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溫州、蘇州炒房團,原來它們才是推高房價的元凶

近二十年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穩定的投資勝過房子的。

可以說是很多人眼睜睜看著房價漲起來的,怎無奈,囊中始終羞澀。

在忍不可忍之下,買下一套房子,生活雖苦,但是卻沒有多少後悔買房的。

高額的房價吞噬了我們消費的潛力,甚至連生二胎,都要算了又算。

於是網上有了一句超級經典的話: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

超越溫州、蘇州炒房團,原來它們才是推高房價的元兇

至於談到為什麼房價這麼貴,是誰推高了房價時?我們卻又並不是十分清楚。

有的說是炒房客,有的說是高地價,有的說是通貨膨脹。

也對,也不對,至少以上答案是不全面的,因為它們忽略掉了另外一群機構炒房團——上市公司們

1

中國最有錢的群體——上市公司們

最近四十年來,是中國飛速發展的四十年,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在時代的召喚下,很多體制內的人扔掉了自己的“鐵飯碗”紛紛下海。

慢慢地,人們的物質生活漸漸變得豐富,最初下海的這一批人也成了最早富起來的一批人。

而在他們的背後則是一個個強大的公司,運行良好的也紛紛登陸資本市場,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財富都到達了一個新的階段。

可是對於一個只會製造的富人來說,有錢之後放在銀行那是一種浪費。從事其他的投資呢有沒有那麼多精力和能力,最安全穩妥的方法就是參與炒房。

只不過這些公司不同於個人炒房客,它們買起樓來都是一層一層的買,一棟一棟的買。畢竟房產增值也有利於公司總資產的上升。這也是增加公司抗風險能力的一種。

超越溫州、蘇州炒房團,原來它們才是推高房價的元兇

可是近十年來,生意場上的規則都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實體經濟開始陸續出現倒閉,人們紛紛轉戰互聯網。

悲哀的是,這批最早富起來的人不知道該怎麼做了,他們開始病急亂投醫。看到電商賺錢,他們自己也去做電商;看到P2P賺錢,就又去搞P2P。

總之,很多企業壓根搞不懂他們當前最該做的是什麼!結果自然也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一不小心就會出現虧損的狀況,這成了很多企業的常態。

最近有句話特別適合創業,那就是:前些年憑運氣賺的錢,這些年要憑本事虧回去

但是不可否認,這些群體在資金充裕時充當了助推房價的兇手之一。

2

潮水褪去,裸泳的人現出原形

早起富起來的一批人,其實不需要太多的能力或者關係。最重要的是膽子大。

曾經王健林說過一句名言: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

在上世紀80年代,只要膽子大,情商還行,大多都可以賺到第一桶金。之後再把生產線不斷的升級和加大就可以造就一家上市公司。

到了上世紀末,傳統的模式慢慢顯示出一點弊端,會一些戰略方法的人也都賺到了錢。他們中也不乏上市公司。

可是到了當前,我國已經進入技術驅動未來的階段,技術的革命讓之前賺到錢的前輩們紛紛獻出原形。因為僅僅膽子大和會戰略已經不行,必須要有技術的輔助才能實現效率倍增。

在A股是有這樣的一個規則的,如果一個公司連續兩年虧損就要加上*ST的標誌,這是退市警示標誌。如果第三年上市公司業績依然沒有改觀,那麼公司將面臨暫停上市的風險。

其實,很多上市公司在上市後業績是會萎縮的,具體原因挺多的。

在公佈年報的時候,往往會出現虧損1000多萬、2000多萬的局面。

這種虧損看著不多,但是卻又很難抹平。為了不讓公司退市,很多上市公司也就只能拿出自己壓箱底的東西,那就是早些年買的投資產品——房子。

很多上市公司在一線城市都有房產,很多房子一套動不動就上千萬。因此上市公司在遇到退市危機時,只要拿出幾套就可以為公司續命兩年,這種生意實在是太穩了。

臨近年末,為了公司報表好看,裸泳的公司紛紛開始出來賣房。

超越溫州、蘇州炒房團,原來它們才是推高房價的元兇

今年公告賣房的上市公司(不完全統計)

其中年度最為誇張的賣房公司則是海馬汽車,年內兩次賣房,總套數高達401套。這已經不是賣房了,這是賣樓啊。

全新好公司發佈公告稱,為了盤活資產,公司將出售深圳鴻穎大廈27層11套房產,總價為2500萬,平均一套房僅為227萬。即便如此,公司的淨利潤也有2000萬的收益。

由此可見,炒房是多麼賺錢。500萬買了11套房子,如今竟可以賣2500萬。

哈森股份也將崑山市花橋鎮的房產售出,轉讓價為1008萬,預計收益550萬——650萬之間。哈森股份也是輕鬆翻倍賣出。

3

房價還會漲嗎?

之前見過房地產的一個文案“買套房吧,創業成功了這是你溫暖的家;創業失敗了,賣掉它助你東山再起。”

萬萬沒想到,想要通過賣房實現東山再起的公司還有很多。文案帶有調侃性的語句竟然成了現實。

超越溫州、蘇州炒房團,原來它們才是推高房價的元兇

那麼問題來了,房子還會漲嗎?這才是我們關注的話題,還能否通過買房實現財務自由呢?

在我看來這可能性很小了。

首先,國家在抑制房價上,一年之內就出了數百條的限制政策。畢竟房子最主要的特性就是用來居住。

這個時候誰還來逆勢而上,那麼就有點不太明智了。

其次,房子太多了。目前我國的房地產已經夠39億人居住,而我國只有14億人,說明了供過於求的事實。

更何況當前房地產開發商還一直在建造中,房子越來越多,那麼價格再漲的可能性就會變小。

之所以,房子過剩,有的人依然沒有住的地方,最主要的原因則是我國的“房叔”“房姐”太多了,他們個個手握數套房。

最後,賣房的公司或者個人會越來越多。很多人在憑藉某種方法成功之後便會停止思考,由此會產生賺錢的路徑依賴行為。可是時代的不同,賺錢的方式是會一直變化的,財富的流動也是一直存在的。

因此,在不久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和個人裸露在沙灘上。那麼他們能夠東山再起的籌碼就是他們的房產,隨著房子越來越多流到自由市場中,房價自然有有所下降。

至於降幅有多大,這個還的確很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