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的迸發——英國“郡”級艦隊防空導彈驅逐艦(一)

歷史上,從世界霸主王座上跌落下來的國家往往會陷入極為悲慘的境地,然而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憑藉商業和工業成為世界霸主的帝國,不列顛經歷的卻是一段相對漫長而平穩的過渡期,雖然交出了世界的王冠,但卻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將是影響世界的主要國家之一。

這個“權力交接”的過程,頗值得玩味。這段歷史中,皇家海軍的變遷有著重要的地位,其艦隊防空驅逐艦的發展可謂一個縮影。而作為戰後皇家海軍艦隊防空驅逐艦的頭生子,“郡”級導彈防空驅逐艦所扮演的角色也就耐人尋味了。

創造性的迸發——英國“郡”級艦隊防空導彈驅逐艦(一)

“郡”級導彈防空驅逐艦首先是戰後初期英國防務戰略矛盾性的產物。戰後初期英國防務戰略面臨的主要矛盾是如何確定英國戰略目標及其實現方式,根本矛盾是戰略目標明顯高於綜合國力。這其中與皇家海軍命運密切相關的具體矛盾主要包括大陸義務與海洋戰略、歐洲防務與全球防務、綜合國力與防務戰略的關係、國家特性與防務戰略的關係、現實主義與理性主義、漸近主義與激進主義等。近代以來,英國具有明顯的海洋戰略傳統,和平時期注重在潛在敵人的外圍設防。

但是,20世紀初期以來,德國和蘇聯相繼崛起打破了歐陸均勢格局,英國海洋戰略難以收到預期效果。二戰結束後,蘇聯成為中東歐乃至歐亞大陸的霸主,英國海洋戰略更加沒有賴以生存的根基。但是,1947年拋出的“三個支柱”戰略表明,英國仍然延續了海洋戰略傳統,拒絕承擔歐陸義務(“三個支柱”原則指英國確立的主要戰略目標包括英國本土、海洋航線和中東)。

從蘇聯打破歐陸均勢格局的現狀和趨勢來說,“三個支柱”戰略沒有成功應對這一實際情況,英國也不具備在歐陸大規模設防的軍事實力。更何況,英國內部對“三個支柱”戰略也存在分歧——英國政府關於保護本土及其周圍航線毫無疑問,爭議在於是否保護中東以及地中海航線。

結果,儘管英國海軍部為戰後20年制定的長期預算計劃是“戰時需要38.2萬兵力,分佈於8艘大型艦隊航母、25艘輕型航母、1200架艦載機、4艘主力艦、35艘巡洋艦、135艘驅逐艦和雷達哨艦、332艘護衛艦、200艘掃雷艦、80艘輔助艦艇、150艘殖民地巡洋艦”。但無論是艾德禮的工黨政府還是隨後再次上臺的丘吉爾保守黨政府都認識到,作為英國戰略需求投射的皇家海軍長期預算明顯高於經濟承受能力,二者之間存在難以調合的矛盾。

創造性的迸發——英國“郡”級艦隊防空導彈驅逐艦(一)

英國缺乏全面滿足戰略需求的經濟基礎,如果完全滿足皇家海軍長期預算的要求,經濟恢復將讓位於軍事需求。這種矛盾決定了英國的決策者在皇家海軍戰後的建設中,需要在戰略需求和經濟需求之間尋求平衡,而在二者間進行取捨和徘徊的產物之一,則是“郡”級導彈防空驅逐艦——-以防空導彈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提供了這種妥協的可能。

要談及“郡”級導彈防空驅逐艦,就不得不首先了解“海參”區域艦載防空導彈系統。至於這其中的原因非常簡單,“郡”級導彈防空驅逐艦完全是圍繞這套系統來進行設計和建造的。兩次大戰期間曾飽受德軍轟炸之苦的英國對防空導彈技術有著極大的興趣。因此皇家海軍在二戰末期就開始著手基於艦艇平臺的防空導彈研製。冷戰開始后皇家海軍對防空導彈實用化技術的追求更加迫切。

1948年,英國軍方提出了一攬子導彈研製計劃,其範圍涉及到各個軍種使用的各種導彈,其中包括供英國皇家海軍使用的導彈研製計劃,“海參”艦基區域防空導彈系統就是這個研製計劃中的“階段1”項目內容,編號為GWS-1。1949年4月,英國皇家海軍正式啟動“海參”艦基區域防空導彈項目,整體研製工作由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公司負責。1951年完成結構設計,並在次年進行了原理樣彈陸上試射,1957年完成海上原型系統的研製,並開始在“哥德尼斯”號護衛艦上進行實彈試驗。

創造性的迸發——英國“郡”級艦隊防空導彈驅逐艦(一)

1958年“海參”MK1艦載區域防空導彈系統正式通過國家定型測試,獲准投入量產。隨後又在1960年代發展了改進的“海參”MK2艦載區域防空導彈系統。“海參”艦載區域防空導彈系統是一種全天候、中低空區域防空武器,整個系統由射彈和雷達火控系統兩大部分構成,射程27公里,最大射高15公里。其彈體佈局很不尋常:圓柱形彈體,十字形直角彈翼,十字形直角尾翼。彈體直徑420毫米,彈長6米,笨重的固體燃料助推器(直徑281毫米)環繞前部彈體固定。助推器噴嘴與導彈縱軸成45度角,以免噴氣流損傷導彈。

採用這一佈局在飛行初段就不需要氣動水面尾翼。助推器實際上是以“牽引狀態”工作。導彈繞軸旋轉增加了穩定性。儘管導彈外形難看,但這種佈局方式可以省去面積特大的穩定尾翼、橫向尺寸小,便於艦上存貯。同時代的陸基地空導彈,如英國空軍的“雷鳥”和“警犬”、美國的“奈基”和“波馬克”導彈、蘇聯的S75導彈等都因安裝有大型穩定尾翼而無法上艦。從這一點來看,作為一種海軍區域防空導彈,“海參”系統的設計從一開始就是為海基平臺量身定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