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生子佯謬”第二個升級版來襲,愛因斯坦又錯了?

最近寫了關於“雙生子佯謬”的一個升級版的剖析,有網友針對這個剖析又提出了一個新版本的“雙生子”佯謬,也就是第二個升級版本,那麼今天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首先網友提出的問題如下:

“雙生子佯謬”第二個升級版來襲,愛因斯坦又錯了?

由於圖上文字太小我還是簡單描述下這位網友的問題,哥哥和弟弟分別坐宇宙飛船從地面出發,往兩個反方向離開地球,兩個人都從最開始的加速運動,到勻速直線運動,到減速掉頭,然後再次加速運動,再到勻速直線運動,然後減速,最後再次回到地球靜止,也就是如下圖所示。

“雙生子佯謬”第二個升級版來襲,愛因斯坦又錯了?

按照這位網友的說法,重點在於哥哥和弟弟處於勻速直線運動階段,當兩者處於勻速直線運動,根據狹義相對論時間膨脹公式可以得出結論:以哥哥為視角會發現弟弟時間變慢了,以弟弟為視角會發現哥哥時間慢了,到底誰的時間更慢,得出矛盾的結論,所以狹義相對論錯了。

其實剖析這個過程的關鍵在於理解“什麼是時間具有相對性”,我還是不得不談我們比較熟悉的物理量“速度”,首先我們都明白速度肯定是具有相對性的,因為一個具有相對性的物理量具有兩個特性:

1、談論這個物理量之前必須指明參考系是誰,如果不說參考系就談這個物理量是毫無意義的

2、面對相同的物理過程,不同參考系下測量出來的這個物理量值會有不同。

“雙生子佯謬”第二個升級版來襲,愛因斯坦又錯了?

我們看“速度”這個物理量是否具有以上兩條特性,你會發現,速度的確具有這兩個特性,所以速度的相對性我相信沒有人會質疑。

那麼我再問一個問題,“速度”在哪種情況下才可以比較,或者說具有可比性?這個問題可能你一時難以回答,其實答案很簡單,只有在大家選擇相同的參考系得出的速度,才具有可比性。舉個例子,我說A速度是10m/s,B速度的20m/s,我問你誰的速度更大?

“雙生子佯謬”第二個升級版來襲,愛因斯坦又錯了?

如果你毫不猶豫的說:B的速度更大,那麼非常遺憾,你還是忘記了“速度具有相對性”這個特性,因為剛剛的問題我沒有指明參考系。哈哈,大家發現沒,自己很容易就把“相對性”這個特性給遺忘掉,我相當於給大家剖了一個坑,成功坑到大家了(如果你被坑到說明你“相對性”這個概念理解的還不錯)。

好了,我把剛剛的問題再問一次,這次我不剖坑了,我指明參考系行不行。我說A選地面做參考系速度是10m/s,B選一列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火車”做參考系速度是20m/s,請問誰的速度更大?

如果你再次毫不猶豫的說:B的速度更大。對不起,你又被我坑到了,因為這兩個速度壓根就不是在相同參考系下測量出來的,B很可能在火車裡面往火車的反方向跑出一個20m/s,而火車恰好沿著正方向做20m/s的勻速直線運動,這樣一來B相對於地面就是出於靜止狀態,如下圖所示。所以大家是否已經隱隱的得出一個結論:速度要進行比較,必須選擇相同參考系才行。

“雙生子佯謬”第二個升級版來襲,愛因斯坦又錯了?


好了,我這次真的真的真的不剖坑了,我再繼續轉換場景,假設此時A和B都選地面當參考系,A靜止於地面速度是0,B沿著地面右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是20m/s,那麼此時誰的速度更大?這次我們可以毫不猶豫的說:B的速度更大了。

OK,到目前為止都很好理解,我再繼續轉換場景,假設A和B還是處於剛剛的狀態一模一樣,不做任何改變,但是此時有一列火車也向地面右邊做勻速直線運動,請問:

1、以地面做參考系,誰的速度更大?

2、以火車做參考系,誰的速度更大?

