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一時的隱忍只是養精蓄銳,時機成熟時必將一鳴驚人

人生在世不稱意十之八九,生來不帶一物的形式可能引得天妒,也就造成了每個人生來都或多或少有著不得不去面對的坎坷與困難。可是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歷練嗎?要是在上天安排的命運裡沉淪不也就稱了它的心意了麼?相比而言與其碌碌無為地就這樣荒廢了一生,不如勇敢地去面對並嘗試著去解決上天給予的困境,這才是有魄力、有能力的人應該做的。

要時刻謹記,困苦只是暫時的,在灰暗的背後將會是無限的光芒,也同樣在痛苦過後那等待已久的欣喜與甘甜總會到來。

《鶴唳華亭》:一時的隱忍只是養精蓄銳,時機成熟時必將一鳴驚人

《鶴唳華亭》裡我們見證了各式各樣虐心的情節,可這難道不是另一種考驗麼?對於熬得到結果的未來,這充其量只是一時的隱忍,是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具體表現。這樣暫時的韜光養晦會在不久的將來收穫豐厚的碩果,以另一番的姿態養精蓄銳才能在更危險的情況到來之前做好準備,而那時也必將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鶴唳華亭》:一時的隱忍只是養精蓄銳,時機成熟時必將一鳴驚人

父子情虐心的背後是無言的關懷,嚴厲毒打的“體貼”入微才能為天下選出新一代君王

哪怕是《鶴唳華亭》播出接近尾聲,還是有著不少觀眾對這段父子情表示不理解,而更多的還是對陛下的所作所為的無法接受。身為父母卻近乎沒有像現在生活中的大部分父母一樣對親身骨肉加以悉心照料,反而是以一種對待臣子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孩子,不免令人寒心。太子殿下自幼就被“有心之人”謀害了其母親,這也就導致了他缺少了一半的愛,也同樣意味著會在父親這裡悉數索求回來,可等來的確實那嚴厲毒打的“體貼”入微的父愛。

《鶴唳華亭》:一時的隱忍只是養精蓄銳,時機成熟時必將一鳴驚人

從一定意義上講,如若陛下不是一朝之君、殿下不是天下的太子,那麼這一切都不會有,他們之間的父子情會想普天之下的平常百姓一樣。可正是因為陛下貴為一朝天子,在待人處事方面才更加的需要小心謹慎,從而也就導致對待自己的孩子要比天下百姓更為苛刻。要知道一朝儲君所代表的不單單只是皇帝的兒子,它更意味著這個孩子是未來給百姓謀福利的新一代君王,是天下百姓仰慕的新一朝天子。從這個層面上可以認為陛下對太子殿下的所作所為是用心良苦,那虐心的背後所蘊含的是無言的關懷,而太子殿下也察覺到這一點才百般的忍讓,終有一天時機成熟會證明個爹爹看自己有多出色。

《鶴唳華亭》:一時的隱忍只是養精蓄銳,時機成熟時必將一鳴驚人

陛下對蕭定權的良苦用心只有少部分人看得明白,而太子殿下的以一時的忍讓換取成長的空間,從而做到韜光養晦、以逸待勞的效果卻是很多人都有目共睹的。一隻羽翼尚未豐滿的雛鷹如果貿然地嘗試親近天空,那麼隨之而來的皮肉之苦自然也就是自己的咎由自取,與其事事都想去嘗試,不如痛定思議著好好想想如何韜光養晦地沉澱自己,等到羽翼豐滿時振翅長空。

《鶴唳華亭》:一時的隱忍只是養精蓄銳,時機成熟時必將一鳴驚人

顧逢恩為了成為對太子實至名歸的左膀右臂,甘願以身犯險哪怕成為階下囚

從一定層面上講,在蕭定權一度支撐不下去的時候,是嘉義伯的出現讓一切好了起來,也讓太子的臉上久違的笑容得以再次浮現。自幼就喪失母親對太子的打擊是非常大的,而父親的苛責更是令其苦不堪言,心中的痛楚無人言說,這時顧逢恩的出現就像沙漠綠洲,慰藉了蕭定權脆弱的心靈。

《鶴唳華亭》:一時的隱忍只是養精蓄銳,時機成熟時必將一鳴驚人

顧逢恩自己深知想要成為對一朝儲君有用的臣子,那麼就必須有著自己應有的價值,如果只是尋常的噓寒問暖或者是傾訴對象,顯然是沒有辦法做到對太子有用的。那麼在這個時候就不得不面臨一個很嚴峻的問題,為了成為一朝太子的實至名歸的左膀右臂就免不了需要在名聲、名譽和自身意願之間做出抉擇。一定意義上講,顧逢恩的選擇是正確的,如果沒有太子,那麼自己也將什麼也不是,更有可能會一無所有。他選擇蟄伏在太子身邊等待機會,雖然受盡凌辱與些許謾罵,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考驗呢?想要成為對太子有用的臣子,就必須得有這樣的覺悟,名譽也好功名也罷,都只是這條路上的陪襯,更多的還是要在某些案件上以身犯險哪怕是成為階下囚的那種魄力。

