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王科健:匯聚黨心民意 高懸監督利劍 推進縣委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縣委書記王科健:匯聚黨心民意 高懸監督利劍 推進縣委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縣委書記、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王科健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在市縣黨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力度。”今年5月,全國市縣巡察工作推進會明確了市縣巡察工作的定位、作用和具體要求,總結分析了市縣巡察的實踐經驗、突出問題。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市縣巡察工作推進會精神,從講政治、講方法、講落實出發,縱深推進新時代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聚焦政治巡察,做到“兩個維護”

提高政治巡察站位。堅持政治巡察不動搖,牢牢把握政治定位,以“四個意識”為政治標杆,以黨章黨規黨紀為尺子,緊盯“關鍵少數”,查找政治偏差,淨化政治生態,把“兩個維護”作為根本政治任務,充分發揮巡察的政治監督、政治導向作用。壓實主體責任,巡察工作是黨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分內職責,落實巡察工作主體責任關鍵是要牽住黨委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持續傳導壓力,全面靠實責任鏈條。

把握政治巡察要求。一是嚴守“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的工作方針。敢做“黑臉包公”練就“火眼金睛”,善於從政治上觀察問題、篩查問題、提出問題,把推動解決問題作為巡察工作的落腳點,發揮巡察工作“把脈”“畫像”作用,充分釋放巡察利劍的“政治威力”。二是理解巡察是“政治體檢”不是“業務巡檢”。巡察是上級黨組織對下級黨組織的政治監督,要聚焦發現被巡視黨組織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的“政治短板”。三是堅持依規依紀開展巡察,不論巡察主體還是被巡對象,不論被巡期間還是巡後整改,也不論接受上級巡察還是開展對下巡察,政治標準始終如一,政治義務沒有例外,都必須按照黨章、巡視工作條例、五年規劃等要求履職盡責。四是堅守人民立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縣委巡察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和政治取向,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巡察成效的根本標準,以人民的“痛點、難點”為巡察的重點,推動對群眾身邊的“蟻貪蠅患”和黑惡勢力等精準整治,堅持巡察整改結果公開、積極回應關切、主動接受監督,通過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釋放巡察的“政治效力”。

增強政治巡察能力。從“六個圍繞一加強”,到“五個看一看”,“診把的準不準、像畫的像不像”考驗的是巡察干部的能力水平,提高幹部善於從政治建設去考量的能力,從政治生活上評估的能力,從政治生態上分析的能力。

二、聚焦全覆蓋,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後一公里”

深入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加強黨內監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縣委籌劃對全縣所有行政村和社區的常規巡察。共開展5輪常規巡察,1輪扶貧領域專項巡察,完成對全縣300個村(社區)的巡察全覆蓋。工作推進中,整改問題3630個,解決260個群眾關注度高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基層黨建進一步夯實,財務管理進一步規範,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緊盯基層黨建薄弱問題。對黨的領導弱化、黨建工作基礎薄弱,重業務、輕黨建,黨建活動少,抓黨建工作舉措不多,支部引領示範作用發揮不夠;“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沒有形成常態化制度化;“三會一課”制度落實不到位,黨員疏於管理,黨費收繳不及時;黨內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和“三述”開展不紮實;黨務政務村務公開不及時、不全面,對群眾關注度高的惠農政策和資金髮放等方面公開較少;“三重一大”事項民主決策少等問題進行嚴肅糾正。對全縣34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制定幫扶計劃,撤換12名村黨支部書記,安排17名鄉鎮幹部兼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緊盯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著力發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突出問題,嚴肅查處工作上打折扣、搞變通,作表面文章、弄虛作假等問題;嚴肅查處違規接待、鋪張浪費、公款吃喝、公款旅遊行為以及違規發放津貼補貼或福利、違規報銷出差費等問題。巡察發現並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通報曝光8件。

緊盯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扶貧領域直接關係著群眾利益,也是最容易滋生腐敗、影響黨群關係的關鍵領域。政策落實、服務群眾態度,群眾有著直觀的感受。巡察中對落實惠農政策中搞優親厚友、雁過拔毛、截留挪用、虛報冒領、騙報套取等基層的微腐敗和蠅貪等問題進行全面篩查。共立案12件、處分14人,移交司法機關1件。2018年縣委對土門峴鎮、白草塬鎮2個鄉鎮開展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巡察工作。共發現各類問題37條,問題線索27條。立案審查1件,給予黨內警告處分2人,告誡約談8人,誡勉談話4人。核查了結13件。

