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精神病父亲腿残疾,11岁女孩搭起木板当课桌,不敢奢望母爱


这是一对河北农村的残疾人夫妇。丈夫先天小儿麻痹,行走艰难,妻子先天精神障碍,也就是俗称的精神病,生活勉强自理。上天给了他们缘分结成夫妻,并生有一儿一女。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他们正在上学的一儿一女都身心健康,尤其是11岁的女儿莹莹,一直品学兼优。

然而,这样一个享受低保的贫寒农家、这样一对自理都难的残疾人夫妇,他们能给儿女提供的呵护实在是太有限了。

这是莹莹的头花,普通人家女孩的寻常之物,却是莹莹世界里的珍稀物件。莹莹说:这个头花来得太不容易了,是好心的阿姨从遥远的北京专门送过来的。

是啊,一个先天精神障碍的母亲,照顾自己都勉为其难,又有多大的能力去照顾女儿?墙壁上两排奖状,是11岁莹莹品学兼优的证明,然而,她的母亲却无法自主去感受女儿的优秀,更谈不上有着怎样的自豪。

莹莹的父亲说,从莹莹出生到现在,几乎所有的饮食起居都是他在照顾,像梳头编辫,起初不会,慢慢跟着邻居学了才一点点上手。但女儿一天天长大,男女有别,照顾起来就越发不方便了。11年间,对于莹莹来说,父爱有限,而母爱,则是不敢多想的奢侈品。

其实莹莹的父亲是个身残志坚的要强男人,他深知自己的先天残疾不能给家和儿女提供更好的生活,但是,仍执拗地寻求打工赚钱的机会。于是,他经常努力地维持着身体的平衡,在村里村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期望给家境带来一点点的改善。

要强父亲的努力,并未使儿女的生活环境有明显的改观。很长时间,莹莹和哥哥都要挤在用木板搭出来的桌子上写作业温习功课。

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不是一句口号——11月5日,围绕着这四口之家的扶贫攻坚战打响:村里的义务施工队来了,中国妇基会的工作人员从北京赶来了,当地的志愿者也纷纷参与进来。一时间,阵阵暖流,从河北成安县这个贫寒农家的院子里涌动出来。

不到半个月,11月17日,莹莹的起居室已经焕然一新。这只是妇基会“家庭成长计划”针对莹莹实施帮扶的初始部分,接下来,妇基会还将协调当地志愿者对莹莹进行长期陪护,尽最大可能弥补莹莹所缺失的母爱。

冬天来临,住进“新家”,11岁莹莹脸上的笑容让人倍感温暖。据妇基会相关负责人阚婷婷介绍,在全国,像莹莹这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未成年人近730万,家庭成长计划需要帮扶的就是这个群体,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全面见效,只有全社会持续关注才能巩固成果。一句话,任重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