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美麗”之歌!莆田爭做生態“優等生”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的青山綠水,是一代代生態建設者踐守初心、接續奮鬥的結晶。回望八閩生態文明建設歷程,堅守、堅韌、堅定,這些關鍵詞伴隨一路。人民的好書記谷文昌帶領幹部群眾苦戰風沙,在東山島建成一道惠及子孫後代的沿海防護林,幫助一方百姓拔掉窮根;莆田20年持續推進木蘭溪流域治理工程,成就新中國水利史上“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生動實踐;長汀幾代人咬定荒山不放鬆,演繹出“進則全勝”的長汀鉅變,創造出水土流失治理的“長汀經驗”……

  生態優等生,執著前行

  12月25日晚,央視三集專題節目《變害為利 造福人民——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福建木蘭溪的先行探索》首集播出,莆田市城廂區肖厝社區居委會二層的小會議室裡,不少社區幹部群眾自發聚在一起觀看。

  當畫面上出現一隻橢圓形大木桶,並配以旁白“災難來臨,家家戶戶的大木桶是老人孩子逃生的唯一希望”時,勾起了社區老人們的記憶。

  “這個木桶,以前可是我們家家戶戶必備的‘寶貝’,不僅能醃菜,還能救命。”社區黨支部書記謝金坤說。

  1999年底,飽受水患困擾的肖厝村民,終於等來木蘭溪防洪工程開工建設的好消息。木蘭溪防洪工程建成後,徹底消除了肖厝村的水患。而後的木蘭溪綜合治理工程,使這個昔日人人自危的洪澇村,變成了如今高樓林立的繁華城市社區。

  水患解除,肖厝社區迎來發展機遇。謝金坤告訴記者,莆田多個項目建設的徵遷工程都涉及肖厝,3個自然村拆遷改造成高層樓盤、綜合商務區。如今拆遷戶已全部回遷,住進電梯房。

  木蘭溪岸建起的綠道,成為肖厝社區和附近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當年在洪澇災害中幫助群眾逃生的醃菜木桶已“功成身退”,成了一件紀念“文物”,擺進莆田正在打造的木蘭溪治理展示館裡。

  見證木蘭溪之變的,不僅有逃生木桶,還有洪澇地上的累累碩果。

  “今年,市場批發價平均5.5元一斤,畝產可達2萬多元。”近日,在莆田荔城區拱辰街道張鎮村,何志雄指著種植基地裡的火龍果說,“現在枝頭上掛著8000來個果子,個頭都在2斤以上。”

  何志雄是張鎮村村委會副主任,又是江邊自然村包組幹部,說起木蘭溪水患,他印象深刻。

  “年年淹大水,幾乎顆粒無收。木蘭溪防洪工程剛建成時,大家還不敢大面積種植農作物,只種些果蔬。”何志雄說,後來江邊村村民放下心來,並於2018年以自願入股的形式,成立水部江邊農業合作社,在村裡流轉閒置土地,開發火龍果種植基地。江邊村有近900名村民,全部入股。

  何志雄說,目前只有28畝地,供不應求,明年預計擴展到60多畝,可供應30噸火龍果。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的青山綠水是一代又一代生態建設者踐守初心、接續奮鬥的結晶。回望八閩生態文明建設歷程,堅守、堅韌、堅定,這些關鍵詞伴隨一路。人民的好書記谷文昌帶領幹部群眾苦戰風沙,在東山島建成一道惠及子孫後代的沿海防護林,幫助一方百姓拔掉窮根;莆田20年持續推進木蘭溪流域治理工程,成就新中國水利史上“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生動實踐;長汀幾代人咬定荒山不放鬆,演繹出“進則全勝”的長汀鉅變,創造出水土流失治理的“長汀經驗”……

  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應當是福建最花力氣的建設。生態建設,永遠沒有句號。生態優等生,執著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