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兵不動!美聯儲1月決議毫無懸念,回購流動性或成隱患

北京時間30日凌晨,美聯儲公佈1月利率決議,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1.50~1.7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同時上調超額準備金利率(IOER)5個基點至1.60%,以保證聯邦基金利率接近當前政策目標利率區間的中點。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國經濟前景依然樂觀,相信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將很好地支撐美國經濟,有跡象顯示全球經濟增長已經趨穩。

美聯儲滿意政策立場

與上一次會議相比,1月的美聯儲決議聲明變化不大,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認為目前貨幣政策立場對保持經濟持續擴張、強勁的勞動力市場,以及迴歸2%的對稱性目標通脹率是合適的,並重申委員會將繼續關注未來信息對經濟前景的影響,包括全球經濟變化及通脹壓力等。

本次會議是FOMC票委輪換後的首次會議,新晉委員為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費城聯儲主席哈克、達拉斯聯儲主席卡普蘭和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退出的委員是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波士頓聯儲主席羅森格倫、堪薩斯聯儲主席喬治和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FOMC內部勢力小幅向鴿派傾斜。

決議聲明顯示維持利率不變的決定獲得集體通過,從近期美聯儲官員的最新表態看,美聯儲內部預期正趨於一致,即認為目前利率足以刺激經濟增長,如果經濟前景保持不變,利率水平將維持在現有水平。去年12月更新的利率點陣圖中,17位委員中有13位預期2020年利率將保持不變,預期中值為1.6%,現為1.625%。

按兵不动!美联储1月决议毫无悬念,回购流动性或成隐患

鮑威爾在決議公佈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當前的政策立場是合適的,相信貨幣政策將令美國經濟受到很好的支撐,貿易緊張局勢的緩解以及英國硬脫歐的可能性降低都有助於經濟前景更加樂觀,有跡象顯示全球經濟增長已經趨穩,消費者支出增長在2019年晚些時候放緩至溫和狀態,勞動力市場繼續表現良好,數據暗示還有更多空間。

在通脹問題上,鮑威爾稱決心避免通脹持續低於2%,政策聲明中通脹措辭的變化反映出美聯儲釋放出明確的信號,2%的目標並不是上限,未來幾個月有望達到這一目標。作為美聯儲最關注的通脹指標,美國最新核心PCE物價指數僅為1.6%,密歇根大學消費者1年期通脹預期已降至3年來新低。

加拿大皇家銀行高級經濟學家約什奈(Josh Nye)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勞動力市場依然穩固,但非農就業增長及薪資漲幅動能正在走弱,結合近期國際油價大幅下挫,短期內通脹下行壓力將逐步顯現,這可能是促使美聯儲考慮降息的因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政府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經濟前景的預期存在差異。IMF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美國2020年經濟增速從2019年的2.3%下調至2%,因財政刺激效果減弱以及金融條件進一步放鬆的預期將會減弱。對此美國財長姆努欽回應稱,美國經濟減速是受制於全球經濟放緩,今年仍有望實現2.5%的增長,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則將增速目標定在3%。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大部分機構預估美國今年經濟增速在2%左右,認為目前尚不具備超預期復甦的條件。約什奈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預計2020年美國經濟增速將從2019年的2.3%放緩至1.9%。貿易逆風有所緩解,加之穩定的消費支出和得益於低利率的房地產市場回暖有望支持經濟增長,但商業投資增長仍可能維持低位。根據德勤年初發布的北美主要企業首席財務官(CFO)調查,97%的受訪者回答“美國經濟已經開始減速”或是“將在2020年內開始減速”,較2019年1至3月上升了9個百分點。

CME利率觀察工具FedWatch顯示,目前市場預期3月繼續按兵不動的概率為86.7%,而2021年1月聯邦基金期貨合約則顯示年底美聯儲的降息空間接近36個基點。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博斯特揚基奇(Kathy Bostjancic)在研報中指出,預計今年美國經濟增速將低於1.6%,且通脹率將持續在目標下方,這將促使對美聯儲前景進行“實質性重新評估”,導致美聯儲在年中選擇降息一次。

美聯儲調整回購暗藏風險

美聯儲公佈利率決議後,美國三大股指從日內高點回落,並幾乎回吐全部漲幅,這部分反映了市場對於美聯儲未來回購操作對市場流動性潛在利空影響的擔憂。

美聯儲在本次會議上宣佈將紐約聯儲日常回購操作期限從1月延長到至少4月,美聯儲美國國債購買操作將維持到今年第二季度。鮑威爾表示,將繼續密切監測回購市場的流動性狀況,並根據需要調整資產負債表計劃,儲備金水平充足的下限為1.5萬億美元,預計將在第二季度某個時候達到該水平。美聯儲主席暗示將逐步調整回購操作規模,最終放緩購債速度,同時將提供更多細節,以保障這一過程的順利。

為了解決融資市場短期資金價格高企的問題,美聯儲從去年9月開始向銀行體系注入額外流動性,最新數據顯示,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在近四個月裡擴大了超過4000億美元,達到4.15萬億美元的水平。在此期間,美國三大股指漲幅超10%,這也讓美聯儲回購給人以縮小版“量化寬鬆”的錯覺,額外的流動性被視為有助於提振價格的“順風”。

美聯儲在上月利率決議中已經提及低利率環境可能激勵投機者借錢投向風險資產以期獲取高收益。達拉斯聯儲主席卡普蘭1月中旬表示,現階段股市仍處於現金推動的上升軌道,擔心一旦出現外部衝擊,這將使美國經濟面臨股市調整的威脅。雖然在美聯儲回購上市場採取行動是很重要的,但這種情況不該永遠持續下去。波士頓聯儲主席羅森格倫則表示,金融資產泡沫的潛在風險令人擔憂。

如今美國股市市盈率已經處於歷史高位。National Securities 首席市場策略師霍根(Art Hogan)表示,市場短期面臨回調壓力,一方面五大科技股推動了標普500指數的很大部分走勢。另一方面,傳統避險的公用事業類板塊市盈率已經升至25倍,股息收益率不到3%。通常來說,該板塊市盈率應該為16倍,而股息收益率則大約為5%。

約什奈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他看來,美聯儲回購措施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緩解隔夜回購市場的資金錯配問題,這與傳統意義上的QE存在一定區別。當然回購對於股市存在利好影響,市場流動性變化可能對市場短期造成不利影響,但更大程度上推動市場上漲的原因是貿易環境的改善及全球經濟前景企穩的預期,這也就是決定美股中長期走勢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