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基地遭攻擊,F-35緊急升空後卻毫無動作,只因被伊朗拿住軟肋

就在昨日,駐伊拉克美軍基地接連遭遇2波伊朗導彈襲擊,根據美國國家公共電臺公佈衛星圖顯示,阿薩德基地多處被導彈擊中,至少有5項設施遭到嚴重破壞,但在具體的傷亡問題上,美國與伊朗仍舊各執一詞。

​在襲擊發生後,美軍也並非無所作為,而是迅速作出了反應,在1月8日至少6架F-35緊急從阿聯酋達哈夫拉基地升空前往波斯灣,但最終這些在波斯灣上空的F-35,並未收到白宮發出的攻擊命令,最後返回了阿聯酋達哈夫拉基地,顯然白宮或者說美國大統領最後選擇了放棄。

美軍基地遭攻擊,F-35緊急升空後卻毫無動作,只因被伊朗拿住軟肋

之所以這樣,與伊朗發出的警告不無關係,在美軍行動之前伊朗革命衛隊就已對外放話,如若美軍敢從阿聯酋達哈夫拉基地起飛F-35A戰鬥機襲擊伊朗,就會將阿聯酋的達哈夫拉基地列入打擊目標,表面上在威脅摧毀阿聯酋的達哈夫拉基地,但言外之意,就是若伊朗本土遭到打擊,將擴大戰爭規模和等級,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盟友都包括在打擊範圍內。

而這正好是拿住美國的軟肋,應為美國現階段根本無意、也沒有能力再掀起一場大規模戰爭,特別是在周邊軍事基地已找到瞄準,隨時有可能面臨毀滅性打擊的情況下,更是投鼠忌器不敢輕易出手,最終理智佔了上風,白宮選擇退讓不僅沒又立即作出反擊,同時發表聲明透露出不會採取繼續加劇緊張局勢的做法。

美軍基地遭攻擊,F-35緊急升空後卻毫無動作,只因被伊朗拿住軟肋

對於中東是否會開戰的擔憂,局座張召忠也有過分析,他認為美國與伊朗開戰需要三個條件,其中撤僑與增兵美國正在進行,但還缺少一個關鍵條件即盟友的支持,法國、德國與英國在伊朗的問題上存在巨大分歧,不願意貿然對伊朗開戰,如若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盟友再度離心,美國的中東戰略很可能會破產,而被競爭對手趁虛而入。

美軍基地遭攻擊,F-35緊急升空後卻毫無動作,只因被伊朗拿住軟肋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白宮已經流露出緩和局勢的意向,直言將對伊朗實施新的經濟制裁而非軍事打擊,並言之鑿鑿的表示在伊朗導彈襲擊中沒有美國人受傷。與之對應的是伊朗在導彈襲擊後,對外透露自衛行動已經結束,顯然是不願意繼續加劇衝突。

美軍基地遭攻擊,F-35緊急升空後卻毫無動作,只因被伊朗拿住軟肋

其實,美國與伊朗的意思都很明顯,即不願意開戰,儘管在各自的說法中都有強硬的一面,但事實證明美國與伊朗都意識到開戰帶來的除了毀滅和兩敗俱傷,不會有任何好處,而這顯然不是雙方願意看到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