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暴跌超八成!“彩電大王”的艱難轉型,它曾蟬聯銷量冠軍20年


淨利暴跌超八成!“彩電大王”的艱難轉型,它曾蟬聯銷量冠軍20年

當前,國內彩電市場進入消費需求疲軟期。根據調研機構群智諮詢的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彩電出貨量為3460萬臺,同比下滑2.8%。在行業低迷的大背景下,各大廠商的日子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以小米、創維、海信、TCL為代表的四強地位穩固,銷量總份額佔比過半。

長虹僅排名第五,出貨量同比減少10.2%至275萬臺,與對手的差距在進一步拉大。與此同時還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今年前三季度,四川長虹實現營收622.10億元,同比增長7.56%;淨利潤3849.38萬元,同比銳減81.2%。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該公司目前銷售的大部分是中低端、價格比較便宜的產品。其次是缺乏一定的產品力和品牌力,議價能力比較低。

淨利暴跌超八成!“彩電大王”的艱難轉型,它曾蟬聯銷量冠軍20年

事實上長虹有過輝煌的歷史,曾經蟬聯20年彩電銷售冠軍。“天上彩虹,人間長虹”的廣告語,更是家喻戶曉。這家企業之所以能在市場上揚名立萬,與倪潤峰的“價格戰”密不可分。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年過四十的他開始接掌長虹。但擺在面前的,其實是一個“爛攤子”。為了突破困境,他提出要向松下學習,並引進了全國當時最後一條CRT彩電生產線。此後又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生產出合格的18寸彩色電視機,成功邁出了轉型第一步。

80年代末,在每臺彩電需要徵收600元特別消費稅的時候,倪潤峰做出了一項驚世決定:在全國範圍降價,每臺讓利350元。這是國內家電業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降價。等其他廠商反應過來的時候,長虹已經把庫存全部清空,並坐穩了行業的頭把交椅。

後來國外家電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他又故技重施,宣佈一律降價8%-18%銷售。這一策略使得產品銷量大增,市場佔有率一路攀升至35%,並創下年銷量660萬臺的紀錄。同一時期,TCL只賣出134萬臺,康佳不超過200萬臺。長虹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彩電大王,而倪潤峰也被冠以“價格屠夫”的稱號。

淨利暴跌超八成!“彩電大王”的艱難轉型,它曾蟬聯銷量冠軍20年

在倪潤峰手上,長虹從只有三四千萬資產的工廠,變成一家市值600億的企業。然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與美國公司APEX的合作成為他這一生中最大的敗筆。原本想借此向國外拓展業務,誰料遇人不淑。由於對方賴賬,導致04年一年鉅虧36.81億。同年,60歲的倪潤峰卸任,退隱江湖。

但這還不算完,當時國內彩電行業開始由傳統CRT電視向上升級,企業斥資60億豪賭等離子電視。可最終,市場選擇了液晶電視。接連遭遇兩次重創,讓長虹開始節節敗退。

近年來的長虹,佈局轉向了激光電視、OLED電視等。他們還率先涉足AI賽道,並推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電視。前年的時候,又成立了國內家電行業第一個人工智能實驗室。進入2019年以來,企業更是加快佈局速度,投資近20億建設智慧顯示終端項目。

如今的國內彩電行業,一方面充斥著關於5G、8K、AI、IoT等新概念;另一方面新產品層出不窮,像華為的智慧屏、TCL的智屏、海信的社交電視、康佳的未來屏等等。隨著市場下滑趨勢加劇,競爭將愈發激烈。對於長虹來說,其人工智能戰略仍未開花結果。當務之急無疑是提升產品力和品牌力,只有站穩腳跟才有資格談未來。

淨利暴跌超八成!“彩電大王”的艱難轉型,它曾蟬聯銷量冠軍2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