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敦煌文化东大门,甘肃敦煌莫高镇

<strong>莫高镇,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东郊,素有敦煌市东大门之美誉,即是农村乡镇,也是城郊乡镇。镇内名胜古迹众多,举世闻名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strong>敦煌莫高窟

、<strong>悬泉置遗址、<strong>三危山景区。

古丝绸之路,敦煌文化东大门,甘肃敦煌莫高镇

敦煌莫高窟

<strong>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古丝绸之路,敦煌文化东大门,甘肃敦煌莫高镇

莫高窟壁画

<strong>敦煌莫高窟营造及其历史过程,敦煌的悠久历史,当地有影响的世族与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围民族与西域的关系,在历史中没有或很少记载。敦煌莫高窟有成千上万个供养人画像,其中有一千多条还保存题名结衔,能够了解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敦煌作为中西交通的枢纽,在壁画上不仅留下了商旅交往的活动情景,还留下了宝贵的交通工具的形象资料。

古丝绸之路,敦煌文化东大门,甘肃敦煌莫高镇

悬泉置遗址

<strong>悬泉置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出土的汉简上书“悬泉置”三字而定名。悬泉置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1991年度和“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悬泉置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古丝绸之路,敦煌文化东大门,甘肃敦煌莫高镇

悬泉置遗址复原模型

<strong>悬泉置遗址是继居延遗址之后简牍出土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遗址,该遗址的科学发掘,对研究汉晋驿站的结构、形制和布局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与之相联系的大量简牍及其它各类遗物为我们了解汉代邮驿制度及西北边郡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

<strong>三危山景区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绵延60公里,主峰在莫高窟对面,三峰危峙,故名三危。被誉为敦煌第一圣境,莫高窟因三危山之佛光而建,登佛教艺术名山,一窥莫高窟之根源。

古丝绸之路,敦煌文化东大门,甘肃敦煌莫高镇

三危山佛像

“<strong>三危”是史书记载中最早的敦煌地名。《尚书·舜典》载:“窜三苗于三危”。三危山自古以来都是敦煌一处重要的宗教胜地。三危圣境规模甚大,一派佛国圣地、道家天宫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