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大家應該還記得2019年初鐘樓的“兵馬俑” 人臉燈光互動裝置。


通過簡單的掃描就可以讓自己的頭像展示在巨大的兵馬俑光影雕塑上,讓自己“秒變”高大威武的“兵馬俑”。


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記者 王昕 攝)


當時這個雕塑在線上線下都引起了不少討論,有人覺得很好玩,也有不少人覺得,這麼一個巨大的兵馬俑頭像,感覺還是有點突兀和嚇人……


後來因為線上線下的討論太多,沒過多久,西安碑林區宣傳部回應:已把“變臉兵馬俑”移除。


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在西安,這種事經常發生。


經常是一件事出圈了好久,西安人才注意到,注意到後的第一反應就是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一點都不想被討論,不然也不會有陝西楞娃的美名。


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楞娃,說話辦事不善察言觀色直來直去;外表冷峻,莊敬實誠,寡言少語,剛板硬正,寧折不彎;認死理,一根筋,拼命硬幹,八頭牛也拉不回,倔犟勁上來敢把天戳個窟窿。


當然,也經不起質疑,這裡的人們太有偶像包袱了,太正了。


不過今年這回,西安終於趕上趟了。


假“喊泉”變真“喊泉”


大家應該還記得,2019年國慶期間大唐不夜城有個噴泉突然在網上走紅。


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據說這是一個神奇的噴泉,只要你用力“啊~”的吶喊,就會隨著喊聲出現的一種拔地而起的壯觀噴泉!並且喊得越大聲,噴泉就會越高,喊聲不停,噴泉不消。


但是後來被證實這只是普通噴泉,不是喊泉,噴泉會規律噴水,與喊聲無關。


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要是擱以前,這事過去也就過去了,該是啥樣還是啥樣。


但是今年變了,2020年1月8日大唐不夜城官方發佈:被“誤會”的噴泉將升級改造成“喊泉”!並在1月10日正式開始運營。


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如今這次這個噴泉真的成了大家心心念唸的“喊泉”,只要喊得越大聲,噴泉就會越高,喊聲不停,噴泉不消。


如今“喊泉”每天分7場供遊客“吶喊”,從下午4點半到晚上11點,每逢半點開始,每次半個小時。每人兩分鐘的體驗互動時間,每次開場前都是人山人海,雖不及不倒翁小姐姐,但也算的上不夜城第二大熱點。


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不過這次的“喊泉”只持續到2020年2月9日,不管是飆高音還是送出新年祝福,路過的小夥伴可都要早點去,大聲喊出來呀!


鐘樓不“滅燈”


曾經,當西安鐘鼓樓的輪廓線被附上彩燈,白天才能看見的明柱迴廊、彩枋細窗,在燈光的照耀下更顯恢弘大氣,飛翹的屋簷四角和栩栩如生的獸吻活靈活現,細緻精巧。


這不僅成了西安人的驕傲,也成了外地人對於西安這座古城執念的期待。


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不過,在去年11月底,為確保文物安全,遵照國家文物局相關要求,西安鐘鼓樓調整為泛光照明,關閉木建築本體照明設施,並開展全面消防檢查。


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自從鐘樓滅燈了之後,我一度覺得西安是不是最近遇上了水逆,怎麼總是會有流年不利的感覺。


現在想來可能還是我低估了西安現在“趕趟”的能力。


因為西安剛好趁這次機會,對鐘鼓樓進行了夜間照亮改造提升。


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上圖燈光調試中 下圖燈光完全體


此次提升,為了確保不在古建本體安裝照明設施,採用遠距離精準投光方式,依託周邊建築、路燈杆(主要利用鐘樓四周20個路燈,在每個路燈上額外增加4盞燈,共80盞,樓體上設有240盞,共計320盞燈),採用切光燈遠距離對鐘鼓樓進行照明,以達到預期效果。


“滿不在乎”的西安人?


經常聽人說,千萬別指望西安的服務精神,這地方人就沒有這種意識。


說起來西安人好像都有股滿不在乎的勁頭。


西安人太有意思了,是我認識的所有人裡面,唯一自己會自己說,這西安吧,就是有點破有點舊,你去小吃街千萬注意小偷啊。


你要當著別的省市自治區,隨便說兩句壞話,肯定有人要跟你打起來。但西安人會先自己罵上:就是不咋樣嘛。


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西安人以前總是滿不在乎,但這次西安人開始在乎了。


我們慢慢學著把眼光放長遠,學著不怕被議論、不怕丟人,開始思變,開始在乎自己的風評,開始在意服務態度。


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大家喜歡火晶柿子,就把陝西特產發往全國;大家喜歡不倒翁小姐姐,就調整位置讓更多的人能看到小姐姐;喜歡唐朝風格,大唐不夜城就有了更多新的唐朝人物角色扮演;過年喜歡看燈,就放上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超大花燈。


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哎呀,西安人終於趕上趟了


這樣挺好的。


希望每個來這裡玩過的人,都能放心的大聲宣佈:這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下次還要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