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地處中條山南麓黃河北岸的芮城廣仁王廟,建於唐大和六年。200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據專家考證,現存古建築中最早的並有確切修建時間記載的唐代單體木構建築,全國僅有五座。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廣仁王廟僅次於五臺山南禪寺大殿而位列第二。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其後分別為澤州青蓮寺藏經閣、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和敦煌莫高窟196窟簷。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廣仁王廟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古魏鎮中龍泉村邊的一座高臺之上。松柏蔥翠,砌石護坡,巍峨雄偉。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高臺下是一干涸水池,當地人稱為五龍泉。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一旁有3間窯洞,其中一間保存有2塊石碑。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拾級而上,一座古老別緻的唐代建築映入眼簾。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廣仁王廟正殿面闊五間,進深四椽,單簷歇山頂。廈坡平緩,殿內無柱,結構簡練,古樸雄渾。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正殿對面是清代道光十二年修建的戲臺。雕樑畫棟,木雕細膩,圖案精美,臺口八字型牆壁精巧別緻。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在正殿牆壁上鑲嵌有兩塊唐碑。分別記載了擴建廣仁王廟始末和縣令於公鑿引龍泉之水灌溉農田的事蹟。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廣仁王廟供奉的是傳說中的龍王之首東海龍王廣仁王。當地村民為了祈求天降甘霖,滋潤農田而建。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由於廟前有五龍泉水湧出,故而當地俗稱五龍廟。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山西十年九旱常年少雨,在農耕時代,企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好年景,是當地人們普遍的願望。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修建廟宇供奉能夠行雲布雨的龍王,也就在情理之中。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在山西遺留眾多的龍王廟當中,廣仁王廟原本只是其中一座普通的廟宇,卻因其遙遠的年代,古老的建築,悠久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說而彌足珍貴。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可以想象,當時的廣仁王廟,不見得有多麼光鮮閃亮輝煌耀眼。可隨著時光的流逝,歲月的沖刷,仍存留於世的古老建築,才真正體現出它的價值所在。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它的價值,就在於它存活久遠。

鮮為人知的芮城廣仁王廟,現存唐代建築位列第二,彌足珍貴


我,林間泉韻。愛好文學,喜歡攝影。遊走于山川水澤,漫步在庭堂院落。鍾情古文化,融入新時代;擁抱大自然,記錄小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