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底線,堅決打好攻堅戰

守住底線,堅決打好攻堅戰

——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③

守住底线,坚决打好攻坚战 | 评论员观察

三大攻堅戰聚焦“硬任務”,敢碰“硬骨頭”,不僅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更為我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了堅定信心,注入了不竭動力

我們更需要注重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壓實各方責任

年終歲末,幾組數據引人關注。預計到今年底,全國90%以上的貧困縣摘帽,95%左右的貧困人口將實現脫貧;11月,全國“12369環保舉報聯網管理平臺”接到環保舉報環比下降15.9%,同比下降32.0%,從側面反映生態環境在好轉;今年前三季度,銀保監會共處置不良貸款約1.4萬億元……這些數據說明,精準脫貧成效顯著,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金融風險有效防控,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三大攻堅戰的成果如何,決定著全面小康的成色。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的攻堅戰”,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研究打好三大攻堅戰的思路和舉措;從2018年 “開局良好”到2019年“取得關鍵進展”,三大攻堅戰聚焦“硬任務”,敢碰“硬骨頭”,在攻堅克難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不僅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更為我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了堅定信心,注入了不竭動力。

守住底线,坚决打好攻坚战 | 评论员观察

打好脫貧攻堅戰,才能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從態度上看,越是全面小康在望,越要堅定信心、一鼓作氣,杜絕“虛假式”脫貧、“算賬式”脫貧、“指標式”脫貧。從策略上看,面對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需要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實現政策、資金重點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落實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等措施。從事物發展角度更要看到,消除貧困不會一蹴而就,這就需要我們建立機制,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的監測和幫扶。惟有保障貧困群眾真脫貧、穩脫貧,才能確保如期完成任務,確保兌現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才能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藍天、碧水、淨土,也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必須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這幾年來,無論是減少重汙染天氣還是治理黑臭水體,無論是解決垃圾圍城還是防範生態破壞,環保力度不斷加大,制度籬笆越扎越緊。接下來,要實現“到2020年使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既定目標,還需要最後一躍。只有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我們才能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牢固的生態基石。

守住底线,坚决打好攻坚战 | 评论员观察

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重中之重。近日央行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顯示:過去一年,我國“有效穩住了宏觀槓桿率”“平穩有序處置高風險機構”“大力整頓金融秩序”,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積極成效。這充分說明,我國金融體系總體健康,具備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面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我們更需要注重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服務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和處置。

當前,去槓桿取得階段性成效,接下來要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壓實各方責任。

重點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就能讓貧困人口和全國人民共同步入小康,就能為我們的發展擦亮綠色的底色,就能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從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證,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打牢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