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天下石室第一陵”——梁孝王王后陵,探寻当年发掘现场


梁孝王王后陵,位于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之保安山北侧。该南据梁孝王墓约200米,1991年4月被当地村民开山采石时发现,1992年开始进行考古发掘,1994年清理完毕。(现王后墓门图片)

因考古专家在地宫的顶部发现一陪葬坑,清理出土鎏金车马器、刀、剑、戟等兵器1800余件,并有一枚“梁后园”铜印和两块刻有“孝园”二字的筒瓦,因此判断此墓为梁孝王刘武之妻李王后的陵墓,它和梁孝王陵属于夫妻“同坟异穴“合葬。

王后陵有东西两个墓门,从保安山东面凿到山西面,地宫穿透整个山体。地宫的西口正对着当时的西汉都城长安。整座地宫按照“前堂后寝”的格局凿制而成。

该地宫内共有三段甬道、两个主室、前庭、车马室、甬道、东宫、西宫、棺床室、回廊、贮冰室、浴室、厕所、排水系统组成,共有三十四个贮藏室,全长210米,最宽处72.6米,室内最高处4.4米,最高落差17米,总面积1600多平方米,容积6500立方米。

该地宫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崖洞墓,大于北京十三陵两倍之多,被专家赞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地宫中遗存有我国最早的冰柜、坐便厕所、壁柜以及“一线天”奇观。

东宫:考古专家根据甬道内塞石上有“东宫”的刻字及主室布局有南北厢房,室内发现有陶、釉陶质生活用具,可以推测该室原是仿地面建筑的主要部分——前堂,即墓主人接待宾客、议事、宴饮的生活场所。

西宫:西宫的装饰比东宫更为精致,富丽堂皇。西宫应象征宫殿的“后寝”,即墓主人李王后寝卧之处,这儿是李王后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从该室凿制的形制及室底平台的大小分析,该平台是放置棺椁的地方,因此该室为棺床室。

在主室的中央有一尊汉白玉塑像,她便是有倾国倾城之貌的李王后,为什么把李王后的塑像放在主室中央位置呢?这是因为从这个位置王后每天都可以看到东方升起的第一缕曙光,王后灵魂生活在这里不会太寂寞,我们称这儿为“一线天”。

沐浴室:室底中间开凿有正方形石槽,象征墓主人洗澡沐浴的地方,室内复制品沐盘、铜匜是汉代王室成员洗浴的用具。厕间与沐浴室相邻,其布局让许多来参观的游客击掌叫绝,便池右侧是一石质扶手,便池上方有两块靴状画像石,用阳线刻手法刻有楼房、常青树和几何纹图案,刻线流畅、细腻,具有相当高超的工艺水平,如同现代装饰豪华的坐便池。


厕间:地宫中设有最原始的厕间,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坐便。更加令人称奇的是坐便的脚踏石上还刻有精细的花纹、长青树等图案,线条流畅、细腻,具有相当高超的工艺水平,足以与现代装饰豪华的坐便相媲美。美仑美奂的纹饰不但起到了装饰的作用,而且有着防滑的功能。人们常说:观文明,看厕所!这两千多年前的坐便也确实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缩影。

贮冰室:该室是李王后的贮冰室,也就是存放冰块的冰窖。分上下两层,上层用四块巨大的石板斗合而成,室内东北角有楼梯状石阶转入石室下层,以便利取冰。

在汉代,它有一个名称叫做“凌阴”。有专门的人进行管理。中国古代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就建有“冰库”、“冰窖”,并设置有管理冰房的专职官吏 “凌人”。所以史书中有“凌人掌冰”的记载。 每到冬季最寒冷的季节,由凌人组织奴隶到山涧中选取水质好的地方凿冰,存放于凌阴之内,夏季一方面置冰于客厅卧室内降温消暑,另一方面大量的食物靠冰窖来冷藏,此时功能等同于今天的冰箱,所以这里被称赞为“最早的冰箱”。


壁柜:在东回廊的西壁及南段回廊东壁各凿一狭长形小室,根据残留的石壁和上方保留完好的榫槽推测,如果结构完整,如同今天使用的壁柜,据专家考证,应为放置珍贵物品的贮室,据史书记载东汉,宫廷之中曾出现类似暗格结构,称为复壁。

相思道:在西宫主室的外围凿有回廊,有一长52.5米的斜坡式甬道,人们称其“相思道”,其作用是连接王后陵和梁孝王陵之间的通道,称“开门寻夫”,是供墓主人在阴间来往的过道,也是汉朝“事死如生”的反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