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出海:陸金所、拍拍貸印尼獲牌照,與當地財團合作

P2P出海:陸金所、拍拍貸印尼獲牌照,與當地財團合作

P2P出海:陸金所、拍拍貸印尼獲牌照,與當地財團合作


消金界獨家獲悉,印尼監管局OJK將於近日下發一批P2P牌照,獲得方公司股東閃現中國企業身影,其中包括信也科技(原拍拍貸,FINV.NYSE)和中國平安(601318.SH)旗下陸金所。


據悉,這已經是OJK第4次給互金企業下發P2P牌照,預計該批牌照將於今年年底前正式發放。


今年5月15日,OJK曾經給包括Danamas、Investree、Amartha、DompetKilat和KIMO等5家印尼本土互金公司頒發了牌照。


這幾家均為已在印尼運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本土互金企業,例如成立於2010年的Amartha,成立於2015年的Investree。


此次信也科技與陸金所能拿到牌照,背後的運作並不簡單。


P2P出海:陸金所、拍拍貸印尼獲牌照,與當地財團合作


必須與當地財團深入合作


根據2016年12月印尼金融服務管理局(OJK)頒佈的第一部在線借貸監管條例,想要獲得印尼P2P牌照,必須先在OJK進行註冊,審核通過後拿到註冊號,進入為期不超過一年的監管沙盒,然後才能換髮正式牌照。


據媒體爆料,直到今年5月之前,印尼監管局也僅僅只給金光集團旗下直屬的P2P借貸公司Danamas,這一家企業頒發了正式的牌照。


金光集團(Sinar Mas Group)由印尼華人黃奕聰於1962年創立,現有數百家法人公司,擁有員工15萬名,資產約200多億美元,曾被財經雜誌《福布斯》評為印尼第一大財團。


今年5月15日,印尼OJK監管局曾經給包括Danamas、Investree、Amartha、DompetKilat和KIMO等5家印尼本土互金公司頒發了牌照。


“5家中有4家,都是金光集團旗下的附屬企業。”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消金界。


雖然印尼監管局在第一批牌照集中發放過程中,沒有給中國企業發放牌照,但從第二批牌照發放開始,陸陸續續出現了中國企業的身影。


“為了拿到牌照,這些中國企業會給金光集團出讓很大一部分股權比例,有些獲得牌照的中國企業,一半股權都是金光集團的。”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包括此次獲得牌照的信也科技和陸金所,和當地某財團同樣有著深度合作關係。


多位從業者表示,印尼消金已過了“草根放貸階段”,到了比拼資本實力時期。目前能拿到牌照的,都是有雄厚資金實力的公司,並且大多有本地財團入股。


當然,這也是當地監管要求的,“在印尼當地經營P2P須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外國公司須通過建立合資公司的方式進入當地市場,持股最多不能超過公司股份的85%。”


P2P出海:陸金所、拍拍貸印尼獲牌照,與當地財團合作


不拿牌照也能放貸?


印尼消金從業者分為兩批,一批是想長期深耕,另一批是想賺一波快錢。頭部互金企業是第一種,三五個人再拉上幾個印尼本地團隊就開始運作的,是第二種。


兩撥人各有各的玩法,只想賺一波快錢的公司,沒有持牌也在放貸。


這和印尼當地牌照申請流程有關。


OJK牌照申請的流程主要是:


1.回執申請

2.下發回執

3.牌照申請

4.上門盡調

5.備案審核

6.下發牌照


所謂“回執”,就是註冊信。印尼現金貸玩家申請回執後,可以在一年的有效期內申請正式的現金貸牌照。同時,在這一年內,現金貸玩家也可憑藉回執開展放貸業務。


由於申請P2P牌照需要的材料多、流程複雜,除非背後有大資本加持,很難有團隊可以在一年之內成功申請牌照。


很多團隊覺得辛辛苦苦申請一張正式的牌照太過辛苦,乾脆就拿著回執去放貸,滿一年有效期後,再花幾十萬元續約即可。


“但如果你想長期深耕,還是申請正式消費金融牌照好,萬一印尼政府哪天風向變了呢,畢竟正式牌照沒有期限限制。”另一位從業者說道。


P2P出海:陸金所、拍拍貸印尼獲牌照,與當地財團合作


巨頭入場收割


單看目前印尼市場,就算持牌經營也不是企業的護身符。這和幾方面原因有關。


最為關注的是印尼嚴苛的日利率限制。


消金界曾在《獨家 | 印尼現金貸將出新規:規定日利率不高於千分之八,一旦違規立馬下架》一文中獨家披露,OJK要求所有現金貸的日利率不能超過千分之8,違規企業一經發現,立馬下架。


“雖然和國內36%的利率相比確實寬鬆很多,但加上申請牌照、獲取流量等成本,在這個日利率下,很多現金貸企業在印尼已經賺不到什麼錢了。”一位業內人士說道。


與此同時,今年7月,印尼市場因為過度濫用白名單、騙貸分子突然增多、甲方成批湧入等原因,逾期率突然猛增。


當時很多玩家首逾率達到了60%,更有新入場玩家逾期率達到了70%。


“印尼逾期率於近期再度爆發,整個市場呈現出較大波動,已經過了大家閉著眼睛就能掙錢的時代,市場呈下行趨勢。”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陸金所、信也科技等互金巨頭此次拿到牌照,在展現大公司優勢的同時,也在表明印尼市場紅利的消退。巨頭收割,從來都是資本遊戲的劇本範式。


不過,出海還有著巨大的紅利等待探索。印度、南美等地,已有中國玩家趟出了路。想要了解更多有關內容,歡迎後臺回覆:出海。


消金界將於12月23日在上海,於12月24日在深圳分別舉辦消金出海交流沙龍,感興趣的可以報名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