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陷時期的山西臨汾,四十年代老照片,再現七十多年前的舊時光


臨汾東倚太嶽、西臨黃河、北起韓信嶺,南接運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如今的臨汾城源於北魏時期所築之白馬城,後歷朝歷代均增築修整。 臨汾城四面各建一門,北鎮朔門、南明德門、西和義門,東武定門。四門外均建甕城。明朝中期又修建了外城,有正門4座,小門3座。 圖為40年代初的西門和義門外的甕城,非常有特色。

圖為40年代初的臨汾大中樓。大中樓,俗稱鼓樓,建於何時無明確文獻記載,因為如今大中樓的大鐵鐘是1196年(金明昌七年)鑄造的,所以至少在金代就有此樓了。 門洞上方四面均有石雕匾額,分別為"北達幽並"、"南通秦蜀"、"西控河汾","東臨雷霍"。1948年毀於戰火,1987年按明代風格重新修復一新。

臨汾,位於山西的西南部,上古時期帝堯就定都平陽。公元583年,置臨汾郡,因地處汾水之濱而得名。自此,臨汾這個名字沿用至今。這組圖片均拍攝於臨汾淪陷時期。

抗戰時期,太原保衛戰失利後,1938年2月28日日軍第108師團攻佔了臨汾。在此之前,八路軍為延緩日軍西進速度,在臨屯公路與進攻臨汾的日軍激戰4天3夜,為臨汾軍政機關和老百姓及大量軍需物資的轉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圖為日軍騎兵正在進入臨汾城。

窯洞這一傳統民居形式,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在黃土高原朝南向陽的山坡崖壁上挖孔鑿洞而居,一般挖進去後在牆壁上抹上一層白灰,好一點的會在窯洞內砌上一層磚,然後再抹灰。窯洞前的土地在平整之後,通常圍以土牆。圖為40年代初臨汾城外,老百姓住的窯洞門前。


打窯洞要先“起崖”,挖地基、打窯洞後剔窯、而後扎山牆、安門窗。一般人家會建三孔以上的窯洞居住,雖然說窯洞冬暖夏涼,但屋內的光線暗、透氣性較差。圖為40年代初窯洞外的爐灶,正在做菜。

窯洞有個缺點,採光特別不好。一個窯洞有六、七米深,寬、高為三、四米,窯洞外側會上木框架門窗,裡面在靠窗的地方會盤個土炕,炕靠窗一是為了出煙快,二是因為採光好。圖為40年代初農婦在土炕上做針線活。

冬天的窯洞因為燒著熱炕,自然是熱的。而夏天的窯洞裡都比較潮,會有很多跳蚤,在夏天晚上睡覺是要蓋被子的,不然會著涼的。圖為40年代初居住在窯洞的一家人。

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詩經》上稱窯洞為"陶復陶穴以為居",說明至少在周朝,窯洞這一居住形式已經是普遍了。圖為40年代初坐在炕上的一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