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頻出“爆款”,是上車機會還是撤離信號

上週五,年度“三冠王”劉格崧擔綱的科創主題基金一日售罄,並創下近年來配售比例新低。才剛過了一個週末,由謝治宇管理的興全社會價值強勢來襲,發行第一天募集規模已超百億,同樣提前結募並啟動比例配售。

兩隻首募規模達百億級別的“爆款”基金現身,當中只隔了一個週末。

作為首批獲批的浮動管理費率試點基金之一,興全社會價值的發行晚於同批的其他5只產品,發行結果也大相徑庭。同樣設定30億的上限,其他幾隻產品足足花了兩三週時間才結束募集,而興全社會價值則是一日完成。

看到沒有?原本就只打算賣兩天,結果一天就賣完。這讓其它基金公司情何以堪?

有趣的是,兩家公司在產品結募之後都向市場發了一封感謝信。

廣發基金在信中表示,今年以來上證指數僅上漲20%左右,而主動偏股和股票型基金平均大漲45%以上。在此背景下,主動權益基金湧現出銷售熱潮,背後是投資者對優秀基金公司主動管理能力的認可。

兩隻“明星基金”將年末的基金銷售市場推向高潮,眼下究竟是上車機會還是撤離信號?

我們來看看謝治宇對2020年的展望:

關於收益

今年整體基金的平均回報確實比較高,在歷史上排名是靠前的。連續兩年基金有高回報的可能性較低,因此明年要適當降低一些對收益的預期。

關於市場

從另一方面來講,還是可以看到積極的地方,比如確實一方面A股整體估值便宜,另一方面行業中很多的龍頭公司競爭力在不斷地加強。

明年仍然有可能指數跟收益率關係並不是那麼大,更重要的是自上而下去找一些在某一個階段估值和業績、增速、市場地位等各方面都匹配的公司。

關於核心資產

核心資產就是一門好生意。事實上過去兩年大家選出來的這些標的,大概率在未來很長的時間裡仍是被持續的資產。

基金频出“爆款”,是上车机会还是撤离信号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