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在遼寧入伍,部隊技術九級,應該選擇自主擇業還是轉業?

左上右上


崤山小虎第464條回答!

在部隊技術九級,就相當於副團!今年剛好是2019年,也就是20年技術副團退役!

關於自主還是轉業,小虎有幾點建議給你。

1.無論是轉業還是自主,退役的安置地可以選在入伍地,也可以選在駐地,還可以選擇隨父母或家屬、子女。

所以,你沒必要非要退役到遼寧。


2.如果是退役到遼寧,小虎建議你選擇轉業!原因有兩點:

第一,東北是一個非常重視人情化的社會圈子,如果是一個公職人員,在東北雖然工資不是特別高,但會生活的非常愜意!

第二,東北的養老金早以虧空,這些年一直靠國家反哺;這幾年軍隊一直在改革,難保以後自主擇業費會交由地方軍人事務部,從地方財政支出。但如果是退休的公職人員,退休金一定會有保障的!但你60歲後的自主擇業費就不好保證了!


3.至於轉業還是退休,最主要的還是看你退役後有沒有努力的長遠方向!如果有,比如搞個個體經營,憑一技之長謀個工作等!

如果有,我建議你自主擇業,因為退役後你會因為有工作圈子而不孤獨。如果沒有,我還是建議你轉業吧!

畢竟,人生來必須得要勞動,只有勞動才能體現你的價值!


哨兵小虎


班長好,自薦一下,2000年入伍,2018年選擇了自主,軍齡18年,趕上軍改的特殊期。我在西北地區,可能和東北的有差異,我把我的體會說一下,可能和各位前輩大同小異,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我為啥選擇擇業。1.WJ部隊改制在即,我剛好滿足18年軍齡條件。2.愛人帶兩個小孩,我們縣市分居,一個月1-2個週末回家,和老人異地,欠老人愛人孩子的太多,荒廢孩子的教育,這輩子都無法平靜。3.轉業工資扣除後,實際到手3800左右,房貸每月3000,一家人難以餬口。4.地方單位晉升空間暢通,但渠道很小,一個戰友副營轉業至今12年,仍在正科位置。5.體制內不自由,各種不適應,自行想象吧,我退役前和地方單位打交道較多。6.有三個熟悉的副團職、一個正團職領導選擇安置後苦不堪言。

二、自主擇業後面臨的困難。1.心裡關:剛開始很是享受自由和散漫,享受家庭的歸屬感,三個月後看著曾經的戰友早出晚歸上下班,心裡失落感十足,出現急躁情緒。2.社交圈:以前的圈子很快消失,新的圈子尚未建立,更多的是和一起退役的關係要好的來往,給現役的戰友隨個份子錢都不想去。3.迷茫期:一種前路無知己的焦慮,思想比較活躍,想問題較多,俗話說的閒得無聊。

三、自主後能幹啥。1.自由,自由,自由。隨心所欲,先用小半年時間給自己放個假,手機調靜音。2.在基本保障滿足的前提下你還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王健林、任正非!說正經的,在給自己放假玩的同時,留意一下市場,看有啥風險小、盈利也不會多的小項目,不為掙錢,就為緩解自己的情緒,找個喝茶的地方賺經驗,我7月份退,9月份建材城租了一個小門面,註冊了一個裝飾公司,生意不咋地,計劃第一年虧,第二年平,第三年盈利,投入不多,房租也不貴,解決人寂寞孤獨無聊很有效果,逐漸的有了新圈子。切記切記,投資不能大,咱們本來和社會脫節了,加上經濟不咋地,投的大血本無歸的可能性非常大。3.如果您有專業,比如軍醫,依靠專業在社會上創業,還是很有優勢的。4.有天然的或者先期維護好的黨政圈子,後期繼續維護,不為讓他給咱們辦啥事,多交流著能掌握一些信息即可,這些信息可能會帶給你好運氣。

手機碼字,有不通暢的地方各位領導戰友們見諒!

