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客來栽培技術

仙客來栽培技術

仙客來栽培技術

仙客來(Cyclamen percicum Mill.)為報春花科仙客來屬多年生球根花卉,目前,在盆花生產中多做一年生栽培,因其品種繁多、花形獨特、花色豔麗、開花期長又正值聖誕、元旦、春節,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成為經久不衰的年宵盆花。需求量在日本市場上是僅次於蘭花的第二大盆花,在荷蘭的花卉市場上,仙客來被列為十大盆花之一。我國近幾年來仙客來在各大省市的銷量排名均在前十位,隨著經濟的發展,仙客來盆花的需求量將會逐年增加。

一、播種階段

1.播前準備

(1)品種選擇:當前市場上流行的進口F1代品種主要有:法國莫菜爾(Morel)公司的‘哈里奧’、‘拉蒂尼亞’和‘美蒂斯’系列,美國高美(Goldsmith)公司的‘山脊’系列,荷蘭先正達(S&G)公司的‘協奏曲’系列,荷蘭法利諾娃(Varinova)公司的‘馬克索拉’系列,法國艾羅公司的‘莎莎’系列和‘天鵝’系列,日本泉農園公司的‘NP’、‘OP’系列。

(2)播種時間:具體播種日期,需依據多神因素進行確定,如上市時間,播種、生長期間的環境條件,不同品系之間的區別等。一般播種期在11月至次年3月,第二年的10月份以後陸續上市;播種原則是大花系列應該早於中花系列,中花系列早於小花系列。具體生長週期則根據各品系種子包裝袋上的說明來定。

(3)播種方式:如果生產規模較大,以播種機播種較節省人工和時間,且利於發芽整齊。小型園藝場採用人工播種較節約成本。

(4)育苗穴盤型號:由於仙客來發芽期較長,建議使用128孔或288孔穴盤育苗,以節省空間和能源,並可以減少由於移栽次數過多而引起的幼苗生長不良。

(5)基質的配製:基質的選擇很重要,要求基質疏鬆,通氣性好,滲水性好,保肥保水能力強。為了提高播種的出芽率和壯苗率,最好用進口育苗基質。可以加入l0%至25%的小粒珍珠岩。保證基質的pH值在6.0至6.5,EC值在0.5至0.75,基質的酸鹼度可通過加入硝酸或碳酸鈣來調整到要求的範圍。

如果採用進口泥炭,不用加入肥料;如果採用國產泥炭,最好每立方基質中加入500克的N:P:K比例為1:1:2的複合肥,同時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殺菌劑(如1千克百菌清/立方基質)和殺蟲劑(如1.5千克米樂爾或呋喃丹/立方基質)來預防鐮刀菌屬病害、地種蠅和根際線蟲的大量發生。實獫證明,殺菌劑對種子萌發沒有促進或抑制作用,但能預防病害。

2.播種技術


仙客來栽培技術


(1)種子處理:播種之前,請‘協奏曲’系列,荷蘭法利諾娃(Varinova)公司的‘馬克索拉’系列,法國艾羅公司的‘莎莎’系列和‘天鵝’系列,日本泉農園公司的‘NP’、‘OP’系列。

(2)播種時間:具體播種日期,需依據多神因素進行確定,如上市時間,播種、生長期間的環境條件,不同品系之間的區別等。一般播種期在11月至次年3月,第二年的10月份以後陸續上市;播種原則是大花系列應該早於中花系列,中花系列早於小花系列。具體生長週期則根據各品系種子包裝袋上的說明來定。

(3)播種方式:如果生產規模較大,以播種機播種較節省人工和時間,且利於發芽整齊。小型園藝場採用人工播種較節約成本。

(4)育苗穴盤型號:由於仙客來發芽期較長,建議使用128孔或288孔穴盤育苗,以節省空間和能源,並可以減少由於移栽次數過多而引起的幼苗生長不良。

(5)基質的配製:基質的選擇很重要,要求基質疏鬆,通氣性好,滲水性好,保肥保水能力強。為了提高播種的出芽率和壯苗率,最好用進口育苗基質。可以加入l0%至25%的小粒珍珠岩。保證基質的pH值在6.0至6.5,EC值在0.5至0.75,基質的酸鹼度可通過加入硝酸或碳酸鈣來調整到要求的範圍。

如果採用進口泥炭,不用加入肥料;如果採用國產泥炭,最好每立方基質中加入500克的N:P:K比例為1:1:2的複合肥,同時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殺菌劑(如1千克百菌清/立方基質)和殺蟲劑(如1.5千克米樂爾或呋喃丹/立方基質)來預防鐮刀菌屬病害、地種蠅和根際線蟲的大量發生。實獫證明,殺菌劑對種子萌發沒有促進或抑制作用,但能預防病害。

3.注意事項

仙客來在播種出苗期間最關鍵的一點是要保證較高的空氣溼度,尤其是在去除白塑料布(播種後25至30天左右)後的20天內脫殼的關鍵期,要保證空氣溼度維持在85%以上。世也不能太人,以免引起猝倒病。

