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國2020V峰會聚焦創新 共話變革新機遇

原標題:財經中國2020V峰會聚焦創新,專家、企業共話變革新機遇

12月19日,由中新經緯主辦的“財經中國2020V峰會”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以“創新的力量”為主題,邀請經濟學者、企業代表和媒體高層等近300人與會,共同探討經濟創新發展的經驗和路徑。

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範恆山,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中國財政科學院院長劉尚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李小軍,嘉楠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楠賡在本屆峰會上發表了主旨演講。

創新如何落實到位?

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在發言中表示,創新是中國經濟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無論是製造業、互聯網、房地產,還是消費、金融、健康等產業,無論是決策部門、智庫機構,還是企業界、媒體界,可以說創新都是共同語言和共同“法寶”。

财经中国2020V峰会聚焦创新 共话变革新机遇

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李小軍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而規劃中提出創新必須擺在國家發展的核心位置,這表明我國把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作為一項重大長期的任務,創新正是我國全局發展的第一動力。因此未來要專注大中小型企業的核心創新能力,通過搭建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與國家有關部門的溝通平臺,積極推動大型科技成果以及產業落地,從而推動社會經濟和結構性改革的高質量發展。

财经中国2020V峰会聚焦创新 共话变革新机遇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李小軍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認為,中國當前正處於經濟發展動能的關鍵轉換期,如何提高中國經濟發展潛在的勞動生產力水平、提高全要素勞動力是至關重要的。全要素勞動力最通俗講就是超過要素投入所帶來的增長的部分,其核心就是創新,以及創新所帶動的相應組織結構變化和效益的提高、生產規模性的變化等。

财经中国2020V峰会聚焦创新 共话变革新机遇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

“發展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儘快地把科研的成果轉化為生產的實踐。在這個領域,中國的企業家應該發揮最大的積極性,使科研成果能夠從實驗室及時地轉化為生產實踐,在這方面我們有著巨大的潛力。”朱光耀表示。

創新如何提高質量?

供給響應機制要更加靈敏、快速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表示,在當前的經濟背景條件下,在新時代宏觀調控制度體系的基礎上,要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貫穿於宏觀調控全過程。

高培勇進一步解釋說,在新的宏觀調控制度體系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大背景下,我們所致力解決的最主要矛盾和問題在發生變化。我們要做一道加法,就是在需求側的問題和總量性的問題的基礎上,加上結構性的問題和供給側的問題。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語境條件下,特別是看到其落腳於‘改革’二字的時候,就會意識到,這條宏觀調控的主線索,或這一套宏觀調控的制度體系依賴的主要力量是改革性的行動。”高培勇說。

财经中国2020V峰会聚焦创新 共话变革新机遇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

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範恆山進一步指出,供給側的改革特別要重視優化供給側,也就是統籌考慮穩增長、調結構等的需求,適當調整結構性改革的節奏、力度和重點。

怎樣調整節奏、力度和重點?在範恆山看來,適當調整結構性改革的節奏、力度和重點,要堅持提升傳統經濟與發展新經濟、新動能並重,通過技術創新、體制約束、精神激勵等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來促進消費水平的提升和消費的迴流。

财经中国2020V峰会聚焦创新 共话变革新机遇

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範恆山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同樣認為,創新最終是要彙集成供給響應機制,讓供給響應機制變得更加靈敏、更加快速,只有這樣經濟才能實現平穩、高質量的增長。

“要通過改革塑造一種良好環境,讓供給功能得到恢復,供給響應機制適應這個高成本的時代,讓大家沉下心來真正去搞研發,通過研發的創新來提高供給的質量,這才是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劉尚希如是說。

财经中国2020V峰会聚焦创新 共话变革新机遇

國財政科學院院長劉尚希

如何鼓勵創新?

愛護企業、建立容錯機制

在如何鼓勵創新方面,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認為,首先,要愛護企業,企業是社會財富的唯一創造者,所以要愛護企業的創造能力,激發他們的活力;其次,要倡導競爭中性,市場經濟核心是公平的,資源配置機制不分主體;最後,社會要為這些想幹事、能幹事、能幹成事的人提供一種容錯的機制;此外,要重視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财经中国2020V峰会聚焦创新 共话变革新机遇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提出,在高質量的發展階段,更需要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讓要素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減少錯配、減少低效、鼓勵創新創造更好的環境,從而讓消費成為引領產業發展的‘風向標’,成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的市場基礎。

财经中国2020V峰会聚焦创新 共话变革新机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

鼓勵創新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說到,創新驅動的力量最重要的是要進行重大的改革,即上層建築要適應經濟技術的發展,生產關係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改革上層建築、改革生產關係中不適應微觀基礎和生產力發展的內容,現在已經刻不容緩。需要思想解放、需要制度變革,需要用新思維、新的管理方式,新的業態需要政府行為方式、管理方式、管理流程的變革。

财经中国2020V峰会聚焦创新 共话变革新机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

在談到創新的最大驅動力時,嘉楠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楠賡認為,下一個十年,萬物智聯和智能化是當之無愧的熱點。對企業而言,如果沒有技術創新就像無源之水,短時間可能會因為一些原因發展得很大,但是沒有辦法基業常青。智能化是把數據、算法、計算能力握成一個拳頭,形成一個新的競爭力,誰能練好內功,把這幾項整合到一起,就可以在新的發展進程中拔得頭籌。

财经中国2020V峰会聚焦创新 共话变革新机遇

嘉楠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楠賡

本屆峰會還發布了“財經中國創新研發獎”和“財經中國創新品牌獎”兩大獎項。阿里巴巴知識產權保護科技大腦、百度深度學習平臺飛槳、騰訊雲小微AI助手和蘇寧第四代無人購物店獲得“財經中國創新研發獎”;國美、伊利、榮耀手機、馬蜂窩、瓜子二手車、華潤萬家、湯臣倍健、無限極、同盾科技、沃森生物、中國支付通獲得“財經中國創新品牌獎”。

除了得到上述20餘位專家學者的支持外,本屆峰會還得到了媒體和企業人士的關注。包括中國新聞社原社長郭招金、新華網副總裁申江嬰以及中國網黨委專職副書記、紀委書記趙林等40餘位媒體人士以及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上百家知名企業代表參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