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定市街”:古韻中彰顯新面貌

武岡古城老街眾多,名字也很特別,比如“鰲山街”、“半邊街”、“木貨街”等等。每一條老街都有每一條老街的歷史,每一條老街也都有每一條老街的故事。12月18日,記者來到南門外的“定市街”,看到的是:老街古韻依然,同時也融入了許多發展的元素……

武冈“定市街”:古韵中彰显新面貌
武冈“定市街”:古韵中彰显新面貌
武冈“定市街”:古韵中彰显新面貌

“定市街”位於武岡水南橋上游河邊,是一條大約600多米長的古城老街。追憶老街的歷史,據這條街上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謝大爺介紹,“定市街”在解放以前因為曾集中居住了許多殘疾、孤寡老人,因此並不是叫“定市街”,而是叫“孤老院街”。文化大革命時期,這裡屬於“六合街”。至於後來為什麼改名叫“定市街”,街上的老人大多也說不清楚。“街名‘定市’,跟武岡‘撤縣設市’有關係嗎?”街上的老人都搖頭說:“一點關係也沒有”!因為武岡在撤縣設市以前,這條街就已經取名“定市街”了!

過了水南橋頭右拐走進定市街,只見街頭仍有許多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修建的木房子,街上熙熙攘攘,有賣菜的、賣雞鴨魚的,也有扎紙店、榨油坊,大多顯露出古老的氣息。街尾則大都是七八十年代修建的紅磚屋,街邊沿河而上是資江河景觀帶,可以直接散步到正在修建的雲山大橋。

武冈“定市街”:古韵中彰显新面貌武冈“定市街”:古韵中彰显新面貌
武冈“定市街”:古韵中彰显新面貌

△改造前後的街道(左圖為改造前)

近幾年,由於定市街路面破損嚴重,特別是2017年兩次洪水之後,街道下水系統嚴重淤塞,給街坊的生活帶來不便。為此,市委市政府和轅門口街道辦事處對老城區改造十分重視,2018年市政公用事業管理站組織相關部門對定市街進行現場勘察、設計等前期準備工作。從今年5月份開始對定市街進行道路改造,施工期間與監理方共同嚴格監督施工單位工程質量及進度,將老街原來的水泥路全部鋪上了青石板,配套建設了消防設施、燃氣通訊、自來水管道以及文化廣場、綠化燈化工程,還新建了生態停車位31個,居民休閒小區3個,總投資400餘萬元,使整條街的面貌煥然一新。

武冈“定市街”:古韵中彰显新面貌

自家門前改造後,原來坑窪的地方變成了平坦的小區,住在這裡40多年的謝大爺顯得很開心。他一邊在門口新培的路基上種植棕樹和四季青,一邊高興地說,街面全部鋪上了青石板,顯得更有古城的氣息;環境變美后,每天傍晚經過定市街來河邊散步的市民也越來越多,感謝政府給市民帶來的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