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比中國還中國的包裝,拿下了包裝界的奧斯卡大獎

這套比中國還中國的包裝,拿下了包裝界的奧斯卡大獎

這套名為《RICEMAN》的包裝,來自亞美尼亞Backbone品牌工作室,拿到了今年Pentawards的白金大獎——這一個號稱“包裝界的奧斯卡”的獎項。我們翻譯了包裝的創意歷程,供大家參考。

大米是最古老的穀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消耗最多的食材之一,幾個世紀以來,大米一直是我們飲食中的主要成分!鑑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習慣了這種成分,我們往往會忘記這種穀物在進入我們的餐盤之前經歷了什麼,那過程可是有趣而複雜!

因此,當經銷商與我們聯繫,要為兩種主要針對保健食品商店分銷的大米設計品牌標誌和包裝時,我們決定通過向培育出大米的不知名人士致敬,來闡述有趣的、鼓舞人心的大米種植過程。

我們的包裝需要傳達一種感性的、人性化的信息,同時又要具有功能性。

這套比中國還中國的包裝,拿下了包裝界的奧斯卡大獎

從視覺上講,包裝的設計應儘量簡約,以完美地代表這種簡單而熟悉的穀物,同時讓我們想起稻米收穫過程中的人工勞作。因此,我們使用盡量少的黑色線條,以最細微的方式來表現稻農的面部表情。

這套比中國還中國的包裝,拿下了包裝界的奧斯卡大獎

通過描繪各種面部情感,這些圖形展現了從自信和自豪感,到滿足、憐惜和疲倦。從商品的角度看,這些產品在貨架上並排擺放時,將覆蓋各種各樣的人類感覺,就好像這些農民在彼此之間有富有表現力的對話場景。

這套比中國還中國的包裝,拿下了包裝界的奧斯卡大獎

在功能方面,我們選擇了2種不同大小的袋子,它們只是表明其中包含的大米的類型:短粒的小袋和長粒的大袋。

這套比中國還中國的包裝,拿下了包裝界的奧斯卡大獎

至於材料,我們採用了高密度的麻布來盛裝大米,並採用了亞洲農民傳統的圓錐形帽子形式的紙箱蓋,從而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為了方便消費者,我們還在帽子的內側做了標記,這樣它也可以當量杯使用。

這套比中國還中國的包裝,拿下了包裝界的奧斯卡大獎

為了向每粒大米背後的米農致敬,我們取了“RICEMAN”這個名稱,以表達品牌對他們的敬意。至於圖形和視覺文字風格,我們選擇了亞洲書法作為標識,以強調這種穀物的地域起源。

這套比中國還中國的包裝,拿下了包裝界的奧斯卡大獎

這套比中國還中國的包裝,拿下了包裝界的奧斯卡大獎

這套比中國還中國的包裝,拿下了包裝界的奧斯卡大獎

這套比中國還中國的包裝,拿下了包裝界的奧斯卡大獎

這套比中國還中國的包裝,拿下了包裝界的奧斯卡大獎

這套比中國還中國的包裝,拿下了包裝界的奧斯卡大獎

Backbone是亞美尼亞首都埃裡溫的一間獨立品牌工作室,他們認為“深入研究品牌的本質和價值、清楚地瞭解它們、然後將其注入設計中”是超越設計最可靠的方法,這將為消費者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品牌體驗。

資料引自Backbone品牌工作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