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漲勢如虹 基金經理有點“恐高”

1月16日,上證指數下跌0.52%,科技股依然堅挺,誠邁科技、漫步者等多隻個股漲停。在賺錢效應的吸引下,資金加速湧入科技板塊,1月15日,股票型ETF單日規模增長前3名均為科技主題ETF,其中,華寶科技ETF規模再度創出歷史新高。不過,面對科技股的漲勢如虹,多位投資經理卻有點“恐高”。

私募排排網最新調查顯示,82.71%的私募認為科技股整體漲幅過高,估值出現較大泡沫,投資者春節前追漲或加倉的性價比並不高,在高位及時獲利止盈是相對較好的策略;17.29%的私募認為市場風險偏好上行,春節後大概率還會出現“春季行情”。科技產業週期爆發預期仍在,雖然當前科技股偏貴,但春節前佈局更有利於在節後行情中獲利。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月16日,申萬電子行業指數、申萬計算機行業指數今年以來分別上漲11.37%、10.6%,位列28個申萬一級行業年內漲幅前兩名。部分科技股更是漲幅驚人,誠邁科技今年來漲幅超過72%,海量數據今年來上漲67.78%。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華寶證券集中調研了十幾位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科技板塊也成為基金經理熱議的投資方向。較多基金經理看好5G相關產業鏈,他們認為,市場關注的基站端行情或已接近尾聲,未來看好5G中後端,如消費電子、進口替代、封裝類公司。少數基金經理尤其關注蘋果產業鏈。

不少公募基金經理也關注到了科技股的風險。部分基金經理認為,消費電子目前估值較為合理,未來或有泡沫,當泡沫過度時會關注產業鏈下游,如傳媒和遊戲板塊。“短期科技股漲幅較高,博弈成分較濃厚,有回調壓力。”

此外,在此次調研中,多位基金經理對近期略顯疲態的消費股產生了分歧。有基金經理認為,食品飲料板塊目前估值已經透支了未來1年至2年的業績。但也有的基金經理表示,此類板塊的龍頭公司作為核心資產,值得長期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經理對新能源板塊的討論熱度不亞於科技板塊。不少基金經理從去年四季度開始陸續看好新能源板塊。他們認為,新能源車進入了行業拐點:一方面,新能源車產品已經具備競爭力,客戶接受度明顯提升;另一方面,目前技術依然在進步,配置方向主要考慮電池和材料領域龍頭,看好綁定全球供應鏈體系的公司。

事實上,多位明星基金經理也已把新能源板塊劃入“狩獵”範圍。中歐基金周應波表示,傳統車巨頭全面轉向電動化,滿足了行業發展的必要條件。2020年或將是電動車普及元年,關注新能源電動車左側佈局的機會。(陸海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