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茂名之名水】高州水庫

位於高州市東北部的高州水庫,涉界包括長坡、馬貴、大井、平山、深鎮、大潮等鎮,由此形成集雨面積1022平方公里,庫面60多平方公里,庫容量11.5億立方米的大型水庫大觀。是全國大型水庫之一,是一宗以灌溉、防洪、供水為主,結合發電、旅遊、航運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因其水色碧綠如玉,故又稱玉湖。

站在長800多米、高約55米、寬11米的石骨主壩上,目所能及的是水繞山環的美景。浩闊的水面在清風裡、陽光下,波光粼粼,仿若巨大柔軟的綢緞舒展於遼遠的天空底下,又如自然樂譜上躍動無限晶瑩的音符,舒放清亮優美的樂韻。源自光從30至50米深水折射至水面,顏色幽藍而透碧;由近而遠,是水面在星羅棋佈的山體間大氣鋪展、婉轉潛伸,而至由明朗到幽遠的神秘之境。一個人造的水利景觀竟然與周圍的山水合二為一,和諧共存,成就了大自然奇妙的精緻,美若仙境。

【點贊茂名之名水】高州水庫

也許是季節變更、物轉星移的緣故,高州水庫水色一年四季都在變:春水藍,夏水綠,秋水青,冬水湛藍。絕佳的水質孕育出肥美的大魚,20世紀80年代初期,這裡曾捕撈過最多一網5萬公斤,最重個體達60多公斤。12至25公斤是一般的魚重。

在這碧水如鏡的湖面上,浮現眾多翡翠般的小島。或近或遠地互相映襯,構成山水相依相連的絕妙圖像。當地人根據這些小島的外形,賦予它們各種象形的名字:蛇島、龜島、月亮島與棲龍島等,它們各安其位,相依相守,如故人滿懷深情互相凝望,若水墨洇染,精心佈局,呈現出一幅碧綠、淡灰和青黛色的水墨畫。

【點贊茂名之名水】高州水庫

在那起伏綿延的群山峻嶺的圍繞之間,有源源不斷的溪流向下奔走,它們來到山下,與一年四季的雨水彙集,一起注入高州水庫,成就山清水秀的自然畫卷。調皮的水鳥打破水面的平靜,靜謐的水庫彷彿剛剛甦醒。湖風陣陣,送來清爽與涼意。雲霧在山水間漫卷徘徊,如遊子眷戀故鄉,不捨離去。在大壩上近觀遠望,天空高遠,遠山曠達,山水與天空連為一體,高古而舒美。

從壩上走入水庫園區,榕樹伸枝展葉,垂下纖須如一個個老者,靜坐高處看嶺下田疇披翠,群樓聳立於萬綠叢中。高挺的棕櫚樹與繁茂的荔枝、龍眼和芒果等果樹,蓊蓊鬱鬱,掩映於明潔的大路幽徑。

高州水庫以水聞名,各個景點是相互聯通的一個旅遊板塊。我們腳下雄偉壯觀的大壩本身就是一個奇蹟。這是當年修築水庫時靠人們肩挑手推、夯壓壘起的壯偉建築體。在與大壩相接的石狗嶺,是一座石頭嶙峋錯雜的自然聳起的山體,如嚴肅剛勁的衛士把守在水庫的警戒線。紛披樹木在岩石頑強生長,鬱鬱蔥蔥,以生命之綠映掩著堅硬奇崛,雄峙的巔頂如勇者昂起頭顱。一座為紀念建庫而制的高達25米的雄偉紀念碑,像是一支巨筆直指蒼穹,豪邁地書寫著粵西人民改天換地的壯麗詩篇。碑頂的圓孔圖形,是日月的象徵,寓意建設者的豐功偉績與日月同輝。三個人物塑像腰圓膀闊,舉硪同夯,生動展現出當年建設水庫的勞動場景。在塑像作者的構思裡,勞動與美凝聚在這由水泥鋼筋築就的抽象藝術中。在同一條觀光大道上,還豎立一座仙女出浴雕塑,楚楚動人的仙女手執長水帶,挺胸低眉,迎接八方來客,還原一段水帶驅洪引澤,造福於民的動人故事:相傳古時的石狗嶺有個深不可測的仙井,住著一位美麗的水仙姑娘。某天,石骨河周邊的村莊及田地被連下了七天七夜的暴雨淹沒,水仙姑娘揮動水帶引洪流入無底的仙井裡,保民平安。在缺雨乾旱季節時,她又揮動水帶將水引出井外,潤澤村莊和田野。為紀念這位心地善良、聰明靈慧的仙姑,人們塑造了這尊生動感人的仙女出浴雕像。

【點贊茂名之名水】高州水庫

在水色蒼茫中,浮動著大小不一的八個小島,其中一島形似一輪滿月,鑲嵌在碧綠的湖水中,名曰:月亮島。另外七個小島則如星星般圍繞這月亮島,形成了七星伴月的絕妙奇觀。如今,四季如春的月亮島上,荔枝、龍眼、芒果等果樹,一年四季,果實飄香。還有燒烤場、釣魚亭和酒吧等現代化娛樂設施,提供給遊客更豐富的選擇。在眾多小島中,有一個島因島上有神龍與仙女的雕像而被命名為棲龍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這裡,可聽見水波傳音,花開爛漫,果實飄香,百鳥循著花香來了,黃鸝、斑鳩、鷓鴣、布穀,就連天鵝、白鶴等鳥,都從四面八方飛來這裡越冬。島上還有一書畫長廊,裡面有許多名人書畫,字體多姿,墨彩飛揚,中國傳統文化在此得以傳承,發揚光大。