“雙生子佯謬”第二個升級版來襲,愛因斯坦又錯了?

問題1的答案很簡單,肯定是B速度更大,因為剛剛分析過了。問題2的答案其實也很簡單,因為現在是以火車當參考系,雖然火車相對於地面速度20m/s,但是B也是相對於地面速度是20m/s,而且火車和B都是往右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如果以火車做參考系B其實處於靜止狀態速度為0,而A則速度變為20m/s了對不對?

如果你回答:對,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徹底理解“相對性”的含義了。不過大家發現沒有,剛剛A和B處於命名是同一個物理過程,但是參考系換到地面就是B速度更大,參考系換到火車就是A速度更大,是不是我們得出矛盾的結論了?其實我們內心也知道,這並不矛盾,因為“速度具有相對性”,一旦參考系變了,相同的物理過程得出的速度也會有變化,有時A速度大,有時B速度大,這很正常的。

“雙生子佯謬”第二個升級版來襲,愛因斯坦又錯了?

如果以上過程你都順利的理解了,那麼我們再談最開始網友提出的這個問題就簡單多了。

網友提出的問題關鍵在於哥哥和弟弟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哥哥覺得弟弟時間慢了,弟弟覺得哥哥時間慢了,得出看似矛盾的結論。但是大家別忘記了“時間”這個物理的也和“速度”一樣,具有相對性。也就是說“時間”也滿足剛剛說的兩個規則:

1、談論這個物理量之前必須指明參考系是誰,如果不說參考系就談這個物理量是多少值毫無意義

2、面對相同的物理過程,不同參考系下測量出來的這個物理量值會有不同。

“雙生子佯謬”第二個升級版來襲,愛因斯坦又錯了?

那麼當哥哥和弟弟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哥哥覺得弟弟時間慢,這個參考系是誰?是以哥哥為參考系得出的結論對不對?也就是參考系是哥哥。弟弟覺得哥哥時間慢了,這個參考系是誰?其實是以弟弟為參考系得出的結論,也就是參考系是弟弟。所以你發現問題所在沒?這兩個人處於勻速直線運動時,計算的時間都是以自己當參考系計算出來的,所以這兩個人計算的時間的參考系壓根不一樣,既然參考系不一樣,比較時間就沒有意義。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時間具有相對性”其內涵真的非常深刻,大家長久以來被“牛頓的絕對時空觀”統治了很久,突然要理解“時間”這個物理的相對性,就變得非常困難,因為有思維慣性。

“雙生子佯謬”第二個升級版來襲,愛因斯坦又錯了?

分析到現在,這個“雙生子佯謬”第二版升級版基本已經用狹義相對論解決了,接下來我們來正確的比較下哥哥和弟弟整個過程到底誰更年輕。我們始終記住一句話,比較時間的前提條件是:要在相同的參考系下比較,所以我們可以假設此時地球上有一個第三者:小明。分析哥哥和弟弟的時間我們都以“小明”做參考系,你會發現,由於哥哥和弟弟任何時刻的加速和減去過程都相等,只是方向相反而已,所以站在小明的視角,用狹義相對論的“時間膨脹公式”計算會發現任何時候哥哥和弟弟的流逝速度都一致,所以最終哥哥和弟弟回到地球,會一樣年輕。

“雙生子佯謬”第二個升級版來襲,愛因斯坦又錯了?

此次這個第二個升級版本的“雙生子佯謬”被徹底解決,希望大家腦中始終記住,我們所經歷的“時間”具有相對性,要把“時間”這個物理量和“速度”這個物理量平等對待,不能總是記住“速度具有相對性”,然後把“時間具有相對性”拋之腦後。愛因斯坦的理論為啥要叫“相對論”不叫“絕對論”,因為愛因斯坦認為“速度”和“時間”都具有相對性,而牛頓則認為只有“速度”具有相對性,其它物理量都是絕對的。我是《小彭來給您解惑》,大家如果喜歡我的內容可以關注我,如果大家還有“雙生子佯謬”的加強加強加強升級版本,歡迎隨時留言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