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王信:現金使用率與金融普惠

導讀:

考慮到不同年齡接受程度以及相關風險防範要求,在推進普惠金融發展的同時要思考其中的非現金支付問題
《中国金融》|王信:现金使用率与金融普惠

作者|王信「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主要負責人」

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1期

普惠金融是世界各國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業。中國很早就開始重視普惠金融,也非常注重對世界各國先進經驗和做法的學習和借鑑。國際普惠金融經驗中廣為人知的有以肯尼亞為代表的非洲國家用手機支付進行的金融服務,印度通過銀行的代理機構、通過微型支行來提供金融服務,俄羅斯制定了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金融普及教育五年計劃,巴西通過普惠金融指標體系的建立來更好地評估普惠金融的發展等,這些都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事實上,我國在相關工作中也廣泛地借鑑和運用了國際的各種經驗。

隨著普惠金融的發展,中國進一步積極參與國際對話交流活動。中國於2011年加入了普惠金融聯盟,2012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了發展普惠金融的倡議,這是在國家領導人層面首次提出發展普惠金融的倡議。2016年,中國作為G20主席國發布了《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中國正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普惠金融的國際對話和交流。

在普惠金融發展過程中,我國積累了一些好的方法,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各類金融機構和企業都在積極探索推行普惠金融的經驗。因為工作的關係,筆者對這些年現金的發行和流通進行了研究和思考。在非現金支付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現金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逐步下降,這將給普惠金融帶來哪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現金使用率下降可能帶來的支付困難

《中国金融》|王信:现金使用率与金融普惠

近些年來,普惠金融領域討論的主要是怎麼讓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原本被排斥的基本金融服務,包括支付、存貸款等。解決這些基本金融服務問題,更多的時候通過數字技術的進步得到了實現。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過去曾經能夠享受到基礎金融服務的人群,比如偏愛現金支付的老年人,因為不少場合使用現金不便甚至出現拒收現金的情況,反而可能會影響支付、享受不到相當服務。這可能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從普惠金融角度來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因為這畢竟涉及相當多的人。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現金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減少。M0(流通中的現金)2010~2013年年均增長率是13%,2014~2018年年均增長率則只有4.6%,金融業現金淨投放在2016年為5000億元人民幣左右,2017年、2018年下降到2000多億元。

非現金支付對於年輕人甚至很多人來講是方便快捷的,但是對相當一部分老年人來講可能會造成支付困難,存在“數字鴻溝”問題。另外一個受到影響的重要人群是外國來華旅遊者,這可能導致他們在中國支付不便。根據相關統計,目前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大概有1.4億人,即使只是其中一部分使用非現金支付面臨困難,那也是一個龐大人群。這一部分人支付的利益保障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其實不但是在中國,哪怕是在像瑞典這樣一個非現金支付幾乎已經完全覆蓋的國家,同樣也會出現因為現金使用率下降給相當一部分人群帶來不便的問題。例如,2016年6月,瑞典近14萬居民聯名請願要求政府維護其現金使用的權利,這部分人群佔據了總人口的1.4%。目前,瑞典政府正在研發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或者法定數字貨幣,即零售型的法定數字貨幣(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現金),其出發點之一就是要保障相當部分人群使用現金的權利。

普惠金融發展中的現金支付作用

除了可能會面臨拒收現金的問題以外,從實踐普惠金融的角度來看,一些群體還可能受到其他影響和衝擊。比如,現在我們的非現金支付市場還存在一定的分割問題。某位客戶在某個場景使用的App到了別的場景中可能就不能正常使用。另外,不管是從發展普惠金融還是從維護金融穩定的角度,如果整個社會基本上依靠非現金來進行支付,一旦出現系統崩潰,哪怕是在局部地區,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和恐慌。這些極端情況也需要加以考慮。類似情況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一些國家也已開始採取措施來保證實物現金的使用。這些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通過立法來加強現金服務,禁止拒收現金。瑞典等國家就保證現金支付提出了立法建議,瑞典中央銀行也採取了很多措施,要求所有提供支付賬戶服務的金融機構必須提供現金服務。其次,完善現金流通的基礎設施。比如,從2010年以來,英國政府已經投入約20億英鎊,計劃從2018年4月到2021年3月再撥款3.7億英鎊,目標是要確保99%的銀行客戶和95%的小微企業客戶能在1萬多個郵局網點獲得日常的現金服務。再次,加強部門聯動,強化監管。比如,英國財政部牽頭成立了政府現金戰略的聯合小組。最後,加快研發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對此,我國也需要綜合考慮,加強相關工作,在發展非現金支付的同時,充分考慮普惠金融問題。第一,整合現有的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現金管理的法律體系,對於拒收現金的行為要加以打擊。第二,完善現金流通的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公眾現金使用的體驗。

第三,加強現金的流通監管,切實維護現金法定貨幣的地位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第四,普及金融知識,加強人民幣的宣傳教育,使保護和愛護國家法定貨幣的觀念深入人心。第五,在堅持主導可控和總體安全的情況下,穩妥有序地推進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研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