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山,神奇的山

大黑山,神奇的山

大黑山,神奇的山

久有登临大黑山之心志,却一直未能如愿。那段时间我在梨花镇工作,政府所在地就在大黑山峰巅之下大黑河对岸,与之隔河相望,仿佛一步之遥。然而,多因公务繁忙,抑或是其它杂事缠身吧之故吧,每每望山而兴叹矣,终是没有机缘到彼一游,以了却多年积存在心底的夙愿。

站在梨花镇政府办公楼前举目北望,那雄奇的山峦直插云霄,终年云雾缭绕,潇洒的美女峰高高矗立,飘飘欲仙,勾人魂魄。隐约可见梨花洞、跑马道、点将台等古战场痕迹,时时引逗牵动着我的心。伴以神奇美妙的传说,演义在民间的英雄故事,更加激起我“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志。

大黑山,神奇的山

2005年夏,终于有机会登临此山。头天与搭伴约好,兴致勃勃买了登山鞋,备齐了饮料面包之类的食品,一夜激动。次日,晨曦微露,我们一行十多人便乘兴启程,登临大黑山。一路从山脚沿着古栈道,照直大山中部梨花洞方向,攀崖而上。脚下是参差错落的怪石,郁郁葱葱没膝的蒿草花木,石缝里长出些高高矮矮的树木,苍翠茂密,姿态各异,给裸露的山石添上点缀。我们气喘吁吁爬上一处山腰小憩,扑面而来的是清风习习,花草馨香阵阵,沁人心脾。抬眼望去,群山吐翠,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在峰峦、山腰和悬崖峭壁之间,探头探脑地摇曳着,在金灿灿的阳光映照下,争奇斗艳,醉煞人也。生性不爱花草的我,见此美景也是爱不释手,不由采撷了几束鲜花,插入喝剩的半瓶饮水中,一路悉心呵护着,生怕缺水或是磕碰凋谢。

据传,大黑山古称九焰山。唐朝时,骁将樊梨花曾在此屯兵演武,镇守边塞。九焰山雄伟险峻,重峦叠嶂,山高林密。当年,漫山遍野长满了茂密的白桦树,以及荆棘、刺槐之类林木,后因战火焚烧,燃尽了前山白桦,把山熏染成黑墨色,仅存山北坡不足百亩桦林,故后人俗称大黑山至今。那时,山下的河也不叫大黑河,河床仅一迈之宽,两岸长满了茂密的芦苇,当地人称作芦花河。后樊梨花镇守此地,又称梨花河。大黑河缘何而得名?许是焚烧九焰山染黑河水之故?无从考证。

大黑山,神奇的山

又传,樊梨花的父亲樊将官重点镇守梨花河和九焰山。他在该山山腰中修建了一条平坦宽阔的跑马道,在美女峰下跑马道上筑一座高大雄伟的点将台。点将台居高临下,跑马道横穿山腰,山下还建有宽阔的校军场。至今隐约可见当年演练兵马留下的痕迹,这飘带状的古战场遗迹,站在110国道清晰可辩。不知是屯兵作战之用?还是它途?樊将官在此山挖掘建成了祥云洞、黑风洞、无底洞等大大小小九十九个山洞,有的嵌于悬崖绝壁之中,有的卧于崖底或山包之侧,有的隐没于深山茂密丛中。山洞深浅不一,形状各异,有的深不可测,有的浅小仅容五七人,而浅小者多在明处,极易寻找,游人和牛羊倌遇雨或乘凉多隐蔽其间。在众多的山洞中,惟梨花洞神秘莫测,牵动人心。它悬于山崖绝壁之中,洞内常有风声嘶鸣,似有兵器交接之声。洞内有一石棺,曾有当地羊倌和打柴人看见过。据说,此棺是樊梨花西征时为自己准备的,表明她誓死捍卫疆土的意志和决心。

大黑山,神奇的山

动人的传说更加激起我们对英雄的敬仰。小憩片刻,便立即出发向梨花洞攀去。多年未爬如此险峻陡峭的山峰,我真有点吃力,额头上的汗水摸了一把又把,气喘吁吁地紧跟着同伴,小心地登着山岩,拽着蒿草荆条,艰难地攀登于崎岖的山径上,终于登上了梨花洞下一缓坡。举目仰望梨花洞近在眼前,我的心突突地像要从嗓窝里往出跳一般激动。看着梨花洞悬于万仞绝壁之中,洞下峭岩数十丈,洞上陡崖兀立亦有百尺,想要攀上绝非我们几人所能事。望着云雾缭绕红花绿草点缀的神奇山洞,想着英雄的故事,诸多感慨直冲脑门,上又上不去,只好望洞而兴叹,越发感到神秘莫测,几多感慨,几多惋惜,雾一般袭上心头。