發個圖,再懷念一下軍旅生活。



用戶18565198384


沒有什麼可猶豫的。自主擇業。

我是92年兵,在部隊工作二十年後,選擇了轉業,現在每月的工資還不到轉業時的一半,而且每天還有幹不完的工作,再加上在部隊工作時間長了,地方的許多的東西我們還得從頭學起,其中的心酸真的難以言表。而你選擇自主的話,每月有固定的收入,如果自己有一技之長,再幹一份其它工作,你的收入可能就是我的三到四倍。至誠回答,供你參考,請你三思。


三哥心語


做為一名己經轉業的戰友,大哥勸你下,選自主擇業沒有其他選項。技術9級在遼寧其它城市不知道降不降級,但在鞍山妥妥的降級到正科(相當於部隊技術10級而行政副團不降級,哥就是11級直降科員,和剛入職的大學生一個起跑線,部隊17年基本就算了個工齡比別人多點,行政副營不降級)月工資3700多點,還不如服役時的一個零頭,而且此工資將直到你退休(現在全市都是科了,幹到局級永遠輪不到你),除車補\\醫補和房補其它全無。記得有個小戰友退役工資每個月7千一8千,大把時間補償妻兒以前的虧欠,而退役金還在逐年噌長,轉業你這年歲估計還得上20年班吧?地級城市基本都這樣,除非瀋陽大連能好些。


平安2003667


同年兵,握個手吧。

98年入伍,你的年齡應該在40歲左右,在地方而言這是當打之年,是幹事創業的好年紀。不知道你的技術9級是哪方面的技術,如果是非常具備優勢的技術那麼自主擇業可以,會很搶手,但若僅僅是技術幹部按部就班晉的職稱,那麼也就不存在技術上的優勢了。

自主擇業對於軍官來講,有一定的誘惑力,因為薪資照發,又不用受單位限制,自己可以隨意幹 點事情,看上去很美好,可當你一旦自主回到地方之後,箇中滋味只有你才體會的到。

我接觸過很多自主擇業的幹部,多是40多歲的,基本都是團職或營職軍官,說實話,選擇自主的很多都後悔了。為什麼?最關鍵的原因是他們失去了存在感,一個人如果在社會上沒有安穩的工作,沒有紮實的實業,那麼是不會被社會尊敬的,哪怕你曾經是在部隊春風得意,那都是過眼雲煙,人們看到的只是你的現在。

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尊嚴,有時候不是靠你的個人魅力來體現的,而是靠你的工作來體現的。如果選擇轉業,你分到地方起碼也要定個主任科員、機關大的話還可以定副調研員,雖然暫時安排不了實職,但不排除通過個人奮鬥繼續進步的。最重要的是,你分到了機關單位,那是人人尊享的單位,無形當中會提升你的社會地位,同時也會逐步擴大你的社交圈子。

要明白,這個社會上的人,都是趨勢趨利的,一個如同飄萍的人,很難得到社會的認可。

所以說,我還是強烈建議你轉業。

當然,如果家庭條件優厚,個人社會關係過硬,社交能力強大,那麼自主更自由,舞臺更大一些。


元芳有看法


作為轉業幹部,親身經歷過選擇的彷徨。關於轉業還是自主,應該視自己和安置地實際情況而定。

如果安置地工資待遇高於自謀,應該選擇轉業,否則自謀。如果待遇差不多,那就參照個人情況,綜合考慮了。

1.如果你有專業,在地方還能找到一份中等收入的工作,優先選擇自謀。如果你一直從事行政,沒有專業,建議首選轉業。

2.如果社會關係強大,有可以支持你創業,那優先自謀,畢竟這樣成功概率大。如果沒有優先選轉業。光靠奮鬥創業成功的畢竟是極少數!