緊盯專項整治問題。圍繞打贏“三大攻堅戰”配合生態、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對河道中私挖亂採、違規在耕地建大棚房、城區私搭亂建問題進行專項清理;圍繞掃黑除惡、打傘破網專項鬥爭,向縣掃黑辦移交線索2條。2019年3月,按照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安排部署,組建4個巡察組,對9個鄉鎮及所屬教育衛生單位和6個縣直教育衛生單位開展巡察,發現各類問題705條。2019年8月中旬,按照市委統一部署,縣委組建3個巡察組,聚焦人防、食藥、醫療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項交叉巡察,涉及我縣7個縣直單位和2個鄉鎮。

三、聚焦問題整改,紮實做好“後半篇”文章

發現問題是能力,整改問題是原則。全縣各級黨組織堅持把抓巡察整改工作作為夯實全面從嚴治黨主要抓手,扛起主體責任。

開展“回頭看”,嚴防問題反彈。堅持目標不變、力度不減、標準不降的原則,逐項整改,確保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到位。對已完成的整改任務,不定期組織“回頭看”,開展專項檢查核實,鞏固整改成果,防止問題反彈;對需要較長時間整改的問題,緊盯不放,做到邊整邊改、立行立改。進一步嚴明紀律,加強督辦力度,對落實不力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採取約談等形式追責問責,對整改落實情況,以適當方式向黨內和社會公開,接受幹部群眾監督。

全面自查自糾,深入推進整改。以後續整改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巡察自查自糾工作為突破口,舉一反三,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問題整改,深入查找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縣委相關規定、在執行民主集中制等方面的問題,持之以恆抓好作風建設相關規定的落實,切實把整改成果轉化為改進作風、加快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

著力建章立制,構建長效機制。在抓好後續整改的同時,按照更加註重治本,更加註重預防,更加註重製度建設的原則,堅持問題導向,探索完善長效機制,大力推動制度化建設。重點是健全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結果運用等制度,細化量化落實“兩個責任”的考核標準,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強化基層組織建設,積極探索各級領導班子執行民主集中制實施辦法,改進幹部考核獎懲管理辦法。嚴肅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嚴格執行制度的行為,進一步強化剛性約束,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確保各項制度規定落到實處。

拓展巡察成果,推進作風好轉。堅持把後續整改工作作為轉變作風、凝聚黨心民心、深化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有力契機,實現統籌整改任務與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兩促進的重大成效。充分運用市委巡察組巡察成果,自覺把推進整改落實、建章立制與推動中心工作結合起來,推動黨風政風持續好轉,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改革創新,清廉實幹,以整改成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造福人民群眾。

四、聚焦規範化建設,不斷鞏固深化發展

經過多年的探索,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巡視巡察工作在內容方式和制度建設等方面,都進行很多的創新創造,有力地推進了巡視巡察工作向縱深發展。縣委巡察工作啟動以來,總結探索了“1345”“望聞問切”“五步”寫實巡察報告等工作方法,也湧現出一些優秀的巡察干部,縣委巡察工作還需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堅持落實制度規範。縣委常委會定期研究縣委巡察工作、縣委書記專題聽取每輪巡察情況彙報、巡察工作領導小組部署安排巡察計劃、審議巡察情況報告等制度。由召開“五人小組”和書記專題會聽取情況彙報,研究解決巡察發現的問題,討論決定巡察成果運用。

選優派強巡察隊伍。巡察工作的內容對巡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近年來縣委開展巡察的情況看,紀檢、組織、審計、財務、信訪等部門主動配合,在人員抽調、瞭解問題、成果運用、監督整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堅持巡察組一次一組建、一次一授權等制度要求,派齊派強巡察機構人員,規範巡察干部人才庫建設,組織部門和巡察機構定期對巡察人才進行更新,把好“入口”,暢通“出口”,讓能幹事、會幹事、幹成事的人有平臺、有出路。

嚴肅嚴明紀律規矩。“執紀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巡察干部要從自身做起,加強作風建設,經常檢查自己的言行、洗滌自己的思想。經得住誘惑,守得住底線,耐得住寂寞。始終做到一身正氣、永葆本色,始終注意“慎權、慎欲、慎微、慎獨”。要求別人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黨紀國法禁止的行為,自己首先不違反,不越線,“打鐵的人必須是鐵打的”,以自我革命的勇氣打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巡察鐵軍,使巡察利劍永不蒙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