大黑山,神奇的山

不知是受到惊扰之故,还是欢迎客人之举,正当我们欲上不能,欲罢不休,感慨万端之际,洞中扑灵灵飞出三只仙鹤,“嘎嘎”鸣叫着展翅盘旋于蓝天高空。惊喜之余,看那仙鹤重又折回洞前徘徊,一会儿又翱翔于蓝天白云之中。仰望自由飞翔的仙鹤,我放飞想象的翅膀,更加增添了一层神秘之感。

梨花洞上不去,我们只好绕道攀上了峰巅,已是上午十点多钟。举目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顿觉天地宽广,心旷神怡,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感。俯瞰弯弯的大黑河如飘带蜿蜒于山下,由东向西缓缓流淌;丹拉高速公路,110国道像两条晶莹的玉带东西向并行延伸,川流不息的车辆如蚂蚁一样蠕动爬行;土城子品字城遗址更显轮廓清晰。

据考证该古城遗址为战国时期一座重要的军事城堡,至西汉时为定襄郡武要县古城旧址,是西汉北部边陲重镇。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发现有汉、唐、宋遗物。古城占地750亩,城墙宽逾8米,高7米。现部分城墙依然耸立,城墙上马面、角楼清晰可见,更有瓮城一处。相传,当年樊梨花、薛丁山统兵西征,改进加固了城池,形成品字型犄角之势,攻防自如,日夜操练兵马,誓要与苏保同决一死战。遂由此挥师,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打到大后套两狼山。樊梨花英勇善战,穿云剑大破苏保同的十二把飞刀,收复苏部兵丁,捍卫了边塞。

大黑山,神奇的山

这里还有战国时期赵长城遗址。长城北起大黑山山腰,向南沿铁炮山系,有风火台一处,过保安小土城,直达山西省右玉县。遥望长城遗迹,我们感叹先民的勤劳和御外的奇思妙想。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土城子城址已被自治区列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世纪初始,梨花镇就以古老深厚的文化资源为依托,提出了以旅游立镇的经济发展战略。相信,这里人杰地灵,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勾画出一幅极其绚丽的动人图画。

逗留在大黑山峰巅,我们尽情领略大山风采。放眼四周,群山环抱,唯我独尊,空旷的天幕下白云低垂,触手可摸。一座敖包在云雾环绕中静静地屹立着,蜂恋蝶绕,默默传承着北方民族特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当地习俗,凡路人经此该从远处拾石填放,谓之祭敖包。我们也照此行事,每人添上一两块石头,然后在敖包前留影,以示纪念,心情格外舒畅。

翘首北望辉腾锡勒,与此山遥相呼应,仿佛近在咫尺。那九十九洞与九十九泉,两数竟如此合一,不知是天缘巧合,还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感叹之余,俯瞰北坡下白桦林茂密葱茏,花草点缀期间,幽深静谧,像一幅水墨画,引得我们入林打坐,静听松涛阵阵,百鸟啼啭,泉水叮咚,顿觉耳根清静,神清气爽。偶尔,山鸡“嘎嘎”飞叫,山谷回音绕绕,惊厥的野兔倏忽间腾空而去,更显山林之宁静。

过罢深山密林静听天籁之瘾,我们穿林攀上另一座主峰,像自由的天使尽情游玩观赏无边景致,方知此山并非独山,而是山套山,山连山,座座山峭峰林立,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各有异景。有的突兀峥嵘,高不可攀;有的亭亭玉立,艳丽迷人;有的险峻挺拔,巍然耸立。沟谷间偶有小溪清流,泉潭瀑布,溅起朵朵飞花,晶莹剔透;樱桃、山枣、野玫瑰、面果果等各种树木布满了山坡沟壑,郁郁葱葱,枝头摇曳着半熟不熟的果实,引诱的人直流口水;还有山丹花、野菊花、地榆以及不知名的花草争相吐艳,构成了无数风姿万千的景点,令人流连忘返,犹如来到了童话般的世界之中。

大黑山,神奇的山

沿着山脊,我们寻找美女峰,出发前我就发誓定要在其乳峰上小坐片刻,近距离一睹其尊贵芳容,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地悠悠竟造化如此佳丽,曾勾去多少世人魂魄。

奇了,穿山跳涧,千般寻觅,哪还有美女峰踪影!我不免又生出些许遗憾,悻悻下山。

嗨,真神了,站在梨花镇前回望,美女峰依然静静地仰面朝天,头枕西天大地,脚蹬东山云海,秀发披肩,乳峰裸突,悠闲自得,魅力无穷。她横卧峰巅云海,静观世事更迭,莫提春夏秋冬,一样的情怀,一样的心态,千年不变,静静地叙说着流逝的岁月。

实践开启心智。这次登山我才明白,美女峰原是重山叠影所造,难怪在山上寻她不见,找她不着,正应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了。

大黑山,这神话般瑰奇的山,她虽没有黄山景致之秀美,泰山雄伟之气势,华山陡峭之威名,但她有神奇的传说,更赋予诗情画意。因此,不断吸引无数游客登山探秘,体验北国山峰的冷峻威严。

大黑山,神奇的山!

07年4月26日草

2019年12月份润色

大黑山,神奇的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