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其糟粕 取其精華——蘇27被殲11系列改得只剩殼子

蘇27是蘇霍伊設計局的經典設計,是西蒙諾夫這位大師級人物力挽狂瀾,壯士斷腕的力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受限於蘇聯當時在一些領域的落後,蘇27的潛力一直得不到充分發揮。

去其糟粕   取其精華——蘇27被殲11系列改得只剩殼子

一代經典蘇27

蘇27把中央升力體佈局的效果發揮到了極致,升力係數非常優秀,但同時其雙發寬間距腹部進氣設計造成了兩個進氣道之間的中機身過薄,不巧的是這裡正好是大梁的位置,對材料提出了極高要求,而蘇聯的鈦合金技術達不到要求,又不願在三代機上繼續用不鏽鋼,致使蘇27的過載達不到要求,尤其是飛機在突破音障前後,受到激波的劇烈擾動,過載限制最為明顯,這就是其有名的症狀:跨音速陷阱,蘇27各種改型實際上就是不斷補強的過程。

我國的殲11作為蘇27系列的一個分支,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但早在老殲11B上,就採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用於減重,後來通過殲31,沈飛掌握了3D打印大尺寸鈦合金技術和工藝,在對重心影響較小的主樑上應用是不成問題的。

去其糟粕   取其精華——蘇27被殲11系列改得只剩殼子

蘇27的中央升力體佈局對蘇聯而言太超前了

雷達航電更是如此,說來也奇怪,蘇27系列沒有采用米格31的無源相控陣雷達天線,而裝了用落後的卡塞格倫天線的甲蟲雷達,加上大量應用體積重量均不理想的真空管器件,使得蘇27的雷達笨重而又龐大,倒致其它子系統乃至機體都必須牽就雷達,得了與雷達一樣的肥胖病,可以說雷達吃掉了蘇27家族相當一部分性能。除了發動機,雷達本來也是我國的弱項,這使得殲8長期受近視眼的困擾,但通過科研人員長期的奮發圖強,突破一個又一個難關,終於完成了雷達從平板縫隙陣到有源相控陣直至數字陣列的逆襲,如今的新殲11B和殲16都裝備了功能強大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徹底治癒了蘇27的頑疾。

去其糟粕   取其精華——蘇27被殲11系列改得只剩殼子

雷達造就了巨大的蘇27

再說航電,航電首推對操作者很不友好的人機界面,光是密密麻麻、功能單一的儀表就讓人頭大。可以說落後的人機界面限制了蘇27性能的發揮,致使其參數很大一部分是紙面上的、理論上的。蘇27的人機界面甚至不及我國二代水平的殲8,可以說這是它最大的糟點。早在老殲11B上就換上了全新而又簡潔高效的國產界面。至於其它如通訊和電子戰設備,也是在第一時間換國產貨。

去其糟粕   取其精華——蘇27被殲11系列改得只剩殼子

蘇27不堪的座艙

最後就是發動機了,AL31F雖不是糟點,但也並不優秀,而且通過秦嶺和太行我國已經建立了歐美的航發體系,殲11換國發也只是時間問題,最終我國迎來了只剩蘇27殼子的殲11系列戰機。

去其糟粕   取其精華——蘇27被殲11系列改得只剩殼子

到了殲11D可真就只剩殼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