二.育苗階段

1.第一階段

陰涼和高溼度是此階段成功的關鍵。將穴盤放在發芽室或蓋黑布的苗床上,溫度最好保持恆溫18%,溼度可以通過自動噴霧裝置或人工噴霧來維持高溼度。浸過種的仙客來種子,從第15天起,每天必須檢查種子穴盤,看胚根是否出現。21至25天內發芽,並出現小的球莖和根系。此階段仙客來需要黑暗的環境。

2.第二階段

此階段溼度是產生高質量和生長健壯的仙客來的關鍵,出現第一片暗綠色的子葉,基質保持溼潤,防止植株乾涸,此階段空氣溼度應高於90%,才有利於脫殼,光照耍小於15000勒克斯。

3.第三階段

此階段子葉將完全長成,並出現2至3片真葉,根系深入穴盤。將植株倒入50孔穴盤或6.5釐米×6.5釐米紅色塑料盆。基質可以選用纖維長度在25毫米以內的進口泥炭。空氣溼度高於85%,第一片真葉普遍長出後開始每天追肥,輪流噴施75ppm至100ppm的硝酸銨和硝酸鈣,EC值在0.8左右。硝酸銨促進葉片生長,鈣肥促進植株更健壯。此期光

照控制在25000勒克斯以下。

4.第四階段

移植時間至關重要,防止植株擁擠而徒長。在128孔或288孔穴枯中最好在植株長到4片葉之前將其全部移栽完成。此期空氣溼度降到75%至85%,並逐漸降低夜間溫度到16%左右,光照控制在35000勒克斯。

5.注意事項

在幼苗階段,應每天觀察溫溼度變化情況,當晴天溫度超過25~C時,打開通風窗、排風扇等降溫,夜間溫度要控制在12℃以上。溼度要適當,一般控制在75%至90%,基質不能太乾,要及時補充水分,但也不宜過大,否則引起病菌侵染。如果種球由紅褐色變為嫩綠色時,說明水量過大,應控制澆水。幼苗子葉呈淡綠色、真葉出現紅色時,表明肥料缺乏,應及時追肥。

幼苗階段易得的兩類病害為猝倒病和立枯病。

(1)猝倒病

多發生在穴盤苗期,幼苗剛破土而出,真葉展開前後,在幼苗的根莖處出現水漬狀黃斑,逐漸變成黑色斑點,病斑繞莖…周後變為黑褐色,幼苗倒伏。該病擴展迅速,往往會使整盤苗猝死。後期病斑上出現黑灰色黴層即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堆。

該病菌為土傳真菌,基質帶菌為發病的根本原因,另外溫度在12"C~23"C條件下及高溼通風不暢時均有利於此病害的發生和蔓延。所以,育苗時最好採用通透性良好且無菌的國外泥炭,同時加強通風降溫,控制適宜的溼度,來防止猝倒病的發生。因其傳染性強,所以子葉出土後應每天檢查穴盤苗的生長情況,一旦發生此種病害應及時用消過毒的工具夾除,並進行約劑防治。

通常採用的藥劑有58%甲霜靈粉劑1000倍液噴施,50%的立枯淨粉劑900倍液噴施或72.7%普力克水劑800倍液噴施。

(2)立枯病

主要危害穴盤苗,在莖基部產生褐色病斑,繞莖擴展,最後幼苗倒伏死亡。病菌從土壤表層侵染幼苗的根部和莖基部,使病部下陷溢縮,呈黑褐色,幼苗組織木質化時造成猝倒現象,幼苗自土面倒伏,幼苗已半木質化或木質化時,表現立枯症狀,病部常出現粉紅色黴層。在低溫多溼條件下易發生此病。主要通過土壤和肥料傳播,溼度過大、土溫在15~C~20'C時,有利於病害發生。可噴施50%的立枯淨粉劑900倍液進行防治。

三、移栽

進入春季以後,上年播種的仙客來實生苗需要進行移栽。移栽宜選擇持續晴朗的天氣進行,因為這樣的天氣有利於緩苗。

移栽基質建議用泥炭、珍珠岩、蛭石作為基本原料,其比例為1∶1∶1。擬在日後的生產管理中定期施加追肥時,應在每立方米基質中添加1公斤全元素複合肥作為基肥;擬採用滴灌系統持續供肥時,則不用在基質中添加任何基肥。

如採用傳統方法栽培,可選擇的原料有:園田土、河砂、爐灰渣、秸稈、麥糠、稻殼、酒糟、甘蔗渣、蘑菇菌土、椰糠、樹皮、鋸末、松針土、腐葉土等;牛、馬、羊、豬、雞及人糞尿等有機肥可作基肥。以上原料和有機肥須讓其充分發酵腐熟。配製栽培基質時,應選擇兩種以上性質互補的基質原料混合,使其配成的基質疏鬆透氣,有一定的持水保肥能力。通常情況下,移栽基質中的基肥比例為十分之三。


仙客來栽培技術


移栽容器如用傳統方法栽培,為了擴大植株的營養面積,使其獲得足夠的養分,移栽可選擇10×10釐米的黑色塑料營養缽或小號素燒泥盆。原先在地畦裡播種的可作寬1米左右、深度為8釐米的移栽畦,將小苗按10釐米×10釐米的間距移入。

