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評選出35位中國青年科學家,中科大獨佔8人

麻省理工評選出35位中國青年科學家,中科大獨佔8人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科技英才榜“中國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發佈初步統計,8名中科大人入選,包括方璐、張旭、戴磊、盧培龍、徐飛虎、朱林曉、汪淏田、鄧磊等當選科技創新先鋒者與遠見者。

麻省理工評選出35位中國青年科學家,中科大獨佔8人

方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0306校友,曾任中科大副教授,供職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信息處理中心,主要研究多媒體信號處理,國家優青,現任清華大學副教授。

麻省理工評選出35位中國青年科學家,中科大獨佔8人

戴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05203校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青年千人,以高通量實驗技術、生物信息學、數理和統計模型為手段, 在微生物組、蛋白質進化等方向開展研究,曾在在

Science、Nature、PNAS、eLife等國際頂刊發文。

麻省理工評選出35位中國青年科學家,中科大獨佔8人

盧培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0508校友,西湖大學研究員,他首次實現了多次跨膜蛋白三維結構的精確設計,並證明了計算機設計的蛋白質序列可以在膜環境中自發摺疊形成與設計模型一致的結構。

麻省理工評選出35位中國青年科學家,中科大獨佔8人

徐飛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大0523校友,多倫多大學博士,青年千人。長期致力於量子信息和單光子成像研究。已發表論文 50 餘篇,包括第一或通訊作者在 Nature 子刊(6 篇)等國際期刊上發表 30 餘篇論文。

麻省理工評選出35位中國青年科學家,中科大獨佔8人

汪淏田,中國科大07203校友萊斯大學助理教授,斯坦福大學博士(導師是中科大93級崔屹教授),主要開展納米科技在材料、能源、環境等相關方面應用的科研工作,在發展高性能、廉價的催化劑材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麻省理工評選出35位中國青年科學家,中科大獨佔8人

鄧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0809校友,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博士後,他是世界首款異構融合類腦芯片“天機芯”的主要設計者,用自動駕駛自行車驗證通用智能的可行性。

麻省理工評選出35位中國青年科學家,中科大獨佔8人

朱林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06203校友,密歇根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曾獲中科大郭沫若獎學金,主要從事研究製冷和熱光伏技術,不斷解鎖高效利用能源的障礙。

麻省理工評選出35位中國青年科學家,中科大獨佔8人

張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05203校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卡內基梅隆大學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系助理教授。他設計製造出僅為原子級厚度的高頻集成電路,為“後摩爾時代”超越傳統硅基芯片探索新的可能性。

麻省理工評選出35位中國青年科學家,中科大獨佔8人

中科大,由於位於二線城市合肥,常有人炒作“科大衰落論”,但是自然雜誌給了一個十分中肯的評價“二線的城市,一流的科研”。

麻省理工評選出35位中國青年科學家,中科大獨佔8人

中科大本次有八位校友當選科技創新人才,佔比高達22%。就在上月公佈的中科院院士增選中,中科大校友入選人數依然超過20%,如此人才產出率,尤其是青年科技英才培養率,全國首屈一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