3.如果你想享受輕鬆無壓力的舒適生活,優先考慮自謀。如果還想有點約束選擇轉業。

4.如果家庭條件很好,在可以預見的幾十年都生活無憂,建議還是選轉業。這樣生活更充實,還有一個不算太差的所謂身份。如果條件一般,還想奮鬥一下提升生活條件選自謀,再找份工作。

其實自謀和轉業不必太糾結,轉業你也當不了什麼官,提升空間基本沒有。現在地方歧視轉業幹部,一般都是給些邊緣化的崗位。自謀創業成功的概率也很小,能找個合適的工作就不錯了。

不管選什麼,心態最重要。希望戰友們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綜合衡量。轉業後多關注家庭,多關注身體,把虧欠家庭的補償回來!!人最終還是迴歸家庭的!!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水手131115


題主作為軍齡滿20年的技術九級幹部,是選擇轉業安置好還是自主擇業好?作為先一步轉業的老軍轉,我認為此事幹系重大,是退役軍人人生中的關鍵一步,必須全面考量、慎重抉擇,單純講轉業安置和自主擇業的利或者弊都有走極端之誤,建議按照以下三個步驟來抉擇會更有妥當。

第一步,首先確定安置去向地。

這個好判斷,不外乎入伍地、部隊駐地、配偶或父母戶籍所在地。一般而言,選擇配偶所在地為多。

先確定安置去向地很重要,這是決定安置還是自主的關鍵因素,因為不同地區的接收安置政策和工資待遇相差甚遠,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為宜。

全國多數地區都會降一兩級安置軍轉幹部,技術九級幹部安排為主任科員(現叫二級主任科員)或副主任科員(現叫四級主任科員)可謂常態做法。但也有平級安置的,如雲南等地就有將副團職務(技術九級)幹部安排為副調研員(現叫四級調研員)的。

如題主的安置去向地也有這樣的利好政策,選擇轉業安置就挺好的,40歲出頭已是副處級幹部,拿著副處級工資待遇,以後的發展還有較大空間。

如果安置去向地能保留副處級工資待遇,雖會降級安置,卻屬於北上廣深杭及其他工資水平較高的城市,轉業後的工資待遇超過自主擇業退役金的兩倍以上,也建議首選轉業安置。

除此之外,則是選擇自主擇業更佳。畢竟,20年軍齡自主擇業幹部,每月能拿到部隊工資的80%,有三等功的又能增加發放比例,每月拿到8000元以上不在話下,僅退役金就比轉業當公務員高不少,還能隨著部隊工資的增長而相應增加,又何苦轉業進體制內受盡約束還繁忙勞碌呢。

第二步,看家庭背景和自身條件。

如果家中在政界關係背景夠硬、人脈資源夠豐,轉業當公務員不失為好的選擇,至少以後“小步快跑”也能笑到最後。不過,這種可能性很低,否則題主早就轉業了。

那就看商界資源和自身所長了。如果經商有門路,創業有資本,自身又有一技之長,那就果斷選擇自主擇業吧。數額不低的退役金已免除了衣食之憂,完全可以放開手腳,用好自身資源和充裕時間,在經商創業道路上大展拳腳、再創輝煌。

第三步,看自身性格和興趣志向。

說實話,多數軍轉幹部都出自普遍家庭,政界或商界的人脈資源都不會太多,很多也無地方上吃香的專業技能,因此除了考慮前面兩步所述理由,還需結合自身的性格特質和興趣志向來權衡。

軍轉幹部吃苦耐勞精神不缺,敢闖敢拼幹勁也有,不管是轉業安置,還是自主擇業,並非全無優勢。只是,有的幹部志在仕途,渴望在官場有所作為,文字材料和溝通協調能力也很強,那還是選擇轉業安置為好。

也有軍轉幹部吃夠了管理嚴、約束多的苦頭,對當官走仕途不感興趣,嚮往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反感官場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則選擇自主擇業會更合心願。

所以,轉業安置好還是自主擇業好,關鍵看個人情況,各有利弊是必然的,分析權衡的目的就是為了選擇最適合自己又對自己最有利的,這才是正確的抉擇導向。

歡迎關注職場李論,更多職場思悟解析,期待與您分享!