如用現代方法栽培,植株所需的養分通過滴灌系統持續不斷地供給,就可省卻換盆程序,將仙客來的幼苗直接移栽到最終生長用的容器中。大、中、小花型的仙客來可選擇不同口徑的塑料花盆。花盆的大小直接影響到花期的遲早,相同的品種如果選擇不同大小的容器,則容器越大開花越晚。

移栽方法移栽前,應提前一天對仙客來育苗盆中的基質進行噴水,以防基質過幹使幼苗散坨,導致裸根。起苗時,用自制的寬5釐米、長5至6釐米的鐵鏟式竹片插入苗箱底部,帶坨挖出小苗。移栽應在搭蓋遮光網的大棚內進行,幼苗的球莖要露出基質表土的三分之一。

移栽後的前兩週,應澆足水,待新根全部發出後,就應下幹下澆,澆必澆透。注意,澆水時水溫要儘可能接近室溫,否則,將造成植株代謝紊亂,影響其正常發育和生長。

環境溫度應保持在15℃至20℃之間,溼度為60%至80%。

當仙客來幼苗的新根伸到盆壁時,就應添加液體肥料,其中氮、磷、鉀的比例為1:O.7:2。如完全用傳統方法栽培,可用豆餅水、草木灰等有機質來代替上述肥料,以補充氮肥和鉀肥的供給,使小苗根系發達。

當小苗長到5至6片葉時,要注意通風,以防病害的傳播。同時,每隔10天噴施百菌清、甲基託布津等殺菌藥。當植株長至10片葉時,就應準備換更大一號的栽培容器了。

四、四季管理

一)春季管理

這一階段的管理可以分兩種情況:進入4月份以後,一部分仙客來已進入開花末期,觀賞性下降,需要及時摘除殘存的少量花朵及病老殘葉,更換大一號的花盆和栽培基質並追施肥料,經過6-8月的精心管理後再上市銷售;另一部分仙客來仍然生長健壯,開花良好,可以依照本文秋冬季管理方法,延續花期,直接供應“五一”節市場。
1.基質配

仙客來喜保肥,持水,疏鬆透氣的基質。基質可選用河沙、蛭石、珍珠岩、腐葉土、草炭和食用菌菌渣等,常用配方有:
◆腐葉土:河沙:珍珠岩=5:3:2;
◆腐葉土:泥炭:蛭石=4:3:3;
◆腐葉土:菌渣:河沙=4:4:2。
  基質中加入腐熟的有機肥(有機肥佔基質總量的15%-20%),另加少量化肥(N、P、K有效成分比例20:10:20)。各類基質經殺菌消毒後,攪拌均勻即可。配製好的基質應疏鬆透氣、保水保肥、富含營養、無病蟲害,EC值在1.0-1.2,pH值在6.0-6.5左右。有條件者可選用進口基質,能省去混合配製,殺菌消毒、調節pH值和EC值等諸多環節,但成本較高。
2.換盆

換盆時間一般選擇4月下旬-5月初的晴天下午進行。先將準備好的花盆浸水30min,然後取出待用。在盆底放一瓦片蓋住排水孔,放入配製好的栽培基質,高度為盆高的1/4或1/5。將植株從原盆中取出,去除病殘老葉,剪去殘餘花枝及花苞,輕輕抖去部分原來的基質,剪去約1/3的老根,放入花盆中央。左右旋轉花盆,均勻填入新基質,然後用手按壓,但不要壓得太實,應保持基質疏鬆。栽植時注意不要將仙客來球莖完全埋入基質中,球莖上部約1/3要露出基質。最後澆一遍透水(注意要邊栽邊澆,不要間隔時間太長)。


3.溫溼度控制
換盆後的20-30d內是植株恢復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2-25℃,夜間控制在16-18℃;生長點萌動進入營養生長期後適當降低氣溫,白天控制在18-23℃,夜間控制在14-16℃。空氣溼度在恢復期保持在70%-80%,待仙客來恢復營養生長,開始大量發生新葉後可降至50%-60%。

4.水肥管理

澆水的原則是乾溼交替,澆則澆透。第一次澆水可在換盆後7-10d以後一般每2d澆水1次。澆水時注意水溫和室溫不要相差太大,以防止傷根閃苗。由於換盆時追施了有機肥和化肥,整個春季可以不再施肥。

5光照


仙客來栽培技術


為了使仙客來儘快恢復生長,為安全度夏打下基礎,可在溫室內1.8-2.0m高處張掛一層遮光率為30%的遮陽網,以達到遮去中午直射光照,同時不影響溫室升溫的目的。新葉長出後,每10d轉動花盆1次,使仙客來均勻接受光照,防止植株朝一側傾斜生長。
二)夏季管理

進入6月份以後,外界氣溫顯著升高,光照強度也大為增加,加之溫室去掉了前屋面覆蓋薄膜,水分散失加快。在高溫強光乾旱的環境條件下,仙客來會很快進入休眠。夏季管理要儘量創造適宜仙客來生長的環境條件,通過遮陽、增溼、使溫室內溫度比外界低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