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清朝舊式軍隊,軍裝肥大寬鬆,士兵連基本站隊都站不齊


【圖為晚清的士兵,衣服上有“壯勇”二字,他們有佩刀也有槍】清朝的舊式軍隊,主要有滿漢蒙組成的八旗軍、漢人的綠營以及實行募兵制的勇營。

【圖為晚清時期濟南的清兵,隊列站得也不整齊】在太平天國運動以前,清王朝的正規軍指八旗軍和綠營軍。八旗軍是清王朝最早成立的軍隊編制,由旗人組成。

【圖為手拿鳥槍的清朝士兵】八旗兵的組成,除了滿人外還包括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八旗內部實行“兵民合一”,八旗成員出為兵,入為民。

【圖為正在巡邏的清朝士兵】八旗軍雖然精銳,但兵力不足,因此清王朝建立綠營軍。綠營兵制為兵皆土著制度,如果士兵入伍,則全家轉為兵籍。綠營在清初由漢人組成,隨後逐漸形成了以漢人士兵為主、旗人擔任中高級軍官的體制。

【圖為清末的炮兵】清朝“兵者恆兵”,八旗綠營實行的是終身制、世襲制,八旗士兵滿頭白髮仍可領取薪餉,而綠營以士兵的存亡作為士兵更新的依據,“父死”,才“由子補拔”。

【圖為晚清士兵,衣服上有“兵”字,但是服裝看起來又肥又大】八旗綠營的腐敗,使得勇營制度興起。早在雍正年間就出現的勇營,在太平天國後,成為清王朝的主要軍事力量,其中曾國潘的湘軍及李鴻章的淮軍最為出名。

【晚清時期的新疆邊防官兵】湘軍成立於1853年。1852年,太平軍以所向披靡的氣勢出廣西,進湘鄂。為了阻擊太平軍,曾國潘決定組建一支地方軍隊——湘勇。

【圖為兩名清朝士兵正在試射抬槍】湘勇是一支湖南的地方軍隊,仿照戚繼光的營制,各營直接受曾國潘的統轄,形成了書生加山農的獨特體制。後來,湘勇成了鎮壓太平天國的主要力量之一,並且為後來的淮軍培養了一大批將領。

【圖為同治年間的清兵,中間者是光緒帝生父愛新覺羅·奕譞】李鴻章就是在曾國潘的指示下建立了淮軍,這隻軍隊成為湘軍之後清朝的主要國防力量,也是中國軍隊近代化的前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