職場李論


如果在別的地方一般都建議自主擇業,但是在東北這個你還是需要謹慎考慮一下。

1.自主擇業現在還是相對比較多一些的了,前些年轉業幹部中,願意自主的不多,但是現在大家也都看開了,而且自主每個月拿著不少的退役金,如果有技術自己又可以在外面乾點別的,收入是相當不低的,這也是大家願意自主的原因。

2.但是在東北這些地方還是要謹慎自主,因為東北那邊相對對公職比較看重,有個公職身份其實也是比較重要的,具體就不細說了,就看你自己怎麼把握了。

3.要說明的是,自主擇業這項政策,在政策制度改革之後是否會調整還有待觀察,在以前這個政策是鼓勵大家依靠自己,減少地方的壓力,現在自主的比例甚至超過了安置,這方面的政策有可能還會進行變化。

如有關於報考軍校、入伍參軍及後續發展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諮詢。


起步一二一


@老馬視圖@回答你。

作為一名老兵,恕我直言,說點實話。

第一,提供的信息太少,說明你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

題主提供的有效信息就是1998年入伍、技術九級和遼寧籍。當然,這幾個信息也很重要,至少知道了你的入伍地和符合自主擇業的年限。但是讓旁觀者依據這些條件,就做出自主擇業和轉業的選擇,顯然缺少了大量實質性的內容做參考。比如你的履歷。是否有基層主官的經歷?是否有團以上機關的經歷?是從事民用專業技術工作還是從事管理工作?缺少了這些信息,所有的建議都是原則性的,都是模稜兩可的,也都是沒有實質性意義。

第二,他人的任何建議只是提供一種參考,還要自己做決定。

沒有任何人會對你的人生全面負責,自己的路還要自己走。實際上回顧一下自己的成長曆程,很容易得出結論,到底是選擇自主擇業還是選擇轉移?比如,在部隊工作期間,無論是基層還是機關,你比同齡人是否優秀和出色?你是否獨立的組織和完成過一系列重大活動?當然不能站在你自己的角度評論,而應該是旁人的客觀公正的評價。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再請問,你退役是組織安排的還是自己主動提出的?是所在單位整建制的撤銷轉隸集體退役,還是有選擇性的個別人退出現役?!只要回答完以上這些問題,你的職業規劃就有了明確的答案。如果你覺得還是猶豫不決,答案就更清晰了。你懂的!

以上的回答,全部為原創,如果能對你有些許啟發、點滴收穫,請不要忘了點贊或加關注。謝謝!






老馬視圖312


你這個類型的軍轉同志不少,到地方都得到妥善安置,生活不錯。我建議你走轉業安置之路,到行政部門體制內工作。

(1)可以有個穩定體面的工作。與自主擇業相比,轉業安置可靠。我有幾位戰友四十好幾歲時,選擇自主擇業,工作很難穩定,往往“打一槍換個地方”,一直處於實習階段,好不容易適應了,年齡也大了。飄泊的日子是很痛苦的!軍中人不太清楚社會上的事有多難做,錢多難掙,越是優秀的越鴻志高遠,到頭來越碰的頭破血流。而國家對軍人轉業安置很重視,鐵規是分配到行政或事業編制單位,工作和工資得到保障,雖不能發大財,但安逸、體面,受到親友尊重。

(2)年齡正當時,還有較多的升職空間。省會城市區級單位幹部年齡一般控制在:科級45歲,副處級48——50歲;正處53——55歲,貢獻突出者提拔晉升給待遇,年齡還可突破一些。象你這樣回來既使算為科級,年齡也是適中的。這就是希望和奔頭,你如果德才兼備,適應快機遇好,可能會有一片新的天地。我所經歷的幹部隊伍中,軍轉幹部擔任處級職務的比例是很高的,有一些營連職幹部通過一二十年努力,幹到處級退休大有人在。自主擇業軍人就沒有這些了,大多在社會上沒了聲響,還要受到老闆的欺負,如果自己創業箇中滋味就更難受了!

(3)建設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你在軍營二十餘年,不是兩地分居便是家屬隨軍隨隊,家庭建設無從談起,居無定所,肯定虧欠父母、妻兒很多。轉業安置有了穩定工作,就可以拿出一些時間和精力搞家庭建設,侍候二老雙親。自主雖然自由,也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但總得為謀生創業拼博,往往沒有轉業這種顧家的優越性,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總之,面臨兩難選擇,從自身實際出發很重要,既要淡泊名利又要慎重思考,既要廣泛聽取意見也不要受人左右,宜粗不宜細,果斷決定。路是人走出來的,相信有軍營二十年的堅實基礎,你一定會走出一條燦爛的人生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