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除名的“叫獸”,和上財除名的“叫獸”,有啥不一樣?

我們前幾天曾經聊過一位“叫獸”,被上財除名的“叫獸”。

沒隔兩天,又來了一位。

但此“叫獸”非彼“叫獸”,這倆還是有明顯不同的。

錢逢勝生於1964年,現年55歲,已經是個糟老頭,看其照片也顯得比較猥瑣;

馮仁杰生於1983年,現年36歲,正值壯年,觀其相片還有一股英氣。

倆人的地位也是不一樣的,錢是副教授,馮只是個助理教授。

與錢擔任多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有一定的江湖地位不同,馮主要的優勢還是在於自身的優秀。

馮仁杰本科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碩士畢業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畢業於美國西北大學,為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和美國馬里蘭大學博士後。現為北京大學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是個標準的海歸。

所以倆人的策略完全不同。

錢是威脅利誘,你不從,他就給你穿小鞋;或者你從了,他學業事業上扶植你。

而馮呢?主要是欺騙,青年才俊嘛。

我們說強盜你是沒辦法防的,只能抓一個就往死裡打,形成威懾,讓其他人心有餘悸,不敢用強。

但是對於騙子,你還是有辦法防的嘛。

騙子騙子,這個詞就註定了他不可以用強。

所以馮的策略也非常簡單易辨識。

三板斧。

剛認識一個女生立刻表態要見家長,立刻結婚,立刻生孩子。

這樣的三板斧配上他青年才俊的身份,對很多女性很有吸引力,於是紛紛落入圈套。

而他的錯誤本身也在於師德不修,同時與多人保持關係,造成惡劣影響。

我為什麼說騙子非常容易辨識呢?

你好好想一想嘛。

他很優秀對不對?青年才俊對不對?正值壯年對不對?

他找不到漂亮媳婦麼?

他至於麼?

上來就要見家長?上來就要結婚?上來就要生孩子?

為什麼呢?圖什麼呢?這麼做對他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種情況:

你是周慧敏20歲的時候,美豔無雙,他見了你就流口水,完全扛不住。

這種情況很容易分辨呀,你去看看其他同樣優秀的男子的表現,他們見了你是否流口水,是否扛不住?是否上來就急於結婚?

如果是,那是你的魅力,如果不是,這個異於常人的男子,多半是個騙子。

事出反常必有妖嘛。

第二種情況:

你是福布斯上某富豪的獨生女,他貪圖財富?那你更要小心戒備。

第三種情況:

他沒有事實上這麼優秀,也許他並非助理教授?也許假冒的?

第四種情況:

好吧,他確實很優秀,確實很猴急,而且只對你一個人猴急。

你這麼與眾不同,咋不去買彩票呢?

你看到了,非常容易分辨呀。

只要你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仔細想一想,立刻就能分辨。

我們大號裡曾經聊過一個話題,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連續三期,為一個水手的婚姻問題出謀劃策。

很多人理解不了呀,覺得這麼想問題的是SB。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就一定是讓你被對方佔便宜麼?

你就非得理解成這一個維度麼?

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不也同時是在教你如何分辨對方的真真假假麼?

站在優質男性的角度,想想看,如果你是他,你為啥要急於成婚,甚至急於生孩子?

這麼做對你有啥好處?

你明明有的挑,不充分發揮自己的權限,多挑挑,為啥第一次就下訂單?

為啥嘛。

你都不肯的事情,人家肯?他傻麼?他傻,他是怎麼優秀的?

有女生說被他的才華迷倒了。

不是他在迷你,而是你自己不讀書。

《西廂記》總讀過吧,中小學要求的課外讀物。

《西廂記》改編自《鶯鶯傳》,《鶯鶯傳》是元稹的真實經歷。

他去蒲州旅遊時探望自己的發小,他的發小是一個將軍,到了普救寺被當時的叛軍給圍困了,寺廟裡正好有一個遠房的老姨,她就拜託元稹要救一下寺廟裡的百姓。元稹跟他發小已聯繫就把他們都給救了。

他老姨為了感謝救命之恩就請他吃飯,席間就認識了他老姨的閨女崔鶯鶯了,沒想到兩個人一吃飯就一見鍾情了,通過紅娘給鶯鶯傳遞書信,在樓下給鶯鶯寫詩,最後兩人相愛了。

但是老姨不高興了,因為當時是封建社會,沒有名正言順和明媒正娶的父母之命,最後,得出一個辦法就是元稹出去參加科舉考試,等金榜題名時,就是結婚之日。

果然,元稹考中了狀元,然而元稹就把鶯鶯這事給忘了,找了一個富家女結婚了,崔鶯鶯就被元稹無情的拋棄了。

唐代的元稹把這段故事寫在了《鶯鶯傳》裡,這本書就一直流傳到了元代,王實甫就把它改編成了《西廂記》,為了吸引流量,為了讓大家喜歡,就把故事結局給改了。

改後的故事就是《紅樓夢》裡賈寶玉林黛玉在花下閱讀的。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誰寫的?

就是元稹寫的。

感人吧。

林青霞和鞏俐當年在演逍遙派師兄妹之間那點感情糾葛的那場戲裡,吟誦的就是這兩句詩。

可元稹是個什麼品性呢?

崔鶯鶯是他唯一始亂終棄的麼?你錯了,僅僅是之一。

元稹在唐代很風流,唐代的四大美女詩人有兩個都和元稹有一腿,最後都被他始亂終棄了。

看到了吧,慣犯。始終這麼風流,就是這麼始亂終棄。

你不服麼?

風流才子這個詞的出處,就來自《鶯鶯傳》:“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看到了吧,人家自己早就認了。

所以才華和人品沒有半毛錢關係,一見面就對你上心的人,通常對所有人都上心。

你想想是不是這回事?

他對你愛的迅速,對別人也會愛的迅速。

愛的迅速,往往愛退去的也迅速。

他對你花心思,今天520,明天一朵花,對別人也會花心思呀,明天520,後天一束花。

招你愛的東西,一定也會招人愛。

博愛其實就等於無情。

如果不明白,只是你自己沒想清。

最後,這是兩起性質完全不同的“叫獸”事件,前者要靠社會的力量嚴防死守,而後者,真的要靠個人的力量去甄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