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民生難題——杭州市下城區幫扶巴東側記

記者 譚舉先 通訊員 田恆書 吳斌

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杭州市下城區將“輸血”與“造血”相結合,聚焦教育、醫療衛生、飲水等民生問題,累計支持資金9900萬元,實施項目77個,組織社會幫扶資金超過2500萬元,力促巴東實現“戶脫貧、村出列、縣摘帽”目標。

教育幫扶出實招。下城區共捐贈上千萬元用於巴東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為野三關鎮中學修建運動場,解決巴東二中、野三關鎮初級中學師生如廁難等問題。

下城區投資300萬元,援建東瀼口陽光小學留守兒童宿舍,還建起留守兒童課題研究室、親情視頻室、資料檔案室、假日遊戲室、影視廳、音樂室、美工室和展示大廳等功能室,為留守孩子提供優質的學習生活環境。

下城區還先後為官渡口水田埡小學等學校捐贈價值97萬元的圖書、體育器材、音樂器材和學習用具。

兩年來,杭州先後選派53名教育管理人員、優秀教師到巴東交流,傳播先進教育教學理念。杭州市優質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分別與巴東12所中小學校(含幼兒園)建立結對幫扶關係,雙向互派教師,開展教育教學交流活動。同時,巴東選派校長、班主任到杭州參加各類培訓,學技能、長見識。

健康扶貧出新招。今年7月,下城區在巴東創建東西部健康協作基地,建立起東西部共創、共建、共享的全民健康運行體制。基地主要打造四大功能:家庭醫生簽約示範帶教、全科醫師骨幹培養、中醫中藥適宜技術推廣、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發揮優勢資源引領作用,提高巴東群眾健康素養。

2019年,杭州市投入518萬元為巴東所有行政村衛生室配齊醫療設備,為10個鄉鎮衛生院新購置醫療救護車,為貧困群眾健康保駕護航。

下城區通過人才輸出、交流與合作,提高了巴東醫療服務人員的服務技能,提升了醫療機構學科建設、醫療服務、預防保健等能力。下城區衛健局派出5名專家為巴東300多名鄉村醫生進行培訓。巴東也選派後備幹部、醫務人員到杭州掛職、培訓,提高診療水平。

解決飲水難題。今年夏季,溪丘灣鄉持續乾旱,集鎮6200人無生活用水。下城區迅速調劑300萬元資金用於該鎮飲水管網建設,鋪設管網11公里,解決集鎮居民生活用水難題,為集鎮擴容及周邊村供水提供了保障。

茶店子鎮在下城區幫扶下,完成集鎮供水工程,解決飲水難題並輻射周邊14個行政村,惠及近2000戶貧困戶6690名貧困人口,覆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9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