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暗殺伊朗核心人物,是再次介入中東事務,並奪回主導權的努力

殘忍暗殺引猛獸出籠!中東局勢驟然升級 出現拐點了嗎?

美國以殘酷的手段暗殺了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後,中東局勢出現更大的動盪,我第一時間在微信群裡做了分析,因為是在線寫作,可能多有不到之處,供參考。

美國這次暗殺行動應該是籌劃了很久的一次行動,並不像有的媒體猜測的是一次臨時起意的魯莽行動。什麼有人在特朗普的背後用槍頂著他,特朗普才被動按下行動按鈕的行動,這都十分荒謬。

美國暗殺伊朗核心人物,是再次介入中東事務,並奪回主導權的努力

美國情報和隱蔽行動的機構從業人數多達37萬,是一支龐大的地下軍隊,我們從斯諾登的稜鏡門事件中就能看出來,這是一張巨大的網,隨時監視著成百上千的目標。

這次暗殺行動之前,美國已經充分顯示了這種能力,這從幾次精準狙殺極端組織頭目就能看出來。

卡西姆·蘇萊曼尼作為伊朗情報的主要負責人和行動指揮者,對美國的這些能力焉有不知?只是沒有想到這種暗殺敢於針對一個主權國家的二號人物,敢於針對主權國家領導人,這是卡西姆·蘇萊曼尼沒有想到的。

美國暗殺伊朗核心人物,是再次介入中東事務,並奪回主導權的努力

這次暗殺等於壞了“江湖規矩”,中東複雜亂局中的各方領導人都會有所忌憚,美國的這次暗殺不單是一種戰術措施,更大的波及到戰略層面和政治層面,甚至對全世界各國領導人都有巨大的影響。

我簡單分析一下:首先,美國的特朗普今年面臨大選,一旦美伊戰爭擴大升級為大戰,戰爭有自己的規律,恐怕是雙方都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走下去的,不可預見的後果很大,有可能失控。這對特朗普競選是不利的。

特朗普雖然是個賭徒,但是他下注不在伊朗,主要是連任。

伊朗的形勢也很微妙,伊朗經濟受到美國製裁,目前在走下坡,前幾天,因為國內汽油油價上漲,發生了大規模的騷亂,經濟和政治形勢都不穩。

所以,美伊大打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瓜達爾港的作用被這個視頻誇大了((發言是針對一個震驚體的國內視頻評論的,國內商業化的自媒體,許多是純粹的商業行為)

還有更可笑的是,該視頻居然說美國會藉此佔領瓜達爾港,進而從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攻入中國的新疆。這就太沒有基本常識了,美國要想從瓜達爾港進入新疆,必須要佔領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這都是不可能的。美國在阿富汗總的趨勢是儘快撤軍,哪裡有再打下去的決心和能力?

簡單分析就是如此,國內一些自媒體為了抓眼球,寫出這樣不符合實際的驚悚文章,是一種商業行為。稍有政治頭腦的人都會有清醒的認識,不必擔心會出現視頻中的結果,我的結論,美伊不會大打和開戰,對中國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沒有必要焦慮。

美國暗殺伊朗核心人物,是再次介入中東事務,並奪回主導權的努力

目前,各大流氓(網絡對五大常任理事國的調侃說法)都在中東打代理人戰爭,而且打的有滋有味。代理人戰爭的特點就是進退自如,可以審時度勢,輾轉騰挪,打不贏可以跑,有利了再進來。

但是,各大國之間直接碰撞大打出手在冷戰和冷戰後都沒有出現過,各大流氓早已經沒有在超現代化戰爭中的經驗可以參照了,特別是核時代,核戰爭的威懾就是戰略平衡的鐵門栓,那才是蓋在魔瓶上的封印,誰也沒有勇氣揭開。

美國暗殺伊朗核心人物,是再次介入中東事務,並奪回主導權的努力

伊朗是地區強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比如窖藏導彈就是美國和以色列不可抵禦的毀傷武器,而且徹底摧毀是沒有辦法的。

