是位於夾江縣城西3公里“兩山對峙,一水中流”的地方。2006年,夾江千佛岩石窟作為唐代文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TOP.20峨眉山九十九道拐

上榜理由:為峨眉山著名險坡,起於凌霄亭,止於壽星橋。一拐連一拐,一坡接一坡,看一坡到頭,忽地峰迴路轉,又是一坡。傳說當年普賢來峨眉山建道場之初,途經此地時,見這裡山勢高峻,坡陡石滑,險絕人寰,便授意靈祖菩薩指揮隨行三千力士同時動手,每人修一級臺階。三千石級頃刻而成,靈祖驗收時一數,恰好石階有九十九道拐,此坡因此而得名。十分美麗

TOP.21嘉定坊

上榜理由:嘉定坊位於樂山大佛景區外,總投資約1億元人民幣,總佔地面積94453平方米。古街全長500餘米,內設有茶坊、酒樓、酒吧、戲臺等娛樂和商業場所,集旅遊購物、休閒娛樂、風味小吃和工藝品、土特產展銷為一體。力求在深厚的民俗文化根基上,營造出“古嘉州”的歷史文化風韻。文化街區內豐富多彩的娛樂和經營項目,將增加遊客在峨眉山—樂山大佛景區的停留時間約3—4小時,進而促進樂山旅遊要素的完善和提升,促進旅遊綜合經營收入持續增長。嘉定坊的建成,還將展示和弘揚樂山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提升峨眉山—樂山大佛景區及樂山的旅遊城市形象。

TOP.22洪椿坪

上榜理由:洪椿坪位於天池峰下海拔1120米處的山腰裡。坪上建有幹佛禪院,一進寺門,"洪椿曉雨"四個耀眼的大字,橫陳在銀灰色的照之上,使你心目瞭然:這兒景色之妙,就是清晨觀賞似雨非雨的"雨",玩味著"翠溼人衣"的情趣。正如唐代山水詩人王維在《闕題二首》中詠唱的那樣: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TOP.23樂山金鷹山莊

上榜理由:“金鷹山莊”位於地處樂山市北大門,市中區樂夾路89號,山莊佔地數百餘畝,系丘陵 山灣地勢,氣候溫和溼潤,寒暖適宜,交通方便(市公交1路車直達),是樂山近年來建成的一個著名的旅遊勝地,被譽為樂山市民的後花園。

TOP.24九老洞

上榜理由:九老洞位於九老峰下,下臨黑龍潭,洞口呈“人”字形,全長約1500米,高約4米,洞口與洞底高差84米,是峨眉山最大的天然溶洞。全稱九老仙人洞,相傳它是仙人聚會的洞府,許多神仙故事,給它蒙上了一層撲朔迷離的神奇色彩。又說這裡是道教財神趙公明修煉洞府,裡面有一張石床,相傳為趙公明當年用過遺物。現有別有洞天、瓊岸觀雲、樵夫觀棋、九老石影、五路財神、聚寶池等景點,為峨眉山財神文化的展示。

TOP.25犍為文廟

上榜理由:犍為縣文廟位於四川樂山市的犍為縣,犍為縣在四川盆地西南邊緣。犍為文廟始建於北宋,重建於明代洪武四年,迄今已有600多年曆史,在全國現存文廟中,規模居全國第四,四川第一。犍為文廟結構完整,規模氣勢宏大,特別是石刻、雕刻技藝十分精美,其明清風格的宏大的宮殿式古建築群獨具特色,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民族藝術精品的集中體現。2006年,犍為文廟被列為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TOP.26樂山接引殿

上榜理由:由雷洞坪到接引殿1.5公里,有兩條路可走。一為右行大路,可通汽車直達;一為左行山徑,曲折迂迴,俗名“八十四盤”。

TOP.27樂山一線天

上榜理由:峨眉山一線天,又名白雲峽;位於在牛心嶺下,從清音閣至一線天,沿著黑龍江西行上山,山徑在江兩岸迂迴曲折;行至“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極深處,有一峽谷,名白雲峽,峽外開闊明朗,峽內險壯清涼,峽內外溫差較大,感受強烈;進入峽谷昂首望去,兩面險崖絕壁,斜插雲空,透過疏藤密蔓、枝梢葉尖,露出藍天一線,高200餘米,寬約6米,最窄處僅3米,只容兩人側身而過,此景即為“一線天”。

四川省樂山市最新旅遊景點排行榜名單揭曉

TOP.28峨眉山博物館

上榜理由:峨眉山博物館,坐落於峨眉山風景區報國寺的鳳凰湖畔,是中國風景區首座集地質、動植物、歷史、宗教、民俗等內容於一體的現代化地誌性博物館。它前有全國一流的遊人中心,後有峨眉山十景之一的聖積晚鐘,掩映的環境優雅,蒼翠叢林之中。博物館展覽面積達5200平方米,由遊人諮詢服務中心、地質廳、動植物廳、古蜀峨眉文化廳、佛教文化廳、道教文化廳、書畫廳及影視廳組成。

TOP.29麻浩崖墓

上榜理由:麻浩崖墓位於凌雲、烏尤兩山之間的溢洪河道東岸,麻浩是其地名,崖墓,是古代流行於樂山的一種仿生人住宅,鑿山為墓的一種墓葬形式。這種墓葬因流行於1800多年前的東漢至南北朝時期,故稱東漢崖墓。 麻浩崖墓其範圍包括斧頭灣,東西長約200米、上下寬約25米,有編號的崖墓544座,層層疊疊,墓門披連,密如蜂房,極為壯觀。該漢代崖墓群於1988年經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麻浩崖墓現已成為樂山漢崖墓博物館。該館以麻浩崖墓為主體,輔之以南北兩個展廳展出漢墓出土文物,展示了樂山漢代崖墓的概況。

TOP.30雙橋清音

上榜理由:清音閣地處峨眉山上山下山的中樞,與龍門洞素稱“水勝雙絕”。面對清音閣,展開的是一幅青綠山水畫卷,濃綠重彩,精工點染。高處,玲瓏精巧的樓閣居高臨下。 中部,是丹簷紅柱的接御、牛心二亭,亭兩側各有一石橋,分跨在黑白二水之上,形如雙翼,故名雙飛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