快艇、豪華遊艇在湖邊上整齊停放,期待載著遊客在這一片寬闊水面、在眾島間的浮動中探尋更多神秘莫測、浩大深湛的湖上美景。遊人乘舟而溯,在清風霧漫中啟程。水上迷宮令人在山重水複中失去方向。遊艇破開的水路細浪翻卷,寧靜的水面上已是萬圈漣漪,清風習習,被攪碎的山色、雲影和碧水融為一體。山光水色,碧水連天,飛鳥翔舞,氣象萬千。真可謂“不言勝景在天上,人間仙境在玉湖”。

如今被喻為茂名後花園而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高州水庫,始建於20世紀60年代,一段茂名人民生存和發展的難忘歲月。幅員遼闊的茂名,僅靠一條時漲時竭的鑑江及其支流小東江,遠遠不能解決面積多達100多萬畝的農田的灌溉和幾百萬人口的生活用水問題。當地政府清楚知道,只有充分利用山地蓄水,才能解決農用和飲水問題。這成為當地政府和群眾的重要議程和迫切願望。後來,茂名露天礦區一帶被勘探出有豐富的可以用於冶煉石油的油頁岩。在1956年,中國貧油缺油的艱難時期,自力更生髮展石油重工業成為歷史的必然選擇,這也是茂名人民的機遇。經科學勘查和研究後,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高瞻遠矚,先後做出開發油頁岩建設茂名石油城的重要指示。一場挖掘油頁岩冶煉石油創建茂名石油城的偉大建設隆隆推進,需要豐足的工業用水以保證生產的正常開展。

【點贊茂名之名水】高州水庫

藉著這個契機,1956年冬,經水利部廣州勘測設計院對鑑江流域進行全面勘查後,提出在高州建良德水庫的建議,並經水利部和蘇聯的專家到現場勘查確定。水庫由水利部廣州勘測設計院負責工程設計,廣東省水利廳負責技術指導並協助施工,湛江地委負責組織領導施工。1958年5月1日良德水庫工程指揮部成立,18日良德水庫開始興建。1959年9月24日竣工,1959年10月29日開始蓄水。其後,為解決袂花江、曹江兩岸及良德水庫無法自流灌溉的54萬畝農田用水需要,茂名縣委提出,利用良德水庫節餘下來的工程款和地方自籌部分資金的辦法,多建一座石骨水庫。1958年10月,廣東省委同意了茂名縣委的意見,決定在曹江河上游興建石骨水庫。石骨水庫於1958年11月開工,1960年7月16日,石骨水庫主體工程竣工。良德、石骨兩水庫由龍頭坳人工渠連通構成高州水庫。

【點贊茂名之名水】高州水庫

當時的良德庫區有樞紐工程主副壩五座,主壩最大壩高43.2米。壩後電站一座,裝機容量2×1000千瓦,設計年發電量5200萬度。石骨庫區樞紐工程主副壩三座,主壩最大壩高52.3米。壩後電站一座,裝機容量2×3000千瓦,共用去工程款4481.23萬元,其中國家投資3164.84萬元,地方自籌1316.39萬元。

高州水庫的興建,反映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的迫切要求。廣東省委把國家投資包乾的資金交給湛江地委及茂名縣委掌握使用,發揮了地方的積極性,使整個施工取得投資省、速度快、工效高、質量好的效果。良德水庫工程投資預算為4500萬元,國家只投資了3000萬元,實際用了1270萬元,僅佔國家投資的42.3%,餘下的錢加上地方自籌一部分資金又多建了一個工程量更大的石骨水庫。

【點贊茂名之名水】高州水庫

兩個庫區共淹沒耕地39300畝,移民58867人。高州縣政府於1958年2月成立遷安委員會,把移民大部分安置在高州當地,部分遷移到陽春、陽江、中山、台山、斗門、海康和遂溪等地。

庫區樞紐工程施工前後,高州、化州、電白、吳川及茂南區組織群眾投入灌區施工多達12萬人,先後開通良德、石骨兩灌區供水渠道,使鑑江平原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水利灌溉網絡。

工業渠是為茂名市區提供工業和生活用水的工程,從南盛攔河壩引水到茂名市,渠長21.4公里。

高州水庫建成投入使用後,1963年6月,由湛江行政公署決定成立鑑江流域水利工程管理局,統一管理樞紐工程及供水工作,管理局根據工程施工中遺留的問題和運行中出現的情況,陸續進行維修加固,擴建續建,使工程配套完善,效益不斷得到發揮。於2006年,進行全面的高州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使高州水庫的綜合效能進一步增強。

高州水庫是人類水利歷史上的奇蹟,在這場改天換地的宏大建設中,有10萬農民、領導幹部和工程技術人員,無私奉獻出辛勤汗水、非凡智慧,有人甚至獻出了美好的青春和寶貴的生命。人民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一部水利史上改造自然、造福人類的可歌可泣的鉅著。同時把神思妙想融入美化生態環境、實現資源共享的至高境界。

【點贊茂名之名水】高州水庫

高州水庫是茂名地區國民經濟的命脈,它不僅關係到農業,而且關係到工業建設和人民生活,成為茂名地區重要基礎設施的組成部分,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高州水庫的工程管理要求也越來越高。自高州水庫建成後60多年來,各地政府以加固和美化為主的修建投入大量資金,將科學技術引入工程和人事管理中,充分發揮了水庫防洪、發電、灌溉、飲用和觀光旅遊的巨大作用,實實在在成為茂名和其他地區人民的生活和生命之源、人間勝景。

文/官演武

圖/丘立賀佚名


【點贊茂名之名水】高州水庫

【點贊茂名之名水】高州水庫

【點贊茂名之名水】高州水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