《鶴唳華亭》:一時的隱忍只是養精蓄銳,時機成熟時必將一鳴驚人

溪中淺水裡翩翩起舞的蝌蚪如若還未長出手腳就想要尋求大地母親的懷抱,那麼必將導致的是另一番的與世長辭,等待無疑也是一種修煉。暫時的退讓所展現的是一種大智慧,為了大親與大義做幾回階下囚又如何,人總是要以另一種形式實現自己活著的意義,而相信上天不會虧待苦心人。“苦心人,天不負”所展現的也正是一種韜光養晦的大智慧,等待時機成熟必然震驚四座。

《鶴唳華亭》:一時的隱忍只是養精蓄銳,時機成熟時必將一鳴驚人

冒著風險入東宮的陸文昔卻只能隱藏在暗處,時機恰當之時自然一切水到渠成

陸英的長女陸文昔對於太子而言更多意義上是自己曾經愛慕的對象,而百般無奈之下不得已將其拋棄。陸文昔自然心生好奇想要去考究一下事情的本來面目,於是就想盡辦法進入東宮成為一名侍女,也只有這樣才能以僕人的身份接近太子。冒著隨時會死於非命的風險進入宮中,這無疑是在死亡的邊緣瘋狂試探,雖然隱藏在暗處,但誰又曾想到暗處也不是絕對安全的。

《鶴唳華亭》:一時的隱忍只是養精蓄銳,時機成熟時必將一鳴驚人

明明太子就在眼前,自己卻沒有辦法與其相認的那種不言非說的痛苦一直困擾著陸文昔,但是沒有辦法,就目前的情形來看,太子連保全自己都有些吃力,更何況去費出一點心神來守護想要心愛的女人。在百般無奈之下,女主只能在暗處蟄伏著,等待著太子逐漸可以站穩腳跟,從這一層面上忍受一些皮肉之苦又如何,在不久的將來這一切都會皆數得到回報。養精蓄銳的忍讓或許會在一定意義上傷害自己,但更多意義上會在時機成熟之時一切都水到渠成,自然男主女主也就相認了。

《鶴唳華亭》:一時的隱忍只是養精蓄銳,時機成熟時必將一鳴驚人

在當今這個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所謂的蠅頭小利大打出手,在傷害了別人的同時也傷害了自己。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也就意味著沒有了太多的時間去花心思沉澱自己,這也就造成了社會上的人們越加的浮躁,甚至一些衝動的人會為了一點小事爭得頭破血流,想來也是很悲哀的。老一輩人到還好一點,青年這一代是不論是待人還是行事都表現得異常浮躁,那些在學校裡扎進腦子裡的謙卑待人似乎都在社會的沖刷下拋諸腦後,也同時越來越不懂得如何去以謙卑的姿態韜光養晦。

《鶴唳華亭》:一時的隱忍只是養精蓄銳,時機成熟時必將一鳴驚人

從一定意義上講,一味地去尋求成功的結果而忽略了其實現的過程必然會導致根基不穩,而之所以會這樣自然與心態的不成熟有擺脫不開的關係。社會的急功近利化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而這個時候跟著社會發展的節奏走顯然是不合適的,在這個節骨眼上更應該做到孔子所言的“吾日三省吾身”來不斷沉澱自己。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是很難在人生這條路上走得更遠的。每一次看著《鶴唳華亭》裡的各個角色隱忍的時候就會想到自身,常勝將軍是不會打沒有準備的戰的,所有的韜光養晦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為以後一鳴驚人打下堅實的基礎。如若蕭定權不忍氣吞聲的儘量讓著齊王,那麼很有可能儲君的位置慢慢就被取代了;如果陸文昔不秘密潛入東宮,那怕是太子身旁再無值得信賴的人吧。

《鶴唳華亭》:一時的隱忍只是養精蓄銳,時機成熟時必將一鳴驚人

做人也好行事也好,不能一味地看到一切的結果,更多的還是應該把關注點放到其實現的過程,只要恰當的養精蓄銳的隱忍,才會在不久的將來時機成熟之時以一搏雄鷹之姿歸來,而到那時也必將一鳴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