所謂“窖藏導彈”就是伊朗在大片山區挖了大量的深藏的坑道,坑道與坑道之間是相連的。伊朗的中程導彈載車可以在各個坑道之間遊走,發射時打開坑道上面的發射洞口,就可以發射,而藏在其中不斷運動的彈道導彈載車是無法跟蹤也無法消滅的,因為你不知道它可能從哪個窖頂的垂直洞口發射,這是美伊動手的大忌。

美國暗殺伊朗核心人物,是再次介入中東事務,並奪回主導權的努力

美國暗殺伊朗核心人物,是再次介入中東事務,並奪回主導權的努力

美國暗殺伊朗核心人物,是再次介入中東事務,並奪回主導權的努力

根據各方面的統計,伊朗已經具有1500枚可以打到以色列的中程導彈,射程在2500公里以上,假如大打,伊朗可能直接攻擊以色列,雖然說不能將以色列打成一片白地,損失的規模也將是以色列建國後最大的,遠超過四次中東戰爭,雖然以色列可以用核武器反擊,但政治風險太大。

另外,

中國對中東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但未必希望大打影響資源的供給。俄羅斯也不想斷送已經有的成果,這些都是不可能大打的基本要素。

這次對中國的影響,我說的微乎其微,主要還是政治上的,經濟上油價上漲,對中國沒有好處。

至於有國內自媒體喊出“抗美援伊”的口號,我認為比較幼稚,參與中東博弈有多種形式,比如參與戰爭外的其他形式。比如我們對俄羅斯的一貫支持?都是辦法,物質的金錢的給予才是人家最需要的。

===========================================================================

補充一下:

鑑於伊朗退出伊核協議,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再次上升位置,下一步如果伊朗恢復濃縮鈾的研發並向武器級升級,以色列的危險就加大幾分,如果到了武器級,以色列會在之前動手。

以色列在近七八年坐收敘利亞戰爭對自己的好處,加上伊核協議簽署,以色列有了一個長時間的和平收益,但是以色列在戰略打擊武器上沒有大的進步,比如可以打到伊朗的彈道導彈,以色列在數量上基本是原地踏步,這是以色列錯估了形勢,這和以色列能力有關,即便有財力,但是部署上千枚甚至更多的彈道導彈對於國土狹小的以色列是不現實的。

美國暗殺伊朗核心人物,是再次介入中東事務,並奪回主導權的努力

如果一旦打算核襲擊伊朗,以色列只能用飛機,投擲的數量和質量非常有限。如果美國不與以色列同時動手,伊朗沒有滅國之難,而伊朗一旦還擊,以色列的生存就沒有保證了,大戰對美國損失不大,但是代價是以色列滅國。

美國暗殺伊朗核心人物,是再次介入中東事務,並奪回主導權的努力

所以,以色列的基本策略是促使美國大規模打擊伊朗,解除對以色列的威脅。

這個主導權就再次握在了美國手上。

所以,美國這次暗殺伊朗核心人物的做法,其實是再次介入中東事務,並奪回主導權的努力。

這個遊戲,最後還是要看實力的全面性,實力的厚度和廣度。

中東能不能恢復戰略平衡,靠的還是各方實力的博弈,怎麼發展都不會討巧,可以說沒有偶然性,落後就要捱打是基本鐵律。

針對美伊兩國相互威脅,俄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專家多爾戈夫6日對俄《觀點報》表示,未來局勢可能會進一步惡化。不排除伊朗對美國人和美國設施採取打擊行動的可能,特別是伊朗會利用自己控制的武裝組織對美軍發動襲擊,發動代理人戰爭。

這種評論都是後知後覺,伊朗早就深度介入中東的代理人戰爭,在敘利亞和也門等地,伊朗的代理人戰爭打的也是有滋有味的,否則也不會有卡西姆·蘇萊曼尼遭此慘禍。

現在,要看的就是伊朗下一步會不會啟動新的濃縮鈾計劃了,一旦啟動,就是形勢的拐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