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和乔丹告诉你,三角进攻为何是篮球战术最难理解的哲学?

三角进攻写了有大段时间,期间查了不少资料和录像,在这篇最终章之前,也有“三角进攻”体系下的三种战术打法详解,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先点击往期阅读进行了解:

而如今,虽然不同于小说般的“起承转合”,但属于三角进攻的篇章,也总要有个完结。于是这篇文章,将对这一篮球历史上最精妙的进攻打法,在拆解完之后,重新整合其精华,提炼其深远意义,以期做到对过往辉煌的重现,对未来篮球的憧憬

最终章,就从这两个人开始。三角进攻最伟大的代言人。


科比和乔丹告诉你,三角进攻为何是篮球战术最难理解的哲学?

战术界的“九阴真经”:科比、乔丹的伟大代言

当NBA历史的长卷徐徐展开,一代代人登上神坛,上世纪最伟大的巨星当属乔丹无疑,而本世纪前十年,则是科比。

二人之伟大,在于冠绝联盟的荣誉,在于坚韧不拔的意志,更在于对三角战术的深度理解

乔丹,是三角进攻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言人。

前期,在禅师治下,乔丹由单靠个人能力赢球转变到为球队服务的角色。那时候,三角战术于乔丹而言,总结下来就是:由一个攻防一体的超级巨星,选择更好的跑位和更舒服的出手空间,减少强队抗下的单干,并能够吸引包夹将球传给进攻副手皮蓬以及其他队友

而看过前几篇文章的也知道,我们拿来拆解战术,运用的都是科比的例子,原因有二:1、到科比时代,三角进攻的体系更加清晰完善,可以让人理解。2、乔丹那时候的录像,实在已经不太清晰了,拆解战术十分复杂。

所以重点仍然在科比这,接过篮球之神的衣钵,势必困难,老科也曾惑于三角战术的繁复,或许让他坚持下去的,也正是因为----他本是乔丹的杀手武器。

我们将从科比在三种进攻体系下的作用来看待一名超级巨星在三角进攻中的作用:

1、“大三角进攻”:,既称之为“大”,那主要角色便是大前锋和中锋,因此科比在此战术中角色并不是主攻手,而是吸引对方防守注意和保证阵容攻守平衡,见下图:(其他队员略去名字,以显示科比作用)


科比和乔丹告诉你,三角进攻为何是篮球战术最难理解的哲学?

科比到高位保持“攻守平衡”

见上图,这是大三角进攻下的内线攻击方式,当老鱼和3号位阿泰以及中锋在左侧形成一个大三角时,科比需要从右侧向高位跑,主要目的是保持中间路线的完整→以达到进攻阵容的攻守兼备性。一旦左侧大三角进攻无法成功打开,中路科比和右侧大前锋的配合依然可以做到“内突外投”,而下图同样体现这一进攻中的目的达成:科比在中路吸引防守人,老鱼溜底线也带走防守,使得内线的攻击行云流水


科比和乔丹告诉你,三角进攻为何是篮球战术最难理解的哲学?

科比站位中路


同样是大三角体系下,另一种策应远投的方式里,科比吸引防守的作用又被扩大,如下图,科比在右侧高位附近,接到阿泰外线的传导球,第一处理点是自己进攻,但三角进攻要求就是找到最好的机会,于是科比借着外线的防守吸引和包夹,将球给到底角位置更好的费舍尔出手。


科比和乔丹告诉你,三角进攻为何是篮球战术最难理解的哲学?

2、“移动三角进攻”:在移动三角进攻的策应内线攻击方式中,科比成为了“进攻三角”的其中一点,他成为了进攻手,可在内线绕掩护走上线切入上篮;同时,他也是一个“传导手”,右侧高位是他最常落位的一个点,除了保证阵容攻守兼备,他更需要为队友做嫁衣:球经科比手之后再给到内线强大的加索尔或者外线埋伏的阿泰和老鱼。

3、“换位三角进攻”:这一进攻方式,是科比在三角进攻体系下最大作用的体现,因为他符合“发挥第一进攻手的最大威力”的准则,而科比毋庸置疑是湖人队内得分能力最强的球员。于是在内线攻击中,他替代了之前拜纳姆或者是加索尔的角色,利用的是后仰跳投和强攻篮下,彻底释放进攻潜力完成得分,通过下面这张战术图就可以看到:科比在腰位,内线空虚时,费舍尔接加嫂的球迅速给科比,在内线完成杀伤。


