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NO.3 荒废的塞北古城(内蒙篇)

之前讲过塞北东部(也就是现在的东北地区)一些荒废的古城。这一篇,我们再来看看,塞北中部(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中部)的草原上,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内蒙古是一个东西走向新月型的狭长政区,可以分为三块,东部大部分在大兴安岭以东,属于东北。位于河北山西正北方的一部分,大体上是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两个盟,相当于民国时期的察哈尔省,可以看作是内蒙的中部。河套地区,加上宁夏以西的两个旗,可以算作是内蒙草原的西部。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在内蒙中部,大体上有七座大小不一的古城。为首的,自然就是最著名的,而且规模最大的元上都开平府古城了。


▼元上都开平古城

元上都古城位于滦河上游的闪电河北岸,锡林郭勒市区正南方174公里处,正蓝旗东北方向17公里处。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元上都位置

1260年,忽必烈在此地建都,并营建上都城。此后,上都与大都(燕京)成为元朝皇帝的交替使用的两个都城,大都燕京作为避寒之都,上都开平自然就是避暑之都了。

上都城的形状是规整的正方形,长宽都在2.2公里左右。古城分为外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皇城在外城的东南角,宫城在皇城的正中偏北。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元上都形状

上都城持续繁华了将近100年。元末红巾军起义,1358年,红巾军将领破头潘、关先生率军攻破上都,焚毁皇城宫城,此后,元顺帝不再到上都避暑。

1368年也就是洪武元年,明军占领大都,元顺帝逃往上都。第二年,明军主将李文忠攻占上都,元顺帝逃往应昌。此后,明朝改上都开平府为开平卫,将其建设为草原上的军事重镇,作为对抗北元的前哨和北伐漠北的前进基地。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到明宣德年间,明朝在长城以北的其他卫所已经被陆续撤往关内,开平卫在塞北独木难支,最终也被迁往关内的独石堡,上都开平城从此被彻底荒废。

▼桓州与李陵驿古城

从上都开平城往西,溯滦河而上,逐渐往西南方向转弯,从这里可以一直通往独石堡,进入长城以南。在这条路线上,还分布着四个驿站古城,分别是桓州驿、李陵驿(威虏驿)、明安驿(闪电河乡)、隰宁驿(石头城村)。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后两个驿站遗址已经不完整了,而桓州驿和李陵驿古城保存的还比较完整。

桓州城位于上都故城西南方向二十公里处,恰好位于正蓝旗县城的西北角。也是一个规整的正方形城邑,长宽约1.1公里左右,面积是上都城的四分之一,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城市了。桓州城的东北角还有一个内城。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桓州最早建于金国时期,金灭辽后,在此地建城,取乌桓故地的意思,把城池命名为桓州。蒙古攻占后,设为驿站,明朝沿用,开平卫内迁后,桓州古城也就废弃了,至今只剩一圈残破的城墙。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李陵驿古城位于桓州城西南方23公里处的闪电河西岸,也是一个规整的方形城邑,长宽约590米左右,是桓州城的四分之一。这个遗址被称作太平城遗址。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李陵驿东南方,闪电河的东岸,还有两个未知名的古城。一个在北,呈狭长形,一个在南,成长方形。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应昌古城

明军北伐草原,元顺帝逃离上都后,去的另外一个地方,叫做应昌。

应昌故城位于正蓝旗以北100公里处,达里诺尔湖的西畔。古城也是规则的长方向,没有分内外城。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应昌是由元朝时期,当地的弘吉剌部所建,因为弘吉剌部首领被册封为鲁王,所以应昌城又被称作鲁王城。

1370年,仅仅元顺帝逃亡应昌的第二年,李文忠又率领明军攻占应昌。元军败逃后,应昌被设置成应昌卫,再后来,随着开平卫迁入关内,应昌卫也同一时段迁入,留下应昌空城,逐渐荒废。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元中都

众所周知元朝的三大都城,最早的蒙古帝国都城哈尔和林,和上都开平、大都燕京,但是元朝还有另外一个罕为人知的都城,中都。

元中都城位于现在的张北县馒头营乡西北约4公里处,此地北望蒙古大草原,南依燕山北麓,靠近长城的重要关口张家口,由此可以进入关内,直达居庸关,是连接草原和燕京之间的要塞。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古城周长2.4公里左右,也是规整的长方形,宫殿遗址位于古城的正中心。元中都与内地古城的有个明显的区别,它的城内并非布满了建筑,而是有大量的空地,可以放置毡房,也就是蒙古包,是典型的草原风古城。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内蒙古中部有哪些荒废的古城?

元中都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元武宗在位时建造。后被继任的元朝皇帝废除中都地位,但依然作为行宫使用。元末红巾军起义,北上焚毁大都的同一年,1358年,元中都的宫阙也被焚毁。明驱逐元朝后,将元中都设为兴和所,永乐年间又撤回关内,中都城逐渐荒废。

-END-

看更多历史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寒山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