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窑矿构建“大机电”管理格局推动矿井安全稳步发展

忻州窑矿全面落实机电管理工作各项要求,以超前防范、精细管理、创新驱动为抓手,积极构建“大机电”管理格局,为矿井安全、稳步发展筑牢防线。

该矿把风险管控、超前防范作为机电管理的关键,制定了机电专业9个重要风险点的防控措施,每月根据设备及现场动态变化,组织开展未知危险因素辨识,超前谋划,防患于未然。按照“突出重点、分步推进、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每半月一个主题,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和专项会战,逐个排查安全隐患。在乳化液浓度达标会战中,集中对乳化液液箱进行清洗,动态对乳化液浓度进行抽检考核,确保了支架的安全稳定运行,如8306工作面所使用的ZZ13000支架,经过日常精心维护已连续使用8年,初撑力始终保持在90%以上。在开展“转载机全封闭、两巷畅通”专项治理过程中,自主研发的转载机侧卸式全封闭装置,可结合工作面巷道及设备状况创新性地通过柔性槽将转载机整体偏移1.8度,保证了两巷畅通,消除了安全隐患。

在该矿西一盘区车场及斜井区域,所有绞车均配置了液压棑绳器、安装了阻车器,信号打点装置都进行了升级;各类机电设备设施均标识编码,管理运行有序;顶部管路电缆钩距1米、间隔均匀,小线吊挂间距30毫米、横平竖直,照明灯安装整齐、排列有致……这是该矿辅助运输系统今年重点打造的精品盘区建设工程,其精细化管理可见一斑。

在煤流运输系统,所有转载机、皮带头都实行了全封闭,安装了抑尘洒水装置,所有胶带输送机皮带保护全部实现可视化管理;在综采工作面,通讯装置全部实行“双闭锁”管理,采煤机喷雾降尘装置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并加装了高亮度LED聚光灯。该矿通过以打造精品工程为目标,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对机电设施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严格实施标识编码管理,定期定人进行检查、检修及维护,以高标准、严要求打造了西一盘区、东三盘区、东二变电硐室、副井底电机车修理硐室、综采工作面油脂硐室等一批精品机房、精品硐室、精品盘区和精品工作面,为完成“保供应、保搬家、保现场”工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该矿紧跟集团公司建设“智慧矿山”的步伐,以人才培养和创新创效为驱动,源头造血,激发动能,为百年老矿源源注入勃勃生机。构建了以“理论+实践、培训+培育、考核+激励”为内容的三个“1+1”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和一人一册人才档案,并采取上大课、座谈、实地操作等多种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培训。建立了以“实训+实践”为主的实培模式,以“罗少平创新工作室”、“普天工作室”为阵地,以师徒传帮带为日常实训模式,不断加强青年员工机电专业的培训和实践锻炼。推行大学生“班组换岗”制度,新分配的大学生第一年在生产班组历练,第二年去检修班学习,通过换岗使新员工熟悉各种设备的日常性能,让他们懂操作、会维修、能管理。近年来,随着人才队伍的壮大和创新理念的推广,该矿科技创新成果硕果累累,为矿井实现降本增效、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文/李洁 责编/温剑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