科比和乔丹告诉你,三角进攻为何是篮球战术最难理解的哲学?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欺骗式”的进攻中,在左侧的三角让对手失去防守重心,1、3号位又在弱侧埋伏,一旦将防守方骗的“顾此失彼”,强侧三角的科比又能发挥最大的单打能力;而在换位三角的外线策应内线进攻下,科比仍然能发挥强大的进攻牵制、威胁能力,拉空队友的防守,给队友舒服的进攻环境,从而做到与前两种三角进攻的有机结合。

总结来说,科比在这三种不同进攻方式中,主要扮演了以下角色:

1、最重要的进攻手,主要体现在换位三角下的各种单打,在队友为其创造出机会后,利用个人能力得分。2、进攻阵容整体协调,保证攻守兼备。例如在左侧建立三角时,科比往往跑到中路偏右侧的高位,保持中路线的完整和阵容不失衡。3、利用进攻威胁吸引防守,给队友创造进攻空间


科比和乔丹告诉你,三角进攻为何是篮球战术最难理解的哲学?

“大三角”、“移动三角”、“换位三角”各自的特点和比较

如果要说这三种战术的不同,其实从名字上就可见一斑了。

“大三角进攻”,是为队内的大高个子设计的,在湖人队里,就是加索尔、拜纳姆和奥多姆。这三个角色里最重要的是加索尔,以08-09为例,当年季后赛,加嫂场均18.3分10.8板2.5助攻,是科比之外的“”“进攻副手”,可媲美乔丹身边的皮蓬,助攻和得分均是队内第二,他与拜纳姆或奥多姆的联合,往往内摧毁防守方内线,即便偶尔失效,也可依循外线的传导和加索尔的灵活策应,完成进攻的终结。

“移动三角”则是这三种进攻方式中难度最大的,他的进攻方式也是最多的,因为他讲究“移动”和“瞬时”。这就要求所有的队员默契性要高度统一,唯有这样才能在移动产生进攻机会的瞬息之间把握住,而既然内容丰富,一旦达成,它的杀伤力也同样是另外两者不可具备的。

“换位三角”,前文有言,他可以说是转为科比设置的,作为最强进攻手,如果一种进攻战术无法释放超级巨星的进攻能力,那再好的战术也不过是空谈。于是在前两种战术里,科比或是做嫁衣,或是维持阵容稳定都毫无怨言,因为在“换位三角”里,他是当之无愧的进攻武器,美如画的后仰跳投,冲入内线的攻击篮筐,外线张守就开的三分,相比于前两种进攻,“换位三角”最大的特点就是进攻能力拉满,总结成一句话:进攻无法打开时,把球交给科比。09-10赛季,科比单赛季场均27分5.4板5.0助攻,全面性发挥到极致,季后赛再升一档,带队夺冠。


科比和乔丹告诉你,三角进攻为何是篮球战术最难理解的哲学?

所以,这三种进攻中,“大三角”进攻为基础方式,“移动三角”进攻可视为“进阶模式”,而“换位三角”进攻就是真正的进攻模式,也可看作是网友认为的,把球给乔丹、科比。

完结篇写到这里,我们应该看看,对于当今的篮球联盟,三角进攻有何意义?

2009-10赛季,是湖人王朝最后一次夺冠的时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那以后,联盟几乎很难再看到复杂却精妙的三角进攻,禅师的三角进攻哲学仿佛从那起就断了代,偶尔从安东尼身上可略一窥见。即使很难再重现当年的辉煌,我们仍可从三角进攻上学到很多:

  1. 时代变化风云间,战术革新是必然:当今的“魔球理论”深入人心,冲击内线和外线三分成了人们追逐“高效”的方式,这是时代所驱。但是墨守成规从来不是解决方法,20世纪10年代,人们学习上世纪90年代的打法,并从中解构了更深更妙的三角进攻,学以致用成就了湖人的辉煌。当小球时代的风渐渐趋于平静,属于新时代的战术,到底是什么呢?
  2. 战术与战术并不克制,反而可以结合:深入三角进攻的内核,你往往能看到很多战术的缩影,无论是UCLA还是高位挡拆,他们总是在一个巧妙的时机被同时运用到赛场。即便是在同一个三角进攻中的“移动三角”和“大三角”进攻,也往往会利用移动中的间隙打成一个“大三角”进攻的机会。这给我们的其实是:许多战术并不独立,篮球是五个人的整体运动,他不拘泥于死记跑位,却要求队员能灵活地在场上使用和结合各种战术,以达到灵活巧妙。

讲到这里,三角进攻的所有内容,就算讲完了。如果仍然有不清楚,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可以 并且评论区留言,欢迎探讨,如有疏漏也请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