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再現定陵發掘:圖6提取皇冠,圖9萬曆皇帝的遺骸姿勢很怪異


【考古發掘現場】這是一組反映定陵發掘現場的老照片。定陵是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陵墓,先後出土3000多件珍貴文物,為研究明朝歷史提供了一手實物資料。但是,定陵發掘的教訓是慘痛的,它直接告訴我們帝王陵決不能輕易挖開,否則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考古人員拆掉金剛牆】鮮為人知的是,定陵只是一個替代品,剛開始考古人員計劃發掘朱棣的長陵。由於長陵實在太大了,考古人員試掘過程很不順利,結果大家建議先發掘一座規模較小的陵墓積累經驗,最終定陵成為大家的首選。

【定陵地宮中殿】事實上,定陵地宮的發掘也困難重重,考古人員花費很長時間才找到地宮入口。由於懷疑地宮裡有各種暗器,考古人員在進入前先用一隻公雞來探路,“大家拿繩子拴住雞爪放進金剛牆內,幾天之後,公雞還能打鳴”,大家這才放心進入地宮裡。


【地宮後殿】據定陵地宮考古發掘隊隊長趙其昌曾回憶說:“定陵挖掘工作並沒有走彎路,可以說比較順利。”但是趙其昌也有非常痛心的事情,“損壞沒有發生在發掘之初,而發生在發掘之後,這是萬萬沒有料到的。不無痛心,更不無遺憾,而遺憾再也無法彌補。”

【大量陪葬品】趙其昌口中所說的遺憾,最主要的是指大量絲織品因接觸氧氣被迅速氧化成為灰燼。由於考古人員經驗不足,大家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軟化劑,塗抹在半腐的絲織物上,結果很快就變黑、變硬、變脆。再加上當年的文物庫房太過簡陋,根本談不上恆溫、恆溼、避光,最終這些絲織品都毀壞了,實在是太可惜了。

【考古人員在提取萬曆的皇冠】1958年,官方媒體正式向世界公佈了發掘定陵的消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個皇后屍體腐爛,骨架完好,頭髮軟而有光。屍骨周圍塞滿了無數的金銀玉器和成百匹的羅紗織錦。”消息一公佈,瞬間吸引了全世界考古愛好者的目光。


【瓷器陪葬品】當時保護技術太落後了,挖開容易,要保護卻無比困難。於是,當時參與定陵發掘的考古人員形成一個共識,“定陵發掘之後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帝王陵不能隨便挖。從這之後就定下了規矩,堅決不動帝王陵。”

【考古人員在提取文物】筆者查閱資料後發現,定陵發掘時我國連文物法都還沒有,只有一些關於文物保護的條例,但是沒有細化,更沒有具體到帝王陵墓不能主動挖掘的規定。然而,定陵的挖掘成為一個重要歷史拐點,國家也逐漸意識到發掘帝王陵需要慎重再慎重。

【萬曆皇帝遺骸】萬曆皇帝遺骸姿勢怪異,後來專家才知道這帝王的專屬,即“北斗七星”葬式。所謂的“北斗七星”葬式是指,萬曆皇帝入殮時面向上,頭頂微微向右側偏去,同時右臂向上彎曲,右手放在頭的右側,左臂略微內彎下垂,左手拿著一串念珠,放於腹部。骸骨的右腿稍微彎曲,左腿則伸直開來,兩腳也沒有並起,而是向外撇開一些。


【郭沫若等人親臨現場指導發掘】定陵地宮文物提取結識後,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遺骸、金絲楠木棺木都被丟棄在地宮裡。再後來,金絲楠木被人丟棄,至於皇帝和皇后的遺骸也在特殊時期被焚燒殆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