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前首富亮相了,25年前靠50萬起家,曾沉寂多年賣掉上市公司殼

<code>山東商業人物記 NO.102/<code>

曾經沉寂好幾年的高元坤,今天難得亮了一次相,他以宏濟堂製藥董事長的身份當選濟南市醫養健康產業協會會長。

濟南前首富亮相了,25年前靠50萬起家,曾沉寂多年賣掉上市公司殼

其實,他更讓人熟悉的身份是力諾集團的老闆。宏濟堂是力諾兼併的一個百家老字號。10月份,他有過另一個亮相,力諾集團被評為“濟南市突出貢獻十佳民營企業”,他上臺領的獎。

他更容易讓人記住的一個身份,是濟南首富。他首次成為濟南首富是2008年。

不過,過去10年,他沉寂得很少讓人聽到他的動靜。


1.

濟南前首富亮相了,25年前靠50萬起家,曾沉寂多年賣掉上市公司殼

高元坤1958年出生在沂蒙山區的沂南。

他的履歷很豐富,在沂南縣,幹過軸承廠、印刷廠的業務員,鞋廠的供銷科、財務科科長,工業供銷公司的副經理,後來又到縣經委工作,然後籌備日用玻璃廠,任廠長。

正是最後一個廠長,為他幾年以後創業做了鋪墊。

1991年,他來到濟南到山大學習,後來任山東省醫療器械研究所副所長。

這個副所長和玻璃廠廠長兩段經歷,讓藥和玻在高元坤這裡結合了起來。

1994年9月,他從親戚朋友那裡東挪西湊了50萬元,成立濟南三威有限責任公司——這就是力諾的前身,租用濟南保溫瓶廠一座窯爐,生產的就是藥用玻管。

濟南前首富亮相了,25年前靠50萬起家,曾沉寂多年賣掉上市公司殼

隨後,他從生產藥用玻管逐漸到高硼硅玻璃,高硼硅玻璃一個用途是用在太陽能熱水器上,那時中國的太陽能熱水器剛起步,很快力諾又進入了這個行業,幾年後再從太陽能熱水器進入光伏、發電等。

2年之後,公司名改為“三力”,2001年,才改成現在的名字——力諾。


2.

這一年,高元坤迎來自己一段高光時期的開端。當年,他控股了武漢一家叫雙虎塗料的上市公司,改成力諾工業,讓自己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也讓上市工作尷尬的濟南多了一家上市公司。

次年,他們和濟南有關方面簽約, 整合濟南國有醫藥企業和濟南五縣區醫藥公司。百年老字號宏濟堂正是此時被高元坤收歸旗下的。

濟南前首富亮相了,25年前靠50萬起家,曾沉寂多年賣掉上市公司殼

宏濟堂與北京同仁堂同宗同祖,為北京同仁堂藥店少東家樂鏡宇1907年創辦。這個樂鏡宇就是《大宅門》白景琦的原型。

這幾年,高元坤達到了自己事業的高峰。

2008年的胡潤百富榜上,他以40億元的財富,成為濟南的首富。


3.

但剛登上高峰的高元坤,隨即以“失蹤”8月為標誌,跌入低谷。具體細節,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索相關報道。

很快,已經更名為力諾太陽的上市公司,出現大幅虧損,被ST,還被掛*,即所謂的“披星戴帽”,最終於2011年將殼賣給廈門宏發。

上市公司,在中國的企業界一度有著很強的標誌意義,似乎代表著一家企業的興衰。從買殼到賣殼,背後也正是高元坤的興與衰。

隨後,這位濟南首富幾乎銷聲匿跡,據說高元坤這幾年裡在潛心做企業。

2015年8月到2018年2月,力諾有特玻、科源製藥、宏濟堂和電力四家子公司掛牌新三板。

這幾年力諾也多次進入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榜單,其中2018年排第455位,營收是84.5億元。在大型民企稀缺的濟南,擁有這一體量的力諾無疑是佼佼者,足以進入前幾位。他們因此被評為“濟南市突出貢獻十佳民營企業”。


濟南前首富亮相了,25年前靠50萬起家,曾沉寂多年賣掉上市公司殼

事實上,2018年,在由山東商報編制的山東創富榜上,高元坤再次成為濟南的首富,財富是72.45億。不過,這次沒有受到太多關注。

這一年,